重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如果说,三峡工程、重庆直辖、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两江新区设立给重庆带来宝贵的发展机遇,那么近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发布、自贸区的设立又给重庆带来重要发展机遇,抓住机遇,务实兴邦,谋事在人,综合媒体报道,做一个简要梳理。
一、重庆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格局、定位
综合相关传媒报道,《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公告世界,重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描绘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并确立了“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重庆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一环,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作用。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
长江经济带范围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
格局一轴: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
两翼:是指发挥长江主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南北两侧腹地延伸拓展,提升南北两翼支撑力。南翼以沪瑞运输通道为依托,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
三极:是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
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发展优势产业,建设特色城市,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原则
江湖和谐、生态文明。
改革引领、创新驱动。
通道支撑、协同发展。
陆海统筹、双向开放。
统筹规划、整体联动。
定位 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目标 到2020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河湖、湿地生态功能基本恢复,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3%。
长江黄金水道瓶颈制约有效疏畅、功能显著提升,基本建成衔接高效、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创新驱动取得重大进展,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规模,培育形成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和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形成陆海统筹、双向开放,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发展的统筹度和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基本建立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协调统一、运行高效的长江流域管理体制全面建立,统一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基本形成引领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带。
到2030年水环境和水生态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显著增强,水脉畅通、功能完备的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全面建成,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立,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生态环境更加美好、经济发展更具活力、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示范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
二、重庆8条轻轨线同时在建
中国将在未来3-4年再建一个与过去50年相同通车规模的城轨市场。预计“十三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额有望超过2万亿元。2016年可谓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年,投资额超过3000亿,城市轨道交通平均每公里投资7亿元。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新近批复了43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案,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直辖市;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5个计划单列市,大部分省会城市以及徐州、南通、芜湖、绍兴、洛阳这些传统意义上的三线城市。这一系列迹象说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在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目前,全国规划总里程约86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平均每公里投资7亿元,按照规划测算,一年投资超过3000亿元。 近年来,国内轨道交通建设飞速猛进,轻轨、地铁不再是少数大都市的特有风景,它正朝着向全民服务的方向发展。重庆目前轻轨规划已到17号线。目前已在运行的有1、2、3、6号线;在建轨道线有8条:
①3号线北延伸段碧津至举人坝段:目前双凤桥站、高堡湖站、观月路站的主体已经建设完毕;
②4号线一期:全线共20个工点,目前已经有17个开始施工;
③5号线一期:目前全线土建工程10个标段正有序推进,除歇台子站等设计永久性用地未完全开工外,其余37个工点进行了实体工程施工;
④6号线支线二期(悦来至沙河坝);
⑤9号线一期二期(沙坪坝至花石沟;
⑥10号线一期:全部站点都进入了主体施工;
⑦环线:高家花园轨道专用桥主塔已经封顶,鹅公岩轨道专用桥已完成主塔34.5米施工);
⑧10号线二期(兰花路至鲤鱼池段)。
三、解放碑地下环道主体工程年底竣工
重庆一项市级重大项目——解放碑地下停车库连接系统(即“地下环道”)正在火热建设。作为打通解放碑“任督二脉”的核心工程,该项目投资达16亿元,自2010年开工至今,前期工程已进入收尾,年内即可完工,预计明年一季度投入试运行。届时,市民开车到解放碑,能真正感受到“进得来、停得下、出得去、行得畅”的便利。
地下环道主要由“一环线、七联络、N连通”构成,来自江北、南岸、沙坪坝、九龙坡的车辆均可经此而过,真正实现“条条大路通解放碑”。
“一环线”是指一条长约3公里的地下车行单向循环道,采用“2条车道+1条应急车道”的设计。“七联络”包括3条出口道、3条进口道和1条双向进出道,分别连接北区路、嘉滨路、解放路和长滨路,途中的重要交通节点均囊括其中。“N通道”通过多条地下支线路段将22个楼宇地下车库连成一体,相当于形成一个巨大的停车库,车位多达1.3万个,从而实现高效共享。
目前,临江门—较场口转盘—五一路口段基本完工,进入最后的安装阶段,五一路口至临江门段也在加速建设中。整体投用后,预计可分流解放碑区域30%以上车流量。
除全套交通配套设施外,地下环道的主次干道均设有应急车道,若发生整条路段堵车,可通过就近的地下车库连接道快速撤离,入口处的LED屏也会提醒其他车主。万一发生火灾怎么处理?对此,主干道两侧每隔120米便设有防火分区,每隔60米还有一个通往地面的逃生通道,每5米配备泡沫水喷雾。
施工只是项目的50%,建成后必须保持高效管理,才算圆满完成。为此,地下环道将推行“统一管理、联合执法、信息智能化”的一体化运营管理方案,整合市政、消防、交管等多部门协作,同时还将安装智能交通管理、智能化弱电、智慧停车等先进系统。
打造畅通渝中玩转“不夜解放碑”
随着畅通渝中的逐步实现,“往返渝中越来越方便”为市民的直观感受,解放碑CBD已成为大家心中名副其实的不夜之城。上午逛街购物,国际大牌、青春潮牌等任你挑选;中午在八一路好吃街饱餐一顿,味蕾大开;下午不妨步行至国泰艺术剧院,看剧、听戏、赏画展;夜幕降临,得意潮馆、时尚酒吧、较场口夜市等都让你意犹未尽……畅通解放碑给你24小时精彩!
“不能让交通成为CBD建设瓶颈。”围绕CBD对外交通建设的大动作,近年来也是连续不断,轻轨一号线、二号线、六号线、千厮门大桥、东水门大桥及渝中隧道……打通和顺畅了CBD与外部的连接通道。
但内部交通梗阻的现象如何消除?目前,解放碑区域有停车位约20000个,难以满足解放碑区域交通需求,已成为制约CBD发展的一大瓶颈。面对平均每小时超过4万辆次的车流量,为破解区域行车和停车难题,渝中区自2010年以来,策划实施了解放碑地下环道项目。
向地下空间“要”畅通,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一环线、七联络、N连通”。“一环线”即1条长约2.8公里的地下车行单向循环道,连接整个解放碑区域;“七联络”即7条连接“一环”的单向进出通道,连接北区路、两江滨江路、解放东西路等;“N连通”即车库之间的多条连接线,建成后可连接车库22个,涉及停车位约13300个。
七联络多个出入口进出解放碑地下环道规划为为单向循环双车道,路宽为7-9米,层高5.5米,处于地下20米,连接整个解放碑核心区域。线路走向为临江门—较场口转盘—新华路—中华路—五一路—临江路—临江门。地下环道通过起于长滨路、嘉滨路、北区路等路段的7个出入口接入地面。其中,3条为出道、3条为进道,另1条为双向进出道。
3条出道口位于较场口地下、海逸酒店地下、五一路口地下,分别连接解放东路、解放东路和千厮门大桥(东水门大桥);3条进道口分别位于一号桥北区路附近的灯饰广场、长滨路上的储奇门匝道处、千厮门大桥渝中隧道处(沧白路附近);双向进出道位于嘉滨路,穿重医附二院连接地下环道。
据介绍,环道系统建成后,地面拟仅保留营运车辆、公交车等通行,私家车进出解放碑拟不再经地面通行,全部引入地下环道系统。江北、南岸、沙坪坝、九龙坡等地车辆,均可经滨江路进入环道到达解放碑。
地下环道投入使用后,将禁止行人通行,预计将分流解放碑50%以上车流,地面交通也会根据流量进行相应调整。地下环道另一重要功能是把附近的地下车库13200个车位全部连通,整个工程结束后,将有近20000个地下车位接入环道。
四、重庆又成“网红”。
从2016年8月底到9月上旬,短短十来天时间里,发生在重庆的好多事儿都成了央媒争相报道的热点!细数起来,件件都是大有来头:自贸区、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主场活动、长江经济带网络宣传研讨会、国家质检基地落户九龙坡;这还不包括即将在9月中下旬举行的2016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重庆香山旅游峰会……
据媒体报道,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为什么是重庆?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表示,重庆拥有三大政策优势,一个是西部大开发,一个是“一带一路”,再一个就是长江经济带,因此,重庆是一个关键性的城市。“国家给重庆加强了相应的战略支撑,重庆自贸区先行先试,未来,特别是要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一个引领作用。”
首个国家质检基地》》除了设立自贸区,9月1日,位于九龙坡金凤镇的重庆国家质检基地正式揭牌,这是全国第一个国家质检基地。
为什么是重庆?
重庆经济结构成功转型,笔记本、汽摩等行业飞速发展,国家质检基地落户重庆也意味着,“重庆造”商品的上市周期将更短,今后,重庆的企业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国家级质检服务,不必再送去东部沿海城市进行检测。
《长江经济带网络宣传研讨会》》9月1日,2016长江经济带网络宣传研讨会在重庆召开。来自中央网信办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各地网信办的负责人、各界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们就“‘智慧长江’带来创新合作新契机”“长江经济带战略格局的多媒体表达”“助力国家战略:网络媒体的责任与使命”等主题进行交流畅谈。
为什么是重庆?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蒲勇健表示,重庆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同时拥有“渝新欧”战略优势。物流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大批跨境电商企业入驻。2016长江经济带网络宣传研讨会的召开,为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网络宣传支撑,也将促进重庆的经济持续发展。
《测绘主场活动》》8月29日,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主场活动开幕,这也是该活动多年来首次把主场活动安排在重庆。在这背后,是重庆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飞跃式发展。
为什么是重庆?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买合苏提指出,当前,重庆正切实推进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以及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作为重要的基础保障,必将大有作为。
《旅游峰会》》9月19日,2016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重庆香山旅游峰会将在重庆启幕,期间将举办峰会论坛、旅游推介会、旅游洽谈会、世界旅游城市巡展等多项活动。
预计届时将有来自世界100多个旅游城市、50多个旅游机构和国际旅游组织的代表出席,一批旅游合作项目也将在峰会期间签约。
为什么是重庆?
去年,标准排名(中国)研究院制作发布的《2015年中国旅游城市吸引力排行榜》,重庆超过上海、北京、成都等城市,排名第一。接下来,重庆也将推进旅游业全面提档升级,在“十三五”时期实现旅游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着力将重庆打造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蔡律 2016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