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供求价格决定机制理论的评价


 供求价格决定理论认为,商品的价格主要由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表面看来,供求价格决定理论在某种程度上较好地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的动态变化情况,一般而言,在一定的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条件下,商品价格会随着市场对于商品的供求变化而发生变化。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随着市场对于商品供求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并不意味着商品价格就是由供求决定的。根据供求决定价格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出供求均衡的价格点。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某一种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的点就是供求均衡的均衡价格。问题的关键在于,从商品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形成情况来看,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制定,都是根据某一价格点的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来绘制的,因此,从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来看,是价格在先,供求在后。是价格决定需求,而不是需求决定价格。供求决定价格理论显然犯了一个本末倒置的错误,其错误地将一定价格水平下的供求关系,理解为供求关系决定于某一商品的绝对价格。就此而言,供求决定价格理论并没有科学地解释决定商品价格的最终决定因素,而仅仅地就一种现象来解释另一种现象。实际上,就商品的价格而言,如前所述,决定商品价格的刚性因素在于商品的生产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商品的价格低于商品的生产成本,商品生产的规模就会相对减少,以此减少商品的供给量,通过商品供给量的减少,使商品的价格高于其生产成本,使商品价格在供给与需求相对均衡的条件下实现价格的均衡。由此可见,是商品的生产成本约束机制导致商品生产者对于商品的价格做出生产规模扩张或缩减与否的反映,而不是单纯的市场需求。因为,我们不难想象,在市场需求为零的情况下,商品生产者会以零元的价格来出售商品。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常的生产成本是决定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而市场需求只是影响商品价格的一种次要素。当商品价格由于市场需求较多而导致价格高于商品生产成本快速上涨时,在市场“逐利”机制作用下,商品生产者就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的方式,来增加商品生产的供给数量,以此使商品价格出现回落。表面看来,是商品供给的增加,使商品价格出现了回落,实际上,从商品价格由于供给增加而出现回落的真实原因来看,在市场需求影响下,商品价格出现快速上涨之所以能够促进商品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根本原因还在于商品价格超过了商品生产成本,出现了较大程度的盈利,在“逐利”机制作用下,商品生产者才会扩大商品生产的规模,最终随着商品供给的扩大,而使商品价格出现回落。如果商品生产成本随着商品价格出现同等幅度的上升,生产商品的实际利润并没有随着商品价格的上涨而出现上涨,那么,虽然在需求规律作用下,商品价格出现上涨,但是受商品生产成本快速上涨影响,在市场“逐利”机制作用下,商品的供给并不会出现快速增加。在市场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下,如果商品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商品的价格也会出现不断上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微观经济现象反映在宏观经济领域,其主要表现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所谓“滞胀”现象。

由此可见,商品生产供给规模的扩大并不会随着市场需求扩大以及商品价格上涨应用而生的,而是在商品生产成本保持相对不变或变动幅度较小的条件下,商品生产存在着利润持续上涨的预期,商品生产者才会在“逐利”机制作用下,扩大商品的生产规模,最终通过生产规模的扩张,使商品价格出现回落,从而使商品生产者经营利润回到正常的经营水平。就此而言,在商品价格由于受需求扩大而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商品生产成本的高低仍然是决定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在“逐利”机制作用下能否扩大供给规模以及商品价格未来走势的关键因素,而商品生产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