醚化三聚氰胺胺树脂的合成方法


 按照传统方法, 醚化三聚氰胺树脂的制备可以分为一步法和二步法, 近年来普遍采用的是二步法, 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树脂稳定性更好。宫克指出: 一般树脂稳定性与聚合度大小有关, 而聚合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温度高, 反应速度加快, 时间缩短, 聚合度变大导致凝胶; 反之聚合度过小树脂很难固化。p H 大小对选择温度有直接关系, 一般p H 7.0 7.5, 温度范围选取60so ;pH 7.5 .9 0, 温度为so 90 。同时反应时间长聚合度也会变大; 稳定性还与氨基数量有关, 氨基越多中间产物越易交联稳定性越差, 而氨基数量取决于摩尔比。甲醛过量较多, 氨基数量减少, 但同时经甲基含量增多, 固含量低, 树脂难固化。两步法生产醚化三聚氰胺树脂时, 经甲基化阶段, 是在弱碱存在下, 三聚氰胺与甲醛生成经甲基化的三聚氰胺, 若经甲基化反应时间太短, 则生成经基数太少, 不利于醚化反应, 会降低氨基树脂的有效交联点数; 若经甲基化反应时间太长, 会增加经甲基之间的缩合反应速率而引起凝胶化。同样,在醚化阶段, 除醇类与经甲基之间脱水醚化外, 也伴随着轻甲基之间的缩合反应, 若醚化反应时间太短, 树脂的醚化度低、相对分子质量小、稳定性差;若醚化反应时间过长、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大、分水时沉底、易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