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似乎都在刻意忽略全球贸易放缓的问题。无论是出口、进口、工业产出或是任何你更倾向的贸易指标,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然而,对此西方主流媒体却很少提及,并且有意回避。这是为什么呢?
现在全球经济放缓主要是因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两大引擎开始进入失速停滞的状态。由于不断扩张的信贷并没有有效地刺激投资和消费,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速出现了明显放缓。
上图显示的是从1998年到2015年全球总出口增长率,期间出现了4次负增长,最大规模的一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而自2014年开始,全球出口再次出现负增长,而且放缓速度还在不断扩大。这主要是与中美两国进口贸易的大幅减少有关。
面对随时而来的全球经济衰退,我们是立即行动还是等待灭亡?
其实全球央行的行长都已经敏锐的意识到,在目前这种高负债和过度杠杆化的金融环境下,经济危机可能随时而来。虽然央行的刺激计划开始逐渐失效,但他们在年初就知道随着市场的暴跌,他们必须马上采取一系列措施阻止经济的恶化。
从下图可以看出,虽然全球信贷扩张速度在不断扩张,但从2014年中期开始,信贷增速开始出现明显放缓。美国也开始进入了渐进式加息模式,同时,MSCI全球指数出现了明显的波动。虽然全球央行还在将希望寄托于印钱来提振市场,但是自2014年以来MSCI全球指数总体呈下跌趋势。
美国经济产出综合指数显示,2008年末美国经济产出达到历史低点,自此美国也进入了多年的货币宽松周期,在该指数进入一个低点时,美联储就进行一次降息刺激,美国经济产出得到提振,达到一个峰值后又迅速跌落,总体来说,目前的美国经济产出相比2008年有明显好转,2015年年末,美联储实行了多年来首次加息,然而同一时间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却在不断扩大刺激。
如今,全球央行印钱速度已经刷新历史纪录,每月总规模高达1800亿美元,全球流动性达到2013年以来最高。从下图可以看出,2009年金融危机以及2014年欧洲银行危机发生时期,全球流动性创下峰值。
下图显示的是美联储、欧央行和日央行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资产买入情况,以及全球央行注入市场的总流动性。从2009年到2015年,美联储的资产购买量最大。然而,从2015年开始,日央行和欧央行开始跟随美国的步伐,大量印钱,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
显然,面对低迷的全球经济,全球央行的反应是协调一致的。如今,伯南克的“直升机撒钱”学说也开始受到各大央行的追捧。
正如美联储前理事Kevin Warsh所说,美联储的决策不一定依赖经济数据,但是更可能依赖市场表现。面对庞大的金融杠杆,各国央行行长在做任何决策前都战战兢兢,生怕任何言语的错用都会引起市场的轩然大波。但他们又不得不继续选择宽松计划,要不然担保资产价值的暴跌以及“再担保行为”的内部垮塌都会迅速席卷全球市场。这又是为什么今年年初以来,市场出现了技术性的反弹。
2009年初,市场分析师Gordon T. Long就预测市场将呈现“M”顶走势。如下图,M的一个顶已经实现,另一个顶也将在近期发生。市场或将开启一场旷日持久的熊市,要么就是,全球央行继续印钱不断,人为支撑股市的非理性上涨。
下图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全球基本面这么糟糕的情况下,美股还能节节攀升。
现在,央行政策可能对市场起到了暂时的提振作用,然而,根据“明斯基循环”理论,信贷周期的转向将使这些努力付之一炬,之前所达到的经济复苏也将很快成为泡影。很有可能,在2017年,一场货币危机将冲击着全球金融市场。
我知道大家很久没看到我的文章了。还有客户主动提出请求希望我可以每天抽出时间更新。因为他们想看到我的观点建议。因为他们信任我。总之:他们相信我的实力,感谢大家的厚爱。我希望可以暖到每一个人。我没有网络上各种名师有名气,但是从我工作至今一直坚持本心,没有什么假期,几乎每天都熬夜看盘到很晚,也常常因为解一个客户的套单,通宵不睡,不仅要解套,还要经常和他们谈心,做这一行,心态,永远是第一位,我觉得投资者之间的差别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差别,最大的地方是心态,客户多半因为真金白银犹豫不决半信半疑的错过很多盈利机会,反而会亏,我是一个心很软的人。做久了和客户成了朋友,有时候也很心疼他们的处境,所以下定决心多抽出时间写写帖子去帮助各位朋友,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缘分,我只能希望能帮助看到的朋友解疑答惑,金婷裕市专业V信Jiangxj0904;指导叩叩2491891732(长按可复制),我能给的不多,不过是一个想带你稳健把握利润挽回损失的心以及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