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炒股巨亏究竟说明了啥?


证券业老大哥——中信证券上半年自营业务现巨亏,这让业内普遍感到震惊。半年报显示,中信证券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1.5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1.63%;净利润52.42亿元,同比减57.96%。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经纪业务下滑,以及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减少,这当中自营股票就亏了55.64亿元。
所幸的是,在经历了高层震荡、评级下调等风雨后,今年上半年中信证券的“证券投资”虽遭遇“最严重”的下滑,但中信证券的其他各项业务均处于行业前三甲,投行业务并没受到明显影响,这也保住了行业龙头地位。
面对上半年中信证券出现巨亏几十亿尴尬局面,有分析师则指出,下半年券商板块的基本拐点或将显现,业绩同比会有所改善,下滑空间不大。而随着深港通的启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即将召开或成为推动板块估值提升的催化剂。那么中信证券炒股巨亏究竟说明了啥呢?
首先,别看大券商是机构投资者,其实也就是大散户,也是要“靠天吃饭”。从表面上看,中信证券上半年净利虽然下降六成,然而在已公布的半年报或业绩快报的20家上市券商中,这个成绩居然还能排在第7位。
而在其他十几家上市券商中,很多券商的中报业绩远比中信证券还要惨得多。山西证券净利润同比减少84.93%太平洋净利润同比减少84.05%东方证券国信证券国元证券申万宏净利润同比降幅都在70%以上。
事实上,中信炒股巨亏,其他上市券商也同样因行情欠佳而出现炒股亏损,只是与“老大哥”中信证券的炒股巨亏相比,没那么惨重而已。国券君安亏4.4亿元;兴业证券0.48亿元;华泰证券亏损8.9亿元……
再者,中信巨亏与其拥有的救市功能是分不开的。作为去年救市期间的主力,中信证券分别于201576日和91日出资共计211亿元投入证金公司的专户。半年报显示,包含在“其他”栏目中的这部分资金,公允价值变动约23.09亿元,同时中信证券计提了1.04亿元的减值准备。
显然,中信证券今年上半年炒股的巨亏,也与去年高位承担救市职责有关。去年中信等证券公司与证金等一起在高位建仓,试图阻止股市泡沫崩盘,但是这样的努力只换来股指的暂时稳定,之后股指又开始新一轮的暴跌。
笔者认为,中信证券等国家队在股市“去杠杆”、“挤泡沫”时救市,无异于“刀口舔血”。在股市高位匆忙救市的结果换来的只能是其账面上巨亏。
最后,A股市场本身具有一定的“残酷性”。如果你今年上半年没有赚到钱,那么不要伤心,连中信证券这种以证券业为生的顶级券商尚不能全身而退,足见A的二级市场的“赚钱难”。
2016年上半年,A股市场走势确实不佳,上证指数下跌18%,深证成指下跌18.62%,而中信证券的十大重仓股,多数走势都跑输了大盘,唯有隆平高科给中信证券带来了844万元的盈利,其他重仓股则是全军尽墨。
究竟是什么股票让中信证券“折戟沉沙”的呢?第一位是中国中车,中信证券持有1.13亿股,占中信证券证券总投资比例的4.3%,这也是中信证券亏损最多的一只个股,报告期损益为-4.16亿元。接下来亏损额较大的是中国平安、东阳光科等,报告期亏损额分别达到了2.49亿元和2.29亿元。
笔者认为,中信证券今年上半年的选股能力实难恭维,比如投资金额占比最高(占比4.3%)的中国中车,今年上半年跌幅达29.59%,而跌得最狠的是东阳光科,上半年跌幅高达39.73%。另外利欧股份、神州泰岳等跌幅也接近两成,未能跑赢大盘。总体来说,中信证券的在选择个股能力低下,往往还不及散户。
中信证券上半年炒股巨亏究竟说明了啥?这既说明了,我国的券商业绩好坏还是要看行情吃饭,券商业抗风险能力不强。也暗示了,券商在股市去泡沫时,临危救市,反而使自己深陷套牢之中,这种盲目救市效果不彰。更展示了,像中信证券这样的券商的炒股能力并不高强,在行情不佳的情况下,往往还跑输大盘。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不执着财经)
楼市去库存靠“加杠杆”是饮鸩止渴? - 不执着 - 不执着财经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