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整改联合存管躺着也中枪


 
   据内部消息了解,银监会于近日向各家银行下发了《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共五章26条,对于银行对接P2P资金存管业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包括要求:存管银行必须在官方指定的网站公开披露包括网贷机构的交易规模、逾期率、不良率、客户数量等数据的报告。同时对于现有的资金存管模式,意见稿最具“杀伤力”的是提出“存管银行不应外包或由合作机构承担,不得委托网贷机构和第三方机构代开出借人和借款人交易结算资金账户。”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此举意味着联合存管模式不受监管认可。
 
  从征求意见稿看,对于现有的资金存管模式,最具杀伤力的莫过于提出:“存管银行应对客户资金履行监督责任,不应外包或由合作机构承担,不得委托网贷机构和第三方机构代开出借人和借款人交易结算资金账户。”
 
   目前,银行与网贷平台进行资金存管合作有三种模式,分别是银行直连、直接存管和联合存管。其中,银行直连是指P2P网贷平台直接与银行开通支付结算通道;直接存管是目前平台与银行资金存管合作最常见的模式,银行一般会为平台开设存管账户、投资人和借款人的独立个人存管账户、风险备用金账户和担保公司账户;而联合存管是“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联合存管模式,即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推出联合存管方案,存管行开设平台存管账号,负责用户账户监管和资金存管功能,第三方支付担任技术辅佐,提供资金结算及所需的终端设备。目前包括富友支付、汇付天下、中金支付等多家支付公司均已与多家银行开展合作推行此类资金存管模式。
 
  上述要求对联合存管模式造成实际性的挑战。 牛犊网贷系统发现根据意见稿,开户不能委托P2P平台和第三方机构,而现有的联合存管模式,开户主要依托第三方支付。但实际上,银行自身就有支付的资质,无需第三方支付介入,对于第三方支付而言,如何在新的监管框架下找到自身的定位,目前较为尴尬。
 
   资金存管方案将令P2P行业经历一次最大规模的洗牌。而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意见稿第十七条规定,存管银行应定期出具网贷机构资金存管报告,按照双方约定的报告制订标准和规范,对网贷机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保管情况在官方指定网站进行公开披露。
 
   根据意见稿,要求披露的报告内容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网贷机构的交易规模、借贷余额、存管余额、借款人及出借人数量、逾期率、不良率、客户数量、平均借款期限及借款成本等。一旦公开上述数据,对于P2P平台而言将极大提高运营成本。上述数据要和银行的资金数据完全匹配要求P2P平台拥有较强的内部管理流程。而行业中,不少平台会对逾期率、不良率以及交易规模等进行粉饰。
 
   近期可谓是P2P对接银行资金存管的高潮期。仅本周在广深两地的P2P平台中,就有多家平台宣布上线银行存管。 牛犊网贷系统再次提醒各位投资者,资金存管制度并不是解决网贷行业的灵丹妙药,平台依然有空间进行各种灰色操作。因为银行只能看到资金流,但无法辨别项目真伪,更不能保证项目的真实性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