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向台湾原住民道歉全文

今天(8月1日)是台湾原住民族日,蔡英文早上在府前迎接16族代表进入总统府,以总统身分向原住民道歉;并宣布总统府将设置原住民族历史正义和转型正义委员会。
蔡英文道歉致词全文如下:
二十二年前的今天,我们宪法增修条文里的「山胞」正式正名为「原住民」。这个正名,不仅去除了长期以来带有歧视的称呼,更突显了原住民族是台湾「原来的主人」的地位。
站在这个基础上,今天,我们要更往前踏出一步。我要代表政府,向全体原住民族,致上我们最深的歉意。对于过去四百年来,各位承受的苦痛和不公平待遇,我代表政府,向各位道歉。
我相信,一直到今天,在我们生活周遭里,还是有一些人认为不需要道歉。而这个,就是今天我需要代表政府道歉的最重要原因。把过去的种种不公平视为理所当然,或者,把过去其它族群的苦痛,视为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我今天站在这里,企图要改变和扭转的第一个观念。
让我用很简单的语言,来表达为什么要向原住民族道歉的原因。台湾这块土地,四百年前早有人居住。这些人原本过着自己的生活,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化、习俗、生活领域。接着,在未经他们同意之下,这块土地上来了另外一群人。
历史的发展是,后来的这一群人,剥夺了原先这一群人的一切。让他们在最熟悉的土地上流离失所,成为异乡人,成为非主流,成为边缘。
一个族群的成功,很有可能是建立在其它族群的苦难之上。除非我们不宣称自己是一个公义的国家,否则这一段历史必须正视,真相必须说出来。然后,最重要的,政府必须为这段过去真诚反省,这就是我今天站在这里的原因。
有一本书叫做「台湾通史」。它的序言的第一段提到:「台湾固无史也。荷人启之,郑氏作之,清代营之。」这就是典型的汉人史观。原住民族,早在几千年前,就在这块土地上,有丰富的文化和智慧,代代相传。不过,我们只会用强势族群的角度来书写历史,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荷兰及郑成功政权对平埔族群的屠杀和经济剥削,清朝时代重大的流血冲突及镇压,日本统治时期全面而深入的理番政策,一直到战后中华民国政府施行的山地平地化政策。四百年来,每一个曾经来到台湾的政权,透过武力征伐、土地掠夺,强烈侵害了原住民族既有的权利。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原住民族依传统惯习维系部落的秩序,并以传统智慧维系生态的平衡。但是,在现代国家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原住民族对自身事务失去自决、自治的权利。传统社会组织瓦解,民族集体权利也不被承认。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原住民族本来有他们的母语,历经日本时代的同化和皇民化政策,以及1945年之后,政府禁止说族语,导致原住民族语言严重流失。绝大多数的平埔族语言已经消失。历来的政府,对原住民族传统文化的维护不够积极,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当年,政府在雅美族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核废料存置在兰屿。兰屿的族人承受核废料的伤害。为此,我要代表政府向雅美族人道歉。
自外来者进入台湾以来,居住在西部平原的平埔族群首当其冲。历来统治者消除平埔族群个人及民族身分,为此,我代表政府,向平埔族群道歉。
民主转型后,国家曾经响应原住民族运动的诉求。政府做过一些承诺、也做过一些努力。我们有相当进步的「原住民族基本法」,不过,这部法律,并没有获得政府机关的普遍重视。我们做得不够快、不够全面、不够完善。为此,我要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台湾号称「多元文化」的社会。但是,一直到今天,原住民族在健康、教育、经济生活、政治参与等许多层面的指针,仍然跟非原住民存在着落差。同时,对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甚至是歧视,仍然没有消失。政府做得不够多,让原住民族承受了一些其它族群没有经历过、感受过的痛苦和挫折。为此,我要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我们不够努力,而且世世代代,都未能及早发现我们不够努力,才会让各位身上的苦,一直持续到今天。真的很抱歉。
今天的道歉,虽然迟到了非常久,却是一个开始。我不期望四百年来原住民族承受的苦难伤害,会只因为一篇文稿、一句道歉而弭平。但是,我由衷地期待,今天的道歉,是这个国家内部所有人迈向和解的开始。
请容我用一个原住民族的智慧,来说明今天的场合。在泰雅族的语言里,「真相」,叫做 Balay。而「和解」叫做Sbalay,也就是在Balay之前加一个S的音。真相与和解,其实是两个相关的概念。换句话说,真正的和解,只有透过诚恳面对真相,才有可能达成。
在原住民族的文化里,当有人得罪了部落里的其它人,有意想要和解的时候,长老会把加害者和被害者,都聚在一起。聚在一起,不是直接道歉,而是每个人都坦诚地,讲出自己的心路历程。这个说出真相的过程结束之后,长老会要大家一起喝一杯,让过去的,真的过去。这就是Sbalay。
我期待今天这个场合,就是一个政府和原住民族之间的Sbalay。我把过去的错误,过去的真相,竭尽所能、毫无保留地讲出来。等一下,原住民族的朋友,也会说出想法。我不敢要求各位现在就原谅,但是,我恳请大家保持希望,过去的错误绝不会重复,这个国家,有朝一日,可以真正走向和解。
今天只是一个开始,会不会和解的责任,不在原住民族及平埔族群身上,而在政府身上。我知道,光是口头的道歉是不够的,政府从现在开始,为原住民族所做的一切,将是这个国家是否真正能够和解的关键。
我要在此正式宣布,总统府将设置「原住民族历史正义与转型正义委员会」。我会以国家元首的身分,亲自担任召集人,与各族代表共同追求历史正义,也会对等地协商这个国家往后的政策方向。
我要强调,总统府的委员会,最高度重视的,是国家和原住民族的对等关系。各族代表的产生,包括平埔族群,都会以民族和部落的共识为基础。这个机制,将会是一个原住民族集体决策的机制,可以把族人的心声真正传达出来。
另外,我也会要求行政院定期召开「原住民族基本法推动会」。委员会中所形成的政策共识,未来的政府,会在院的层级,来协调及处理相关事务。这些事务包括历史记忆的追寻、原住民族自治的推动、经济的公平发展、教育与文化的传承、健康的保障,以及都市族人权益的维护等等。
对于现代法律与原住民族传统文化,有些格格不入的地方,我们要建立具有文化敏感度的「原住民族法律服务中心」,透过制度化的设计,来缓和原住民族传统惯习和现行国家法律规范之间,日益频繁的冲突。
我会要求相关部门,立刻着手整理,原住民族因为传统习俗,在传统领域内,基于非交易的需要,狩猎非保育类动物,而遭受起诉与判刑的案例。针对这些案例,我们来研议解决的方案。
我也会要求相关部门,针对核废料储存在兰屿的相关决策经过,提出真相调查报告。在核废料尚未最终处置之前,给予雅美族人适当的补偿。
同时,在尊重平埔族群的自我认同、承认身分的原则下,我们将会在九月三十日之前,检讨相关法规,让平埔族身分得到应有的权利和地位。
今年的十一月一日,我们会开始划设、公告原住民族传统领域土地。部落公法人的制度,我们已经推动上路,未来,原住民族自治的理想,将会一步一步落实。我们会加快脚步,将原住民族最重视的「原住民族自治法」、「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等法案,送请立法院审议。
今天下午,我们就要召开全国原住民族行政会议。在会议中,政府会有更多政策的说明。以后每一年的八月一日,行政院都会向全国人民报告原住民族历史正义及转型正义的执行进度。落实原住民族基本法,达成原住民族的历史正义,并建立原住民族的自治基础,就是政府原住民族政策上的三大目标。
我要邀请在场的、在电视及网络转播前的全体原住民族朋友们,一起来当见证人。我邀请大家来监督,而不是来背书。请族人朋友们用力鞭策、指教,让政府实现承诺,真正改进过往的错误。
我感谢所有的原住民族朋友,是你们提醒了这个国家的所有人,脚踏的土地,以及古老的传统,有着无可取代的价值。这些价值,应该给予它尊严。
未来,我们会透过政策的推动,让下一代的族人、让世世代代的族人,以及台湾这块土地上所有族群,都不会再失语,不会再失去记忆,更不会再与自己的文化传统疏离,不会继续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
我请求整个社会一起努力,认识我们的历史,认识我们的土地,也认识我们不同族群的文化。走向和解,走向共存和共荣,走向台湾新的未来。
我请求所有国人,借着今天的机会,一起努力来打造一个正义的国家,一个真正多元而平等的国家。
评论:道歉是文明的标志
当今世界,道歉越来越普遍,有人称这是个“道歉的时代”。
政府和人一样,要有品德素养,其中最重要的品德素养就是有责任,有担当。救助弱者,伸张正义,惩恶扬善,这就是责任。做错了事情,勇于承认错误,真诚道歉,积极赔偿受害者,这就是担当。
国家是生活在本国国土上全体公民意志的集中表现,政府就是执行公民意志的机器。国家是根本,政府只是国家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果把国家比喻成人,那政府就是人身上穿的衣服。人不可能终生只穿一件衣服,国家也不可能永远只有一个政府。为了能更好地执行公民意志,政府会不断更迭,但继任政府要继承上任政府的所有遗产,包括责任,对前任政府犯下的错误要承担责任。因此,不管经历多少年,也不管更替了多少任政府,政府都有对本国过去的错误向受害者道歉的义务。
政府向外国道歉,可以消除两国之间在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障碍,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和解与友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政府向国内人民道歉,可以消除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各种猜疑,取得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有利于增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美国社会学家塔尼古拉斯·乌奇斯认为,政府道歉的道德价值比政治价值更大。当一个人代表一个群体道歉时,他必须考虑这个群体与道歉本身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等各种联系。为此,人们不仅要考虑是否要道歉,何时道歉,还应考虑道歉的方式。
有诚意的政府道歉,要经过法律程序,也就是议会批准,道歉文书要作为法律文件留存。这也是各国政府道歉姗姗来迟的原因,因为有复杂的法律程序要走。
政府道歉,必须包括对事实真相的披露,列举所犯的错误,讲明政府所承担的责任,恳请受害者的宽恕,保证今后不犯类似错误。伴随道歉的是,对责任人的法律审判和对受害者的赔偿。但是,道歉绝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清算,它更是对未来的设计。只有公布历史真相,得到受害者的认可,才能求得受害者的谅解,放弃对过去不愉快事情的纠缠,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国家和人一样,它的发展在于能够发现自己过去的错误,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只有不断改正错误,弥补不足,国家才能不断进步。所以,看一个政府是不是进步的政府,完全可以从它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态度来评断。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不少国家政府用公开道歉的方式恳请过去受到被本国政府某些政策伤害的国家和民族谅解,这是建立和发展国家和民族良好关系的第一步,也是文明的标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政府也是如此,犯错在所难免,只有知错、改错才能求得进步。越是放不下身段说声“对不起”,越是容易受到猜疑;越是爱面子,越是丢面子。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