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运用正改变着运输行业。

在贵阳市的一个仓库里,一块LED屏不停刷新各种货物和货车详细资料。这些摆在眼前一目了然的货源信息,却曾是让货车驾驶员最头痛的问题。找货、运货、卸货、再找货,当找不到货源时,不少货车司机便陷入拉着空车到处跑的窘境。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汽车物流企业公路运输车辆空驶率曾经一度高达40%,对环境、能耗、交通基础设施等的负面影响巨大。

物流园里小黑板上的信息,被货车帮软件通过大数据整合的方式集中到了一起,而今,货车司机不管跑到哪里,只要通过手机安装了货车帮软件,就可以直接找到货源。
互联网+物流
在山东栖霞郊外的一家农业合作社里,果农们在采摘樱桃,大个的樱桃浓郁饱满。采摘下来的樱桃用果篮装到车上,马上送往十五分钟车程外的加工仓库进行处理。

通过一条樱桃的水冷分拣流水线,刚采摘下来的樱桃可以完成水冷处理、筛选、清晰、风干和最后打包装箱的全过程。从这里开始,直到被送到消费的手中,整个过程,不超过48个小时。

包装后的樱桃被装进了0-4摄氏度的生鲜冷链车,运往订单分拣中心。在订单分拣中心旁的协同仓库,各类生鲜产品被短暂地放入不同温度条件的冷库进行储存,然后这些大樱桃将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发往全国。距离远的南方城市,一般采用货运飞机,距离较近的北方城市,按路途长短使用不同温度的长途冷链车。

数据显示,去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了560亿,预计到2018年,交易规模有望达到1283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