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之道、操盘哲学


  操盘方式,符合道的本义,即是正确的,就如实去做。盘面的价格运动,所见即所是,勿意勿虑,顺势下单,此即为交易本质了。
  
  万物只是“缘起性空”;五蕴皆空,“我”本身就是空的,那么它所派生出来的意念、执着,也是无所依存在“我”之中的。
  
  什么是道,空,自由?
  
  道与空,本质一如,别无二义。“我”应是无意识、无主见、无意欲,而随这个世界自然而然,随缘而化、随遇而安,而无一丝自我想法,更无一丝自以为是,去除我执,此时的我,是空的,无我的。脑子里没有束缚没有障碍,空灵而得到解放,一切都按现实的客体的运动而随之而已。
  
  顺道而行谓之德,行道,就会有德。
  
  道义本身还表现在,顺,应,柔,守,谦,弱。做到顺道而行,自然会有身性德行,也当然会有所得。
  
  知了“道”的含义,行为上又去如实地做了,则应有喜心。
  
  成功之道,就是要把最简单的顺守的道理,当做行事的最高法则。
  
  修为,在于改变自我。在不能彻悟之时或是彻悟之后,他都是悟的践行。而改变自我的过程,有时是极需要忍耐。
  
  能够忍耐本身就是一种修为。忍耐之后,才有不同的习惯和人生改变。很多时候,成功就是你在做着那件事的悖论,其过程与平日所见所闻大不相同,改变平日似是而非的习惯,要么当时就彻悟,否则践行悟道就一定需要忍耐。修为,需有忍耐力。
  
  多话滥说,自觉是一种情绪化的病态。当戒之。
  
  大道至简,把最简单的道理和行为,直贯入复杂问题的核心。
  
  我和市场的关系就是,我和市场没有任何关系。譬如,我非马,马非我。我无须是马,马也无须是我。我不能驾驭马,马也不会来找我。我若非要和马在一起,那就只能骑在(追着)马的影子上跑了。
  
  懂玉的人,眼里看到的玉的财富,用它换取无数金钱;知玉的人,喜欢的是玉的德性,玉不过是一块有灵性的石头。世上有几人真的做到知玉知己的呢?交易是道和德的归结地,而世人又有几人能在交易中去体道而生而行呢?
  
  道佛两家的哲学精髓实是真正的唯物主义,都是通过治心以去心,从而达到“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或是“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的客观存在。所以毛泽东才能左手马克思主义著作,右手儒佛道的哲学典籍。而纵观中国历史,凡圣贤豪杰,无一不是黄老道家的传人。后世佛学传到中国,也迅速和儒道合流。如是而已。
  
  何谓“圣人处无为之事”?处无为,即是任其事自然而然,万物自化而不强加我意我欲。我之身心也无受于外事纷扰,而以保全存真;圣人,即是已经证悟之人。人人皆可成为圣人,而区别是,普通人,不思不悟,思而不悟,或是思悟了也不行不证。而圣人不仅仅是已经解悟,更是用行为或经验来证实思悟的正确,证明真理的存在,即天人合一或知行合一。这就犹如佛家所言“思慧”与“修慧”的本质区别吧。金融交易也是如此。市场自化而我自利,我自利而我却在市场之外。
  
  “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帝王的功业只是圣人养生余暇所做的事。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也即是这个道理吧。不是因为成为了多么高明的人,治国这样困难之事处理起来才变得相当容易。而是说,任何事情其实都是简单的,自化的,不证悟不空我,不能顺应事物本来脉络,把我之意欲强加在外事上,那么本来简单的事情就复杂起来了,结果也不会好。物自化,而我至精至静,是为圣人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