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强观察之卡里莫夫的人生......


 政党政策

乌禁止所谓的反对党开展倒合法政府的活动并严禁成立任何宗教政党。这些措施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避免政治动荡。
乌总统倡导振兴民族传统和文化,增强人民的凝聚力。乌共有129个民族,乌兹别克族占73%,主要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此外还有东正教、天主教、佛教等15个教派。乌大力宣传伊斯兰文明,发扬穆斯林传统文化,提倡民族和睦,热爱故土和亲情,以缅怀历史来振奋民族精神和教育下一代。
 
 
经济政策
在逐步放开价格,向市场过渡的经济改革初期,为有效遏制通货膨胀,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乌采取了可靠的社会保障措施。卡里莫夫总统不断强调说,“建立市场经济本身并非目的。一切改革:经济改革、民主改革、政治改革--其最终目的乃是创造对于人的生活与活动最优越的条件”。在国家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乌总统仍多次发布命令提高最低工资和养老金,对学生、弧寡老人、孤儿、残疾人、单身母亲、多子女家庭和贫困家庭发放补贴,每年多达2-3次,增加幅度30-50%。在改革的第一阶段(1992-1994年),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就占了国家预算的1/3.
卡里莫夫总统是个务实、稳健的政治家。他强调要根据本国人民的民族历史、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选择符合本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不受制于某一大国的影响,不盲目模仿、照搬他国的模式和方法。因而,早在独立初卡就为乌的经济改革提出了著名的五项原则:即,经济优先于政治;政府是主要的改革者;以法为本;实行强有力的社会保障;分阶段向市场经济过渡。其中心内涵体现在总统不断强调的一句格言之中--“在未建成新房子之前,不要拆掉旧房子。”目前,乌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改革任务。从1995年起,进入改革的第二阶段,其中心任务侧重于私有化进程、营造竞争环境、保障宏观经济的稳定、建立具有坚强社会保障的民主国家。1996年,乌经济开始回升,在独联体内也不为多见。人均生产总值从1995年的375美元增加到430美元,1997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9%.
 
外交活动
乌外交十分活跃。卡里莫夫总统采取了全方位、务实的外交政策。从立国的角度出发,乌总统注意根据世界和地区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地调整外交的侧重点。
 
  独立后的头几年,由于苏联解体造成的经济联系的中断,独联体各国经济都陷于极度困难的情势之中。乌为理顺与独联体国家双边与多边的关系,寻求适合于本国的发展模式,外交的侧重点置于与独联体、周边穆斯林国家以及波罗的海等国发展双边往来。卡里莫夫反复强调,乌同独联体各国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承认主权和独立的基础上的一种崭新的关系。卡赞同独联体经济一体化,反对在独联体内建立超国家机构,更反对建立政治、军事联盟。重视与穆斯林国家发展双边关系,利用地缘、政治、相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加强、扩大交往与合作
卡里莫夫积极发展对华关系,奉行对华睦邻友好政策。自1992年1月两国建交以来,卡分别于1992年3月和1994年10月两次均先于独联体其他国家领导人访问我国。卡赞扬乌中两国的传统友谊和双边关系的发展,高度评价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希望加强两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截止目前,两国已签署的协议与文件近40多个,两国关系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乌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有了较大的发展,卡里莫夫总统频频出访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谋求支持与协作,与访问国分别签署了经济、贸易、科技、文化、旅游等一揽子的合作协议,在积极引进西方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同时,乌还努力推进同北约的关系。乌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之后,邀请北约官员访乌,积极参加在和平伙伴框架内的军事演习。卡里莫夫总统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维护世界和平,特别是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解地区的冲突与矛盾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日益显露。卡里莫夫在联大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塔什干中亚安全与合作论坛”、建立“中亚无核区”、“对阿富汗实行武器禁运”等多项倡议。乌总统严厉谴责激进主义和恐怖主义。在对待塔吉克斯坦的问题上,主张冲突各方进行对话,并多次对塔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卡积极倡导中亚5国首脑定期会晤并成立总理级的常设理事会。乌总统还努力营建塔什干,使之成为一些国际会议、研讨会及文化交流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