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给张明教授写的第三篇书评。2008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评论集《觉昨是而今非》,我写了书评《昨何是,今何非?》;2013年,他出版了第二本评论集《全球危机下的中国变局》,我写了书评《张弛有道,明德惟馨》;2016年,他出版了这第三本评论集《危机挑战与变革: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风险》,这次,我不仅想评评他和他的书,也想写写“我们”。我们,是四个人,社科院的张明,民生证券的管清友,人民银行的傅勇,以及我。我们是同一届的博士,都喜欢观察、思考和写作经济世界,我想,虽然我们代表不了我们这一代75后经济学人,但多少具有这个人群的一些共性。
我们,几乎与改革开放同龄;我们,既亲身经历了中国经济梦一般的迅速崛起,又正在体验中国经济波澜壮阔的深度转型;我们,既有深受中国传统熏陶的一面,又有系统学习西方经济学后习惯理性思辨的另一面;我们,时而激情万丈,时而又忧心忡忡;我们,热爱观察,渴望表达,所以,我们各自写了一些书,并于2012年一起合著了一本书《刀锋上起舞:直面危机的中国经济》。十年前,一位叫书童的共同网友曾经这样评价我们:“国内很多年青经济学者研究的领域虽不同,文章却各俱特色。像管清友专注里的猜想,傅勇严谨里的彷徨,张明潇洒中的失落,程实浪漫中的疑惑等等,都整体地反映了年青学者的出色才华和共同层面的困扰”。现在想来,这个评价不仅非常贴切地总结了我们四个人各自的特点,也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我们在经济研究中的共性:都感到无法隐藏的困惑。
十年前,这种困惑可能更多源自理论和现实的碰撞。因为中国经济太过不同,与经济学世界的经典理论有如此多的格格不入,以至于将现代西方经济学直接套用在分析中国经济上,往往会感受到明显的不适。十年后,我们都各自经历了很多经历,我们都比年轻时更懂得现实,并更多地掌握了如何用经济学工具和思维来观察和理解中国经济,但,很遗憾的是,年近不惑的我们,依旧感到困惑,这种每一天缠绕着我们的困惑,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变得更多、更生动、更刻骨铭心。
那么,对中国经济,我们在困惑些什么?我想,根本上可以总结为三条:第一,中国经济增长,未来何以为继?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两位数的经济增长,这既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又是难以延续的标准。伴随着经济体量的扩大和追赶效应的减弱,经济增长率趋势性下降。虽然心有不甘,但中国经济正在迎来经济增长周期下行和经济发展长期引擎弱化的双重挑战。人口红利慢慢消失,技术学习接近瓶颈,贸易增长愈发困难,投资增长趋势弱化,中国经济赖以突飞猛进的要素日渐式微,而新的动力却并未形成令人全然信服的支撑。作为专业人士,我们会告诉所有关心这个问题的投资者,中国经济崛起的未来30年,要看改革红利,要看消费崛起,要看微观激励机制重建;但面对自己的内心时,我们又感到丝丝疑虑和担忧。愿景并不等于未来,中国经济,真正的长期动力转换,还在过程之中,我们保有期待,但又不敢轻易交出全部的信仰。
第二,中国金融危机,是否不可避免?近十几年来,世界银行和IMF的年度会议上每年都会有一个全球“N大风险”的预测,几乎每一年,中国危机都名列其中。这种对中国危机的担忧,近几年进一步从经济硬着陆转换到了系统性金融风险。虽然从亚洲金融危机到次贷危机,中国都置身事外,但越来越多的境外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债务风险、信用风险、银行业坏债风险、资本外流风险、人民币贬值风险都处于一种高危状态,中国金融危机一触即发。应该说,从基本面来看,中国金融体系的确有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危机的底线;但2015年以来的股灾和人民币大幅波动又切实表明,这种担心并非毫无依据。金融风险,显然是存在的,以中国缺乏协同效率的监管体系,能否有效避免风险相互加持并集中爆发为危机?这实际上是一个让人困惑的问题。历史给出了很多反面案例,并非拥有良好的意愿和足够的管控就能全然避免危机的发生。我们愿意相信并极力证明中国金融危机可以避免,但理性告诉我们这需要更强的实力和更多的努力。
第三,中国经济政策,究竟有何得失?自古以来,政策都带有一定的实验性质,即便顶层设计是完美的,但落地执行后可能也会事与愿违。只要是实验,一定是既有成功,又有失败。中国经济政策,和西方发达国家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制定起来更加复杂。中国模式是特别的,中国经济是庞大的,一项成功的中国经济政策,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又要适应中国国情,这样才能同时具备顶层设计上的合理性和执行阶段的可行性。政策,一直是在变的,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升级完善。实事求是的看,中国经济政策,必然有得也有失,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已经客观评价并有效总结了这些得与失,并将之应用于中国模式的自我优化?这方面,我们做的似乎还不够多,以至于那些隐形的“失”并没有全然体现它的价值。
对中国经济,我们有困惑,这些,都是转型的困惑。这些困惑,不可避免会产生,也很难会有明确答案。但,我们始终在寻找答案。张明的这本新著《危机挑战与变革: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风险》,就集中了他近年思考的答案。这本书涉及了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资产证券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等一系列重要话题,张明给出令人信服的逻辑和令人印象深刻的观点。
坦白说,我并不完全同意张明所有的观点,但我非常钦佩他的视野,非常欣赏他的逻辑,非常尊敬他的努力。作为十多年好友,平时交谈我们经常相互调侃,偶尔相聚也更喜欢把酒言欢、谈论风花雪月。而实际上,我们更多的交流,来自彼此对彼此的阅读。最开始的时候,我喜欢读张明的随笔,他是一个很好的文艺青年;最近几年,我更喜欢读张明的专业文章,他是一个很好的经济学家。中肯的说,张明这几年虽然没有在市场中赢得“预言家”的美名,但他的确做了一系列技压群雄的前瞻判断。
可以说,张明是一个被市场低估的经济学家,他具有很多投行经济学家短缺的学术功力,又具有大多数学院派经济学家缺少的现实敏感性,所以,他做的趋势判断,往往有理有据、与众不同,而且直击要害。在这本新著里,我们能看到很多例证,张明自己在自序里也总结了三个重要判断。在我看来,张明过去几年,至少有三个难能可贵、足以笑傲市场的亮点:一是和他的老师余永定一起坚定地站在了资本项目加速开放的对立面,他们的观点的确是不合时宜的,甚至大多数时候政治不正确,但2015年811汇改之后的事实表明,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需要审时度势的过程,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盲目加速反而容易引致较大风险;二是张明及时推出了大量对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学术研究和系列评论,对系统性风险发出了预警,现在看来,系统性风险管控是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目标,张明的研究前瞻且警醒;三是张明于2015年7月A股股灾前坚定站到了风险警示的一方,当然,这某种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学院派经济学家值得标榜的成就,但这充分显示张明异于众人的理性,以及成为投行经济学家的巨大潜力。
当然,即便张明取得了很多很棒的研究成果,但他依旧没能在这本书里给出终极答案。实际上,我们都还在寻找答案,这是一个有趣又备受煎熬的长期过程,我们乐在其中,又深知责任使然。中国经济存在如此多的困惑,对中国经济的思考和研究又该如何突破?我想,也许可以有一些建议。提给张明,也提给我们。
第一,可以多一点肯定。可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想,网友对张明的评价“潇洒中的失落”真的不无道理。张明近年来最大的学术名声,在于质疑或批评了资本项目加速开放论,这种批评虽然事后检验是有意义的,但在议政过程中似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可能会带来一些失落吧?我真心建议,张明,还有我们,都不要活在过去。研究永远是面向未来的,纠结于过去的对与错,一不小心就容易迷失初心。作为一个学者,质疑和批评当然无时无刻都是一种文人风骨和科学精神。但我近年来更深切的感受到,真正的学术独立是逆周期,而非一成不变的批评。过去,中国经济处于增长神话缔造的过程之中,批评是逆周期的;而现在,中国经济又处在了周期下行的困难阶段,非理性看空和做空中国切实存在,如此背景下,找到一些真实的中国经济亮点,提振中国经济信心,更是非常重要。当然,要想真正提振信心,空喊口号、玩弄概念,可能会适得其反,只有沉下心来,找到一些中国经济令人信服的活力点,才能帮助中国经济度过信任危机。
第二,可以多一点建设性。无论批评还是肯定,都是一种态度。经济研究,不仅需要态度,更需要可操作。管清友在从体制内进入市场一年后,曾经说过一句话:“要做对且有用的研究”。这句话,越来越得到我们的一致认同。对,并不是预测对、结论对,而是逻辑对,即逻辑本身自成一体又足以自洽,既不拘泥于经典理论和别人的研究,也不被嘈杂的现实束缚住手脚。至于有用,就是建设性,不仅研究的逻辑要能对投资者和政策层提供思想上的加成,而且研究还要能提出一些有见解、可执行的建议。没有务实建议的应用研究,本质上只是轻浮的自娱自乐。而要能做出有用的研究,不仅需要严谨的学术功底,更要有切实的微观体察和足够的经历积累,这是年轻时的我们所不具备的。现在,时间给了我们更多的力量,而我们更需将它用在研究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上,这才不辜负不惑的时光。
第三,可以少一点形式感。文人,多少都有些形式主义,这几乎难以避免。我注意到一个小细节,张明在新书自述中称此书为财经评论集,而在一些场合,他也会称是随笔集。其实,在我看来,这本新书里的观点,都是张明这几年最重要的一些观点,尽管写作方式并非学术范式,但文章本身的分量不容置疑,如果称之为随笔感觉是不合适的。这里,其实隐藏着一个问题,即如何来进行贴近现实的研究。对我们这个人群而言,学术的分量很重,但学术也不能变成一种形式。少一点形式感,只是为了多一份责任心,无论是写两页纸的内参、两千字的评论还是复杂的学术文章,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写出真实的世界,表达真实的思考。至于随笔,也是要有的,留给诗和远方吧。
回想四年前,我们一起写了本不起眼的小书,起了个很好的名字,《刀锋上起舞:直面危机的中国经济》。直面刀锋般的现实,我们的思考无法半刻停止。张明的《危机挑战与变革: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风险》,就是他的思考延续,对这份思考,我保有最深切的尊重和最亲切的共鸣。希望张明还会继续在思考中突破,也希望我们还有机会,再写一本书,讲述属于我们的那份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