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灾一周年人均亏50万背后有啥反思?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不执着财经)

股灾一周年人均亏50万背后有啥反思? - 不执着 - 不执着财经博客
 2015612日,沪指攀上5178.19点的高峰,市场陷入兴奋与疯狂之时,这头“疯牛”嘎然而止,市场快速调头向下,于是便发生了融资崩盘,千股跌停、去杠杆、熔断机制叫停等一系列事件。而这些“史诗般”的场景也深刻地烙在股民脑中。
往事不堪回首,截至68日收盘,沪指报2927.16点,一年(243个交易日)下跌2194.43点,累计跌幅达42.85%。截至今年68日,沪深两市这一年内下跌的个股多达2483只,其中798只个股股价仍处于腰斩以上。根据中登公司数据粗略计算,截至63日的期末持仓投资者数量5107.37万,这一年股民人均损失50万元。
回顾这一年的股灾,市场人士习惯将这段时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从去年612日起至79日,仅用了19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就跌去了34.85%。这是纯粹的股指狂泻阶段。第二、第三阶段,则是从去年818日和今年14日起的两轮下跌,虽然股指跌幅不那么惨烈了,但给投资者以“温水煮青蛙”般的恐惧。
现在很多专家认为,股市的暴跌乃是“去泡沫”的结果,泡沫去干净了,这样则更有利于后面养老保险资金的入市抄底。而笔者觉得,这一年上证综指从最高位5178点跌落至2927点,沪深两市总市值从76万亿元跌至45.5万亿元,缩水超四成,很值得我们加以反思。虽然只要市场在,机会永远有,但只有经过反思,才能更好的面对未来。
首先,去年那场超级大牛市,主要源于201410月,央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开始,大量的游资流向A股市场。随后券商的融资业务(杠杆率13)进一步推动股指上扬。而当股指出现赚钱效应时,很多场外配资机构则利用18以上的高杠杆,吸引投资者入市炒股。在这期间,监管层对股市加杠杆之事采取默认态度。
而当A股被炒至5000点以上之时,市场的监管者觉得A股在短时间内上涨速度过快,除了提醒投资者要谨慎之外,还给出重拳打击场外配资行为,意在给资本市场降杠杆。但是由于降杠杆速度过猛、过快,使得融资崩盘,这才导致A股的疯狂势头嘎然而止,一头猛栽向下。所以,去年股市暴涨暴跌主要还是先前盲目加杠杆,之后又是快速去杠杆所致。
再者,面对股市因去杠杆的突然暴跌,而且短期内上证指数就跌去了34.85%。监管者不得不让证金、中金、券商等“国家队”火线救市,并且搬来国外应对股灾的“熔断机制”。希望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来维持市场稳定。然而,截止今年5月份,证金持仓现价整体浮亏23%,亏损金额超过4000亿元。看来,国家队非旦救不了股市,还把自己老本都赔进去了。
对此,笔者认为,这次国家队救市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一,在股市泡沫尚未去净时救市,而且还是借了银行的钱,那只能是承受着巨大的亏损风险。其二,国家队在救市时应该奉行价值投资理念,而作为证金公司的国家队,除了乱撒胡椒面式的买股票,而且还大量购入了像梅雁吉祥这样的退市股。救市手段毫无彰法。其三,事实也证明,股市的趋势不是国家队能够改变的,盲目救市只能使自己和更多的投资者被套在高位。
最后,有媒体报道,这一年来,有近800只个股跌幅高达50%以上,更有2000多只个股还处于下跌通道之中。股民人均损失高达50万元。但令人奇怪的是,六成以上股民面对亏损,还是“死扛”到现在。近期一份大约2.6万人参与的调研统计显示,去年“股灾”时的股票,目前仍然持有的比例是61.84%,其中有5只以下的持有者比例仍然高达50.18%
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股指存在较大泡沫时不知止赢,在股票被套牢时不知道止损,这是犯了股市大忌啊!虽然这一年的股灾很惨烈,但是并非没有给投资者止亏的机会,在面对一轮又一轮的下跌周期,已经告诉你股市大趋势已变,如果还像这六成投资者持股死杠到现在,那不亏死才怪。所以,投资者如果出现巨亏也应该反醒自己在这一年中投资上存在的失策问题。
在经过了一年的股灾后,市值蒸发超四成,整个股市参与者多数损失惨重。所以,在此之际,我们有必要对此轮股灾进行反思。如果没有给股市擅加高杠杆,我想去年股市也不可能泡沫被吹得这么大,而监管者在给股市去杠杆时则用力过猛。同时,国家队救市非但效果不彰,反而自己也深套其中。所以,盲目且频繁救市只会越救越乱。当然,不知止损,一直持股到现在,也是投资者应该加以反思的地方,必竟认清趋势,须势而为,才能免受损失。
楼市去库存靠“加杠杆”是饮鸩止渴? - 不执着 - 不执着财经博客揭秘蒜你狠背后的投机炒作真相 - 不执着 - 不执着财经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