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案例分析


邵阳市科技创新案例分析

 

一、    企业十年磨一剑,创新抢占制高点

2007年之前,我国高端拉幅定型机全依赖进口,国产设备只能在中低端市场中混战,尽管进口机器的价格高出国产机器的一倍,但进口机器仍是客户的不二选择,特别是广东的针织物定型机市场,全是清一色的进口机器。邵阳二纺机(恒天九五)通过近8年的调研、设计、试验到再设计、再试制,成功开发出新型拉幅定型机,不仅成功打入广东市场,而且增长迅猛,每年增加近100台,创造近2个亿的销售收入,大有取代进口设备之势,并已批量出口俄罗斯、土耳其、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十几个国家。执行新标准的产品以节能2%计算,每年则可节约能源以近2000万度电的倍数增长,社会效益明显。经过十年的技术创新,邵阳二纺机共完成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改进项目200多项,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60%。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占领了国内市场至高点,掌握着竞争主动权。点评:科技创新从来没有一条平坦的大道。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到达别人没有达到的顶峰,势必会遭遇各种艰难险阻。经验:选中了目标,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才有成功的希望。

邵阳市企业通过组织实施重点科技项目计划,实现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新突破。随着邵阳二纺机“一把手工程”、甾体化学“杜他雄胺”、圣昌玻璃“1mm超薄玻璃”、信多利公司“高光效稀绿色荧光粉”等项目的相继启动和实施,全市科技创新局面春意盎然。邵阳二纺机已累计申请专利57件,经济效益显著,被确定为湖南省首批23个优势企业之一。湘窑酒业拥有专利112件,年产值达3.5亿元,上交税收近亿元,成了湘酒的第一大品牌。维克液压已申报成为“湖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外。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市直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引导力度,通过积极向省里争取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扶植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培育乳业、果蔬、中药材、松竹等四大农业支柱产业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还扩大了农业科技特派员的试点范围,选派70名余名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技术服务等,帮助农民科学致富。

二、发明专利捷报多,油茶唱响致富歌

新邵县科技局透露:该县科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三项技术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该公司今年已成功申报12项发明专利。这家公司已累计申报发明专利19项,获得授权3项。截至目前,该县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各类专利347件,已授权专利261件;其中申报发明专利89件,授权24件。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这个“龙头”摆在全县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该县强化已签约和开工企业的调度,重点推进科瑞生物、金汉机械、城通环保、鸿宇工艺、LED电器等技术密集型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科研实现新突破,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视知识产权工作。该县鼓励支持企业对现有主导产品深入研发,优化产品生产工艺,积极申请国家专利保护,以确保产品可持续发展升级。该县还出台了《专利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中小学生申报国家专利予以鼓励的实施办法》、《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企业和个人的发明创造热情高涨。创新型人才培养、科研经费投入、专利技术保护与科技成果转化形成良性循环。

邵阳县申报的"油茶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及产业化"项目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中央财政起连续三年为该项目总拨款500万元,其中今年180万元,省科技厅配套部分资金。通过富民强县项目的实施,邵阳县将建设高产油茶林基地10万亩,育苗200,建立起油茶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快油茶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速度,提高油茶产量与质量,促进油茶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邵阳县是全国油茶基地示范县,被冠名中国茶油之都中国油茶之乡,现有油茶林面积56.2万亩。为打响品牌、升级产业、做强市场,邵阳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优势品牌引领、龙头企业带动、科技项目支撑、营销网络引导、文化旅游助推五大重点工程。县财政每年整合捆绑5000万元以上扶持油茶产业发展,与湖南省林科院、国内林业科研院所等开展深度合作,建设油茶种植、生产研发中心,完善生态油茶良种繁育体系。引进湖南瑞柏、长江粮油、华强粮油等战略投资者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开发系列邵阳茶油新产品。开发出来的系列山茶油新产品先后被评为湖南十大茶油推荐品牌、湖南省名牌产品,获得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5国字号品牌。

  为推进油茶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构建邵阳油茶品牌的特色产业体系,该县创新机制,扶持、培育、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加快建成邵阳茶油品牌基地 ,带动绿色食品关联产业形成。去年6 ,欧洲投资银行贷款湖南油茶发展项目评估考察组来该县考察投资 ,一次性贷款300万欧元建设生态油茶基地 ,支持油茶产业壮大发展。该县还通过招商引资 ,投入8亿元抓紧建设油茶专业要素市场、油茶文化博览园、油茶美食文化街和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等,倾力打造观百里绿色茶园、赏万顷油茶花开、品邵阳生态茶油全国规模最大的油茶集散地与文化旅游景点。如今全县茶油年产量突破1000万公斤 ,外省销量占6 ,年产值逾10亿元。

三、发展依靠创新,合作带来共赢。

洞口县,湖南为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洞口县昌冠隆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上为“四上”工业企业),洞口湘名科技有限公司(“四下”工业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创新手段多样,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由小生产走向大生产,从小产业走向大产业,从小市场走向大市场,逐渐呈现出品牌优良,特点鲜明,初具规模等特点。一是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努力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为百科技、昌冠隆公司这两家企业自2015年以来,先后投入800万元用于研发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并先后取得七项发明和八个专利申请,同时还与相关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平台。二是企业文化的创新。富有特点的企业文化可以成为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职工的个人行为从“要求我这样做”转化为“我应该这样做”,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该三家企业在成立之初就以“立足品质、强化管理、优化服务”和“创新为本、科技兴厂”为经营理念,打造出了一批高效、精干的生产、管理团队。三是管理创新。企业在管理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创新了一套新的管理模式。如:为了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采用阿米巴模式和利润中心制,让管理层变成老板,所有员工参与管理和分红。同时实行双采购模式,每批次采购首先是供应商之间PK,然后公司内部的两个业务员各提供一个优胜者再PK。最终的胜出者获得该批次订单。保证了公司能采购到质优价廉的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双清区,相关部门积极扩展服务范围,延伸创新触角。2015年,区科技局协助企业申报省、市级科技项目16个,争取资金200多万元;同时积极推进企业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指导转换科技成果5项,引进5名技术人员。双清区力得皮革与湖南农业大学、阳光发品与邵阳学院、天堂助剂与中南大学继续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建立了以共建科研机构、委托研究、合作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产学研合作活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利益为纽带、政府作推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区人民政府就湘中制药的中成药项目及医药流通项目向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重点推荐。2015双清区共有6家企业获得邵阳市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雪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邵阳市金台酒厂分获邵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一、三等奖,湖南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邵阳富鑫实业有限公司分获邵阳市技术发明一、二等奖。2015年,双清区各项专利申请量234件、专利授权量145件,同比去年增长87%6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54件、发明专利授权量7件,同比上年增长63%133%,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双清区的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丙戊酸镁缓释片及其制备工艺”专利技术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这一奖项是我国在专利领域的最高政府奖,这是双清区乃至全市企业首次获此殊荣。

  邵阳县,企业普遍采取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助推我中小微企业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5年,鑫恒饲料以湖南农大为技术依托,建成年产十成吨年产十万吨闭路全价配合饲料生产线。其研发的系列仔猪、中猪、大猪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当年实现产值1200余万元。湘果食品有限公司以邵阳学院食品工程院为技术依托,研发了紫玉淮山罐头、速溶粉、发酵酸奶和保键系列产品。目前紫玉淮山罐头已试产投入市场,采用新工艺生产的紫玉淮山罐头口感脆爽,一投入市场使深得消费者的喜爱。长城新能源以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为技术依托,研发超级铅炭电池已取得了初步成果。超级铅炭电池作为十二五发展重点支持的电池技术,将弥补常规铅酸电池性能不足,锂电池未解决的完全性问题,对电池行业发生颠覆性的变革。

新邵县,政府加大产学研工作力度,搭建合作平台。全县共有10余家科技型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联盟。如仁海科技与武汉大学合作,研制生产窑炉耐高温材料。农业部门加强与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引进优质种苗和适用新技术。产学研的成功合作,加强了技术创新源头和创新主体的链接,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提升了新邵县科技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营造创新环境,降低生产成本

双清区国、地两税加大支持企业创新税收政策的宣传、落实。目前,双清区企业主要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有“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企业研发活动专用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就国税而言:当前有玉新药业、阳光发品、立得皮革、兴达精密四家企业享受到,2014年立得皮革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220.19万元,玉新药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349.50万(营业利润)。阳光、兴达由于2015年的数据企业没有汇算清缴,所以暂时没有最终数据;就地税而言:2015年高新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4535万元,2014年高新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5513万元。优惠企业涉及邵阳神风动力、汽车制造、维克液压、佳鑫电器。

 新邵县强化政策扶持,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实施《新邵县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从技术中心设立、名牌产品、高新技术项目投资、引进人才、新产品开发等各个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和奖励:优先保障重大工业项目用地,实行工业用地“零地价”优惠政策;对高新企业予以奖励,规模工业企业年度申请专利10件(含2件发明专利),给予5万元奖励;对企业研发中心被认定为国家或省级研发中心的,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奖励。每年用于发展工业的奖励资金达500万元,其中今年县财政安排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经费就达140万。全县上下形成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绥宁县创新政策落实情况。绥宁县本次选中样本企为:金辉木制品厂、绥宁恒通汽车维修服务中心、神农金康;共三家企业。三家企业中服务业一家,木制品加工企业一家、保健代用茶生产企业一家,能代表绥宁经济体系。三家企业均为私营企业。从业人数除神农金康为100人以上外,其余两家均为50人以下。税收激励政策落实情况:在三家企业中,还未受技术开发费150%抵扣所得税政策,其中神农金康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免除一切税收的。恒通汽车、金辉板业不符合本政策。由此情况来看该县税收激励政策的落实情况不理想。金融支持政策落实情况:三家企业中对“政府得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与产业化”; “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国家更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的规模化融资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进技术消化项目、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项目等提供贷款给予重点支持”这两项金融政策均为“不知道这一政策”。原因是该县属偏远山区,企业参予国家重大项目的机率非常小,企业对这一方面的政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政策的落实。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情况:三家企业对“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政策均均表示不知道此政策。其它政策落实情况:对政府支持力度满意度为60%30%得到专利资金支持100%没有申请到科技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