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评述


  【简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概念诞生已有几十年的时间,而且已经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并没有达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当前,这个主题再次成为各级区域关注的焦点。本文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如果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全盘的考量,同时需要明确主次,才能不进入一般市场均衡理论的误区。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简介

【文小芒?】 2015-11-12 11:09:57

  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假设是区域核心吸引区域内部的资源,凝聚区域经济能力,引导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本质上就是说区域经济发展其实主要形式是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有两种理论模型:均衡理论模型和非均衡理论模型。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使用的分析模型。例如中国采用的特区经济发展来带动区域发展就是非均衡模型。 

  1、均衡理论模型 

  (1)、绝对优势理论 

  十八世纪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每个生产者为了其自身的利益,应集中生产该区域内对社会最有利的产品,然后用其销售所得,去购买其所需要的由其他区域生产的产品;如果每个地区都按此原则进行专业化生产和贸易交换,会使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样,各个地区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都将趋向均衡。 

  所谓绝对优势,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企业或个人在生产某种产品或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时,其生产成本绝对地低于其他竞争对手。 

  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绝对优势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优势,二是获得性优势。就一个地区而言,自然优势是先天具有的在气候、土壤、矿产资源等非人力范围的自然状态方面的优势。获得性优势是指通过长期的生产经验积累或培训而获得的在技术方面的优势。 

  (2)、比较优势理论 

  另一英国人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如两个国家或地区中的一个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某种产品,它们之间的地域分工和贸易也会使双方均为有利。那么同样地,在两个区域之间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分工,并且通过双方的平等交换,将有效地促进各自经济的发展,使之相对均衡化。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是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础。但是在现实中具有绝对优势的项目总是很少的,区域间的分工更主要的是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进行。 

  (3)、中心辐射(即中心城市辐射)理论 

  中心辐射理论:经济的发展将以若干个经济中心为轴心,由此向周围地区扩散。靠近经济中心的是次发达地区,再远一些的就是不发达地区。最优的区域产业配置应该是选择比较优势突出的地区(通常以城市为中心)集中优势产业,形成一个增长中心或增长极,在中心向外的辐射路径上,形成若干个重要的“节点”,对中心点的发展进行优势互补,形成支持群。 

  (4)、梯度推进理论 

  梯度推进理论:经济的发展趋势将是由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再向落后地区的推进。根据产业高级化的时空序列将区域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产业区,通过高级产业区的试验作用和示范效应,将新技术新产品扩散到低级产业区,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中心辐射和梯度推进这两种理论都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层次性和差异性,重视产业、产品与技术的转移与扩散,是区域比较优势和规模效应政策(例如产业集群政策)的理论基础。 

  按照上述理论,区域差异仅仅是由于均衡机制失灵,以及市场不完善,妨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的结果。因此,随着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经济一体化,区域差异将会自动消失。所以区域的长期增长,取决于资本、劳动两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有由低工资区域向高工资区域流动的倾向,资本则有由高工资区域向低工资区域流动的倾向。这两个作用力相反的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应是均衡的区域增长,亦即各区域的协同发展。 

  均衡理论其实是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终都会均衡,但是这个结论明显不符合事实。事实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不断扩大,在全球都如此,甚至在美国欧洲更典型,例如美国的加州与周围几个州相比,意大利的北部与南部相比等等。所以二战以后均衡理论就被抛弃了。

  所以30多年来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是依照均衡理论模型来制定政策,而是用非均衡理论模型来制定(当然结果就是不断拉大不同区域的经济差距,这也比较符合非均衡理论模型的特点)。 

  2、非均衡理论 

  (1)、累积循环理论 

  这是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的理论,主要观点是: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进行自由贸易时,发达区域由于增加了工业品输出,其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劳动者就从生产率低的农业部门转向工业部门,对技术的需求增加,教育和文化随之发展,经济就发达,对于不发达地区情况则相反。所以,市场力量通常是扩大地区差异而不是缩小。 

  发达区域经济表现为一种上升的正反馈运动,不发达区域经济则在这种循环累积过程中,存在着扩散和回流两种不同的效应。 

  扩散效应包括发达区域到不发达区域发展的投资活动,这种效应有利于不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回流效应是由从不发达区域流入发达区域的劳动和资本构成,它将引起不发达区域经济活动的衰退,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中,回流总是大于扩散效应,于是在市场的牵动下,区域间的差异将扩大。 

  (2)、极化涓滴效应理论 

  这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的理论,要点是: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极化效应总是居于主导地位,这将导致区域间不平衡加剧;要使区域间保持相对的均衡就必须使涓滴效应占优势。 

  极化效应(即回流效应)指经济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经济要素(人才,资金和物资)的吸引导致的正反馈现象,就像两极分化的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一样。 

  以中国实际情况来看,随着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要素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从而削弱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 

  例如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上升,特别是对技术性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较快,同时,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收入水平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这样,就导致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在就业机会和高收入的诱导下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结果,经济发达地区因劳动力和人口的流入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经济不发达地区则因劳动力外流特别是技术人员和富于进取心的年轻人的外流,经济增长的劳动力贡献(实际上也包括了智力的贡献)减小。 

  再就是资金的流动。显然,经济发达地区的投资机会多,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有限的资金也流入经济发达地区。而且,资金与劳动力的流动还会相互强化。从而使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被削弱。 

  同时,在国内贸易中,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相对高,在市场竞争中也处于有利地位,例如经济发达地区利用其资金优势,劳动力吸引力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可以以更低成本生产经济不发地区原来生产的产品,消灭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基础产业(例如江浙消灭东北的制造业)。 

  另外,经济不发达地区本来可以向经济发达地区输出初级产品,但是如果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初级产品性能差或价格有所上涨,那么,经济发达地区就有可能寻求进口(例如沿海地区这几年不要山西煤炭,改为进口澳大利亚煤炭)。这样,就使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生产受到压制。 

  涓滴效应(即扩散效应)是指经济发达地区通过采购经济不发达地区产品和服务,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注入动力,就像给树苗浇水。例如经济发达地区吸收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就业压力,有利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解决失业问题。

  再例如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不发达地区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会给经济不发达地区带来发展的机会,激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例如内蒙古煤炭开发带来的变化)。 

  最重要的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涓滴,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例如三峡库区在移民支援情况下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但涓滴效应主要来自政府干预。若没有极周密的经济政策作用,区域间的差异会不断扩大。缪尔达尔和赫希曼都认为政府恰当的干预可以使区域间的差异缩小。 

  (3)、增长极理论 

  国内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常用的理论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增长极理论,下面稍微详细介绍一下。 

  佩鲁的主要观点是: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这就是中国经济特区政策的理论来源)。 

  增长极是指: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的提供核心动力的单元就是增长极。 

  增长极理论从物理学的增长极的内容"磁极"概念引伸而来,认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中存在着若干个中心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每一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产生相互交汇的一定范围的"场"。 

  增长极理论主要观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增长极必然会导出扩散效应或涓滴效应,使不发达地区受惠。也即存在一个作为增长极的大城市、工业中心或产业集群,就能够迅速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并缩小边远地区和增长极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在现实经济中,增长极是对整个区域经济体系起拉动作用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通过产业关联和区域关联对周围地区发生示范、组织、带动作用。通过循环和因果积累把作用不断强化放大、不断扩大影响,产生连锁反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也即增长极推动力通过产业链向外扩散,对整个区域经济产生影响。 

  也即经济增长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的过程,也即先导产业增长,然后是产业集群增长,最后是整个区域经济增长。所以建立区域增长极首先在于推进型产业(先导产业,例如当年深圳的出口加工贸易产业和低附加值制造产业,尤其是电子制造产业,重庆的离岸金融、汽车组装和电子组装产业)的建立。为了促进增长极的形成,政策必须致力于发展推进型企业和以推进型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推进型企业和产业集群通过技术创新活动,来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迅速增长。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破狭隘和封闭的发展状态,形成一个没有行政界限的经济空间,培育一个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的区域经济环境(例如深圳的发展历程)。 

  由于增长极需要强大的吸引能力和扩散能力的产业集群,所以并不是所有区域都有增长极。

  根据对世界上几个典型增长极的实证分析,佩鲁得到的结论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增长极中的推进型产业(先导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这点与熊彼特结论一致)。 

  而创新主要集中于那些规模较大、增长速度较快、与其他部门的相互关联效应较强的产业中(也即产业链中的核心产业或产业集群),这些产业就是区域经济的推进型产业。所以增长极理论非常重视创新和推进型企业的重要作用,认为区域发展政策的核心就是鼓励创新。 

  推进型产业与被推进型产业通过产业链建立起非竞争性联合体,通过后向、前向连锁效应带动区域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发展的均衡。这种推进型产业就起着增长极的作用,它对其他产业(或地区)具有推进作用。 

  同时推进型企业对被推进型企业有支配作用。根据法国的另一位经济学家布代维尔推广佩鲁的理论,他得到了一个简单有效的结论:增长极只在拥有推进型产业的区域中出现。 

  所以布代维尔的政策建议是:能够通过人为政策干预,实现最有效的资源最优配置,创造出区域增长极,并通过其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国的三线建设就是这种政策的例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20世纪50-70年代)-非均衡(80年代)-非均衡协调(90年代至今)的动态发展过程。 

  4、简单评价 

  (1)、纯粹是市场力量不能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根据上述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理论,市场力量的正常趋势与其说是缩小区域间的差距,不如说是扩大区域差异。 

  缪尔达尔指出: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间的要素流动中,不仅仅是劳动,而且资本也会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因而不发达区域显示出一种下降的正反馈运动,结果各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穷者更穷,富者更富。中国近几年的统计数据也支持这个结论,事实是目前西部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全国的3。35%,同期东部沿海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87。8%。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增长差距,1990年前仅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但1990年后差距迅速扩大到5个百分点以上。 

  实际事实证明由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要素流动构成导致缩小差异的扩散效应或涓滴效应并不明显,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要素流动构成导致扩大差异的回流效应或极化效应十分突出。中西部经济与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差距在持续扩大。 

  (2)、佩鲁理论在中国实施30多年的结果不理想 

  佩鲁理论假定有明显错误。因为在区域中要出现扩散效应时,有三个前提条件: 

  a。完全的市场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带来空间上的经济平等; 

  b。不同的优惠政策。由于回流效应或极化效应的存在,市场力量趋于扩大区域差异而不是缩小,所以纯粹的市场行为对不发达地区是不利的。 

  c。只有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通过政府的适当干预,扩散效应或涓滴效应才会实现。 

  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市场机制并非万能的,它还存在着许多缺陷,一方面单个市场主体对于信息的获取是不完全的;另一方面,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市场主体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在宏观上表现为盲目、自发的过程,这种盲目、自发的过程必然会导致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市场机制还会造成社会收入两极分化、垄断、企业内部行为经济性与其外部行为不经济的对立等现象。 

  同时在社会领域里,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也会大大降低。所有这些,都是市场机制自身固有而无法避免的缺陷,都会破坏市场作用的发挥。 

  就目前的中国的管理体制和国情,行政体制虽在逐渐转换,但诸侯经济是客观现实,地区壁垒尚未打破,无论是“扩散理论”,或是“梯度推进”理论,在实践中都很难通行。 

  例如由于经济落后,对财富有更极端的渴望,且仇富的不平衡心态加剧,不发达其地区一般对于国内外的的投资往往不能有效保护,关门拔毛是常态,使民间资本对异地投资望而生畏,严重阻碍了区域间资金等要素的流动配置。因此,发达地区不管怎么发展,都不能自然产生扩散效应或涓滴效应,都无法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这几年政府强行干预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直接后果是,既减缓不发达地区发展,又影响了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还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成本。甚至有这样的潜在危险:区域之间发展差距过大,便可能如过度倾斜的航船发生倾覆。 

  过去人们认为发达地区可以把自己的繁荣建立在别的地区的贫困上而不受任何损害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中国30多年实践证明,在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下,贫困地区将会丧失其购买力,甚至债台高筑无力偿还。这就会反过来使发达地区的金融业蒙受损失,并使其商品外销市场日益萎缩。(其实拉美债务危机也是例子)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发展战略是在承认区域差异的现实基础上,采用个别区域经济突进的方式聚合各种稀缺经济要素(例如经济特区),试图通过培植增长极并利用其扩散效应最终实现区域间的均衡发展,也即使用的是非均衡模型,为实现落后地区的发展,不断采取政府干预(西部开发办公室就是例子),企图通过政策诱导和行政命令,使不发达地区公平的获得发展机会和利益。 

  但是中国的实践表明,增长极理论指导的区域发展政策没有引发增长极腹地的快速增长,反而扩大了它们与发达地区间的差距,尤其是城乡差距。增长极理论的主要缺陷有: 

  (1)、增长极会产生正反馈作用。增长极主导产业和推动性工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域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是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例如深圳,上海对周边吸引带来的影响,北京队天津的影响)。 

  具体说就是: 

  增长极的发展导致外围地区资本筹集困难。增长极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厚的投资利润以及需求日益扩大的市场,这些因素吸引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将经济落后地区的储蓄转化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投资。而外围地区由于落后的经济基础和投资收益率低,资本外流,致使资本积累逐渐减少,资本日趋短缺和枯竭,任何现代化的产业都难于起步。 

  增长极的经济发展使外围地区人才缺乏,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增长极在就业机会、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个人多样化需求的满足程度、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这些优势吸引着落后的外围地区的劳动者和各类专业人才通过各种途径纷纷流向那里,结果在增强增长极发展能力的同时,却对外围地区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增长极的发展导致外围地区贸易状况恶化。由于地域邻近,增长极与外围地区势必发生区域贸易活动,前者以输出工业品、资本品为主,并从后者输入初级产品。而后者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输出为主。初级产品的价格低而不稳,且缺乏需求弹性,因而竞争形势和交易条件有利于前者而不利于后者。总之,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往往是以牺牲外围地区的发展为代价的。

  (2)、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时间过于漫长。扩散作用是极化作用的反向过程,两者作用力的大小是不等的。在增长极作用过程中,如果不加强国家干预,回流效应(即极化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 

  而诸侯经济的结果,导致政府干预效果大大折扣,结果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是漫长的,在这个漫长时间里,落后地区的人民要继续忍受贫困,政治不安定因素可能增加。对于讲求政绩的政府官员,在短期内看不到政策的显著效果,也一定程度上对增长极政策的实施起到阻碍。 

  (3)、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增长极不能带来很多就业机会。推动性产业是同主导产业紧密配合的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属于迅速增长的企业类型,而且具有较大的规模。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了增长极一般一现代工业为目标,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较为先进,因此培育增长极并不可能解决很多的就业问题。 

  现在有的领导企图通过在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建立合作平台,通过利益交换、适当援助、协商和公平分配利益来实现共同发展,但是不发达地区认为这是把他们当成经济殖民地(例如山西),结果这种区域合作平台往往不欢而散(例如9+2泛珠三角合作)。 

  现实证明,在诸侯经济下,完全的市场行为在区域合作中是行不通的,完全行政命令也行不通。 

  不过目前宏观经济低迷情况下,不管发达地区或不发达地区,都需要通过合作扩大市场规模,促进分工和竞争,使得大家可以在更大范围的分工与贸易中获利。实际上,离开其他区域的相应发展,可持续发展便可能落空。所以区域合作是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选择。这也是各种区域合作是由发达地区发起的原因。 

  但是实践证明,区域合作如果只是一个自发的市场机制起作用的过程,那么合作的结果不仅具有随机性,而且其运行规则是按要素稀缺程度决定利益分配,作用的结果往往是强者获利、弱者受损。当参与合作的成员竞争力过于悬殊时,就会发生利益不利于弱者的分配。同时,当经济中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发生了变化,或是有成本更低的成员参与市场的竞争与分工,都会引起成员比较优势的转移或结构性变化。此时如果某些成员不能有效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或者没有能力来完成这样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就会利益受损(例如区域煤电定价会议)。 

  所以区域经济合作必须由各方政府主导合作+市场协商。也即政府间合作组织是对市场功能的一种完善,可以部分降低广义的交易费用,平衡利益分配的不公平。不过这种公办私助的区域经济合作设想目前尚无成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