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人民日报》的《开局首季问大势》谈话中明确表示,房地产存在泡沫,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因此,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是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
其实,这个谈话不仅反映了当前中国政府一种基本的政策取向,也表明了政府对房地产市场思维观念的重大转变。这不仅代表了这一届政府主导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的基本定位,也是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流意见。在这样的主流意见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发生根本性转变。未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开创出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局面。
因为,该谈话直接表明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而且存在较大泡沫。这是这一届政府第一次这样的提法。既然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泡沫,它就面临破灭的风险,就不能再以加杠杆的方式来炒作了。还有,该谈话明确表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要回归到它的基本居住功能,这就是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基本定位,就是对以往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与消费混为一谈给出了清楚的定位。房子生产出来是给人居住的,而不是用于投机炒作的,不是用来赚钱的。
这也是我多年来一直在主张和阐明的东西。如果承认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如果承认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继续吹大有极高的风险,那么政府的房地产政策不仅不会再主张用加杠杆的方式来消化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库存,反之会用信贷及税收杠杆让一些城市巨大的房地产泡沫逐渐挤出。这是谁也无法避开的现实。如果房价过高的城市房地产泡沫逐渐挤出,那么这些城市的房价还能够上涨吗?
更为重要的是房地产市场要回归到居住的功能,房子生产出来就是给居民而不是用投资炒作的,不是用于赚钱的。这就是对当前中国房地产的功能最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即房地产市场的基本功能就是消费而不是投资。既然是用来居住,它的功能是消费,那么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就得去除仍然想利用房地产市场赚钱的幻想。因为,政府相应的税收政策及信贷政策都会出台。
过去十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之所以会如此混乱,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把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与消费功能混淆起来,居民购买住房既可用投资也可用消费,而且居民购买住房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都可享受政府的信贷优惠及税收优惠,房价完全由市场定价。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投资投机者购买住房时出价一定比消费者高,最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就是成了少数投机炒作者的市场,住房消费者完全被投机炒作者挤出。各地房价越炒越高、越炒越疯狂,最后把房地产泡沫吹得巨大。这就是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乱象丛生的根源所在。这次《人民日报》的谈话能够正本清源,从根本上来理清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也就意味着未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住房投机功和赚钱功能会退出市场,中国房地产的房地产市场再也不可能成为投资者的天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还是暴涨吗?德国就是最好的明证。
可是,吹鼓了中国房地产上涨了十几年的人目前还在鼓吹中国的房价还会上涨,只不过中国房地产市场暴利的黄金时代结束。比如日前就有人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就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发表演讲时指出,虽然房地产增长时期还没有结束,但是黄金期可能已经结束了。房价上涨趋势也还没有结束,但是大幅上涨的趋势,或者是暴利期已经结束。在他看来,房地产之所以还是会上涨,主要是因为基本的消费需求依然还比较强烈,改善性的消费需求还更强烈,投资投机性的需求受到了抑制。
从这种言论来看,看上去是说房地产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听上去也动听的。但是实际上还是在鼓吹房价还会上涨。试想,那些房价已经疯狂上涨到天上去了的城市,住房的消费者有能力进入这个市场吗?房价到了5万、10万一平方米,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吗?这个市场完全是投机炒作的市场,消费者早就被挤出,其强烈的消费需求从何而来?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房价疯狂上涨的城市,房地产泡沫早就吹得巨大。如果政府让住房市场回归到居住功能,首先出现的是住房投资投机者退出这个市场,挤出这个巨大的房地产泡沫,是让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在这种情况下,房价还会上涨吗?
因此,除非政府不真下决心,除非不让房地产真正回归到居住功能,如果要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功能,那么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调整就会出现,房地产泡沫就会破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房价岂能上涨?这些房价上涨吹鼓手该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