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俄罗斯和沙特已经就动产协议达成一致,多哈会议结果将不会依赖伊朗的决定。原油市场近期已经受到多哈会议的有效提振,不过投资者对产油国采取进一步行动控制供应过剩问题的期望仍在升温。即将于4月17日在多哈召开的产油国会议预计将达成产量冻结协议,从而令当前产量增长得到控制,而冻产协议是可以在没有伊朗参与的情况下达成的,原油市场正在走向更好的平衡状态,当全球最大的一些产油国在下周召开会议时,它们很可能将达成一项协议来冻结原油产量。
惠誉周二(4月12日)意外下调沙特主权评级,而早在一个多月以前,标普也曾将沙特的主权评级连降两级。这一现象表明沙特正面临严重的财政困境,这或将迫使沙特在多哈会议中采取更积极的姿态,从而有助于“冻产协议”最终达成。在周二早些时候,俄罗斯国有石油公司Rosneft的负责人说道,低于每桶50美元的原油价格实在是太低了,这意味着产油商无法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投资活动。
回归到近期原油沥青趋势上来,近日多头的上涨除去技术面支持似乎更没有别的理由去看涨,而利多油价的消息面也就昨晚的俄罗斯与沙特冻产共识;油价一直处于一个低谷的根本原因是供需方面的不平衡,而这一问题依然不能得到解决;
首先是供需方面,俄罗斯方面原油占据其经济体系重要位置,而从2013年原油下跌以来俄罗斯经济就开始进入严冬,从对油价复苏的渴望上来说俄罗斯首当其冲,但若说减产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沙特本身就是想以价格战来排挤美国页岩油的市场,但沙特低估了页岩油的生命力,单以供应方面来说市场只会有赠无减,谁都不会去做损己利人的事,以此为背景也就导致了2013年以来原油大幅下跌的局面,市场考验的就是国家实力,一些发展中国家直接经济崩溃的源头,而俄罗斯、沙特等原本资本雄厚的土豪国也出现财政危机,但要说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是不可能的。
其次是需求方面,2013年美国依旧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但2014年开始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市场最大原油进口国,其中有中国发展需要也有美国页岩油革命性成功的原因,可以说原油暴跌就是页岩油冲击到了已有的市场而导致的价格混乱,特别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速度放缓的情况下需求并没有得到更多增加,那么2013年以来原油下跌也就成了必然之事,再说后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肯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国内原油需求随着水平的增加肯定会持续增加,这些都为原油上涨提供了一些支撑,但需求方面差不多也达到了市场的极致,所以想更多的增加需求短期内来说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总的来讲,油价复苏是必然事件,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在油价这个问题上各大产油国也都积极采取措施,4月17号的多哈会议对油价的提振将起到决定性作用。现货市场来看,现货沥青多头得到强力支撑,短线上多头依然占据上方,目前我们先处于观望,静等晚间EIA数据后再进行操作,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