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这里,突然想起了在盛大文学的两个故事。一个是有位作家写了《搜索》,我通过曹华益推荐给了陈凯歌导演。当陈凯歌确定要拍《搜索》的时候我放出豪言,说凡是陈凯歌、张艺谋想要拍的盛大文学的内容,我们免费送。还有一个故事是《鬼吹灯》,大概是2010年,当时我通过朋友介绍卖给了万达,300万元,盛大文学当时一年的的收入十亿元左右,但是300万让我兴奋不已。我隐隐约约地觉得,一个时代到了。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世界前20大票房电影中,IP电影16部,占比80%。
中国前20大票房电影中,IP电影14部,占比70%。
2015年,50城收视率前20名收视率IP剧6部,占比三分之一。
2015年点击十亿以上的超级网剧有9部,其中IP剧7部。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超级IP的时代到了。不管大家怎么争议,也不管大家怎么定义IP,超级IP的时代确实到了。
关于“超级IP”,见仁见智。比如有的人说演员也是超级IP,导演也是超级IP,一线剧作家也是超级IP。这些都没有错。我今天所讲的,主要是非广义意义上的“超级IP”,也就是畅销书或点击率高的文学作品。
在我看来,只有
点击量高的网络文学或者畅销书;
只有毒药&豆瓣评分高、口碑好的作品;
只有贴吧&微博提及率高、粉丝忠诚度高的;
符合这三个条件的,才能叫超级IP。
这些“超级IP”通常拥有如下特点:
体量足够大,动辄百万字、千万字;
有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物形象;
类型要新,情绪要新。
我坚定地认为,通常网络文学的类型和情绪要领先传统影视三年到五年。
我们也坚定地认为,“超级IP”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是从小众到大众再到主流的过程; 是从二次元到三次元的过程; 是媒介运作和超级团队筛选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并不是只选点击率高的作品,我们更愿意选择忠诚度高的小众作品。
我们并不认为“宅基腐”是非主流文化。作为一个70后,我感觉到几乎每天都在被抛弃。
我们当然也不相信,超级版权是苹果树上的苹果,摘掉就没有了。
有人问我,为什么“超级IP”这么红?
我们坚定地认为:
首先是这些超级IP有经过检验的故事。要知道,如果你今天写得不好,明天就不会有人为你付费。所以网络作家天然有狼性。
其次是有固定的粉丝群。比如我发布我和刘江导演合作《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的消息,一夜之间,作者的评论就可以有上万条。比如我们发布要拍《九功舞》,一夜之间单条微博就可以有五百万次阅读、数千次转发,给我推荐演员的私信有数千条之多。很多人伴随着他们热爱的网络文学成长,那些故事和人物,已经成为他们最重要的图腾和记忆。
第三是符合网二代的主流情绪。
生活的艰难和想象力的瑰丽,就是网二代整整一代人所拥有的共同记忆。
关于网感、网红、网二代,请允许我多讲几句。
我坚定地认为,网感是方法论,是类型化,是可以分解为不同单元的一种工具。
而我也坚定地认为,网红不只是锥子脸、段子手,更是有网感的作家和漫画家。
2008年之前,主流和非主流泾渭分明。
2008年开始,当“非主流”成为百度的搜索词冠军,当天王、神游成为百度搜索热门词的时候,一个崭新的时代就到了。
这意味着网络原住民、新生代,那些看网络小说、玩网络游戏、看网络动漫的一代人以及他们的二代、三代,正式成为主流文化的传播者、缔造者和参与者。
这意味着“宅基腐”成为主流。
携着时代洪流,熙熙攘攘而来。
这是超级IP时代的开始。
在这个时代,我们深信要么爆款,要么死。
我们理解的爆款就是小女生、重口味、二次元、正能量。
所谓小女生,就是能够满足少女的幻想,在她们最美丽的年华,能给予她们梦想的故事。
所谓重口味,就是网感十足、类型化多元,就是能够借助于技术、资本、数据完美呈现的崭新故事。
所谓二次元,就是网二代的世界。就是一出生就以视觉为识别世界的主要方式的一代或几代人的平行世界。
所谓正能量,就是能激发起内心的真善美,告诉我们世界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诚然,中汇是一家新公司。
这意味着它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影视制作公司,而是一家IP运营公司。毫无疑问,我们的所有项目必须要围绕我们认定的超级版权而来。
我们也做样板间,但更多的是开放我们的版权,和大制作人以及拥有崭新观念的制作人合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汇不是一个动物园,拥有很多耀眼的凤凰。中汇是一个植物园,要种很多很多的梧桐树,吸引更多的凤凰。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中汇是一个平台,或者说是入口级的公司。
我要借助今天高朋满座的舞台,
向所有的来宾致谢。
向所有为这个伟大时代提供故事的作家们致谢。
更要向在过去的时光里,与我一起并肩作战的团队致谢。
正是因为你们杰出的努力,我们才有可以执着坚信的观念,并为此付出我们全部的力量。
超级IP时代的若干基本观念
评论
编辑推荐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