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今天中国社会的人都没有担当?


 

为何今天中国社会的人都没有担当?

-----考察某地项目时发现某国有土地闲置而无人开发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陪同某老板考察项目,发现旁边有大片土地闲置;就说这土地具有开发价值,为何没有人开发。结果这位老板说自己实际早就看上了这片土地,而且自己还找了这片土地的相关领导;但就是因为这是国有资产而没有人敢拍板,因为根本就是怕承担责任。正因为如此,这片土地的主人始终没有一个领导敢确定委托开发;所以土地闲置而没有责任,相反如果开发则可能会有腐败的嫌疑。后来在某农村,我说这里具有开发生态基地的价值;动员这位老板投资。谁知这老板说自己才不会投资这基础产业,自己需要的是投资三千万而当年收获三千三百万的农业或养殖业;因为自己根本就没有打算在一个地方贡献下去。这时陪同我开车的司机说‘这老板也不是有担当的人,因为都是打算捞一笔就走的项目’。再后来与乡镇干部座谈,发现夸夸其谈的人多;根本就没有担当的人。因为他们也都是想拥有自己的政绩,而根本没有考虑本地的持续性发展。再后来与当地人交谈,发现都是想捞一笔钱到手;很少有人考虑为子孙后代创业的概念。从而在心里产生出一丝感慨,为何今天中国社会很少看到有担当的人呢?

后来遇到几位武钢人,我又说起了担当;这些人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他们说如果武钢的领导有担当,就应该以安排就业人数为荣;而现在却是国有资产越来越大,可安排就业人数却越来越少;这难道就是担当吗?正因为如此假、大、空的责任,所以武钢的任何领导都把自己看成神;随心所欲的决策都是高明的决策。结果武钢这么好的平台就倒塌了,最后受伤的却是老百姓;因为没有任何武钢领导有担当来承担责任。他们说如果是有担当的人,那么孙文东这样的奴才早就应该自知之明‘自己无能’;因为担当不是喊口号,而是依靠真才实学通过实践证明的。就因为没有担当,所以任何人都敢腐败;结果在上下腐败的共同努力下,再坚如磐石的舞台也会崩塌。

然而可惜的是我们社会的担当并不等于责任,而是一种政治信仰;“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所以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一种高尚的政治品格,一种必备的履职能力;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正因为如此,所以“勇于担当”是一种境界,它来自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所以我们在国内外贯彻ISO9000时会发现一种大相径庭的现象,那就是外国企业负责人的程序具有可跟踪性;也就是说你手拿秒表就能按照程序文件跟踪企业负责人的一天,最后结论是高度吻合。而中国企业负责人的实际程序是秘密的,而文件写出来的程序是要贯标组写的;所以企业负责人的实际一天与程序文件没有半点联系,因为这是为了贯彻ISO9000标准编制或复制出来的形式主义。所以外国企业负责人能用程序文件与指标考核,而我们的企业负责人从不受程序文件与指标的考核限制;因为考核制度与指标是由他们随心所欲编造的。这从武钢的实际情况就一目了然,因为在邓崎琳下台前年年是政绩明显;结果下台后就武钢崩塌了,这就是中国特色。如果武钢垮了需要邓崎琳子孙后代赔偿,邓崎琳能如此担当吗?

昨天我陪同这位老板考察时说现在是不是因为反腐败,结果大家都不敢担当了;最后这老板的话使我目瞪口呆。他说现在反腐败再高调,他们朋友圈的官员照样要;因为这是多年形成的利益链,没有官会将自己的好处让给你;这就是反腐败之风照样吹,而腐败实际依然如故照样行。现在的官也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那就是将公权力与私责任相连;“在其位、谋其政”,把自己和家人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这就是现在官及老板的“担当”二字的真正内涵。没有人怀“衣食父母”之心,更不会恪守“民穷我愧”之念;所以竭尽“干事创业”之能,最后的目的就是光宗耀祖。

正当我准备写这篇文章之时,发现“以热血担当精神为国企改革‘开路’”这篇文章;说是“面对国企改革重任,每个人都应有热血担当精神;破除各种障碍和束缚,确保改革扎实稳妥推进;如期实现2020年既定目标”。我突然间想起了三十年的国企改革,也是这么激动人心;可是三十多年过去了,一批又一批有担当的国企人被赶出了国企;剩下的就是肆无忌惮的腐败;最后是国企垮了,少数人真的富起来了。

血不会总是热的,经历上世纪中国改革初期振聋发聩激情号角的人在现实中麻木了;因为这些人的梦破了,而且不少人不仅没有生活改善反而返贫了。在一个各级官员没有用身家财产承担责任的社会,希望官员对老百姓有担当只能是做梦;在一个官员都没有担当社会,你能要全体老百姓有担当吗?正因为如此,今天的中国社会有担当的人越来越少;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