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全民热点——两会,进入如火如荼的第二天。今天,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将举行,大会发言人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作为外界观察中国政治经济走向的重要窗口,2016年两聚焦的那些最新“热词”备受关注,其中“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成为中国企业家最关心的热词。
目前,全球制造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着巨大挑战。面对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加快谋划布局,我国制造业面临 “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在这样的压力下,为振兴“中国制造”,2015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两大概念,近日,由此衍生的“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此次两会的“热词”。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概念从何而来?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出现在今年三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绝非偶然。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中国制造凭借规模优势和价格利器席卷世界。截至2007年,全世界70%的鞋和玩具,50%以上的PC、手机、彩电、空调,40%的纺织品都在中国生产。那一年,一本美国人写的书——《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在中美两国畅销,书中的结论是:“价格最终总是战胜我们的价值观,我们无法拒绝中国制造的产品。”到2010年,以产值计算,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而在此前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也悄然开始。2011年前后,以德国就提出了“工业4。0”概念为标志,主张在大型工业企业中引入互联网技术并利用互联网对其进行改造与优化,对此,德国、美国、日本、英国、韩国均相对应提出了自己的国家战略以适应新工业革命的浪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同时出现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既是中国传统制造业的互联网转型与跃进,也是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的精彩联袂,如何利用好这一策略,决定着中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行业能否更健康、高速地发展。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中国智造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中国政府计划用3个10年来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就是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目标是把中国从全球制造业的第三方阵,提升到第二方阵。而“互联网+”,正是将传统、粗放型的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并实现三步走目标第一步“中国制造2025”的强有力工具。
“互联网+”首先将给中国传统制造业带来的是生产模式的数字化转变,即实现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其次,互联网化将为企业带来经营体系及模式的转变,即实现O2O模式、跨界融合,以及营销模式的转变;最后,随着“互联网+”的深入与成熟,互联网思维将彻底改造传统制造业。传统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将产生一系列的颠覆:从产品导向转向以客户为主、从满足大多数用户转向服务于目标用户、从精英决策转向有数据支持的科学决策、从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思维转向迭代思维、从产品推广转向消费方式引导、从产品价值转向用户价值,这一系列的改变也将使传统的“中国制造”转变为先进的“中国智造”。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取势造英雄。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中,互联网思维开放、互动的特性将改变制造业的整个产业链,而从结果看,大致会产生这么几个效应:长尾效应、免费效应、迭代效应和社交效应。而在这次的转变中,“取势”的能力将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企业是否能得以长足发展。
目前就有许多互联网企业积极应变,将触手延伸至传统制造业中,如最近很火的“网易CEO丁磊养猪,当当CEO李国庆养羊”事件中,当当网卖羊绒就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来临之际,企业成功“取势”的案例。当当网CEO李国庆10月14日在微博中透露:当当准备圈地养羊,深入产业链上游,为推自有品牌‘当当羊绒’做准备。众所周知,羊绒是服装行业里垄断性较高和原材料稀缺性较高的品类,同时也是极度需要时尚化的品类。羊绒衫的原料是山羊绒,全球山羊绒的总产量占世界所有织物纤维的2%。这2%中的60%产于内蒙古,也就是说,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山羊绒产区,更关键的一点是:在人们的心中根本没有羊绒品牌的代表者,正是找准这个切口与时机,当当网随即宣布投资3亿建立羊绒线上开放平台及在内蒙建立养羊基地,为推自有品牌‘当当羊绒’做准备。随后,当当网适时地在传统的羊绒产品营销中打出“互联网+”王牌,引入多种服务,如:C2B个性化定制、应季品闪购、终身免费养护、以旧换新等,并将搭建起一个涵盖新品闪购、平台商城、尾货特卖、精品自营和自有品牌多位一体的交易链闭环。
可以说,当当网恰如其分地利用互联网思维,将实体制造业市场细分,并紧紧抓住羊绒这一长尾效应产品,借助互联网这一催化平台实现资源的集约化与利益最大化,很好地阐释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所以,无论最终当当网的“羊绒事业成败与否,我们仍要为当当网此次的成功“取势”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