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文坛“劳模”,从25岁发表人生的第一部作品到现在,作品已经超过1000万字;她的笔触总是停留在社会基层的民众,描绘众生百态,展现喜怒哀乐;她的作品没有轰轰烈烈的描写,只在细腻生动、柔软平和间映照出时代生活的巨变……
本期《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艺名家讲故事》栏目对话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
范小青: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 除了写作,我还是一个专业的读书人,虽然每天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我不少时间,但是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集中阅读一些好书。比如今年春节放假,我就准备了厚厚的10本书,用几天时间读完。虽然各种“朋友圈”可以用比较短的时间吸取一些信息,但是真正需要的基础营养,我觉得可能还是要靠阅读书籍来补充。 江苏省连云港市有一位残疾农民,和老母亲一直在农村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依然非常喜欢读书写作,读了大量各方面的书。他曾给我写过几封信,我很为他的精神感动。后来,我和同事就专程去看他,我们作协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送给他,热情鼓励他读书、写作。不久他就学会了使用电脑,随后还开始写长篇小说,是关于农村养老院方面的题材,小说的构思、文笔等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提高。 现在的读者有两个不太合适的阅读倾向,一是希望用最快、最短的时间来了解更多的信息;二是比较功利,要开公司就买营销秘笈,要炒股票就买本股票指南。其实真正的阅读,更多的是需要全方位的营养。这种营养会培养人的人文情怀,提高人的生活品味,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孩子,更需要多读一些具备基本营养价值的书。我觉得在提倡全民阅读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各方面一起来做工作,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