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系统还有六年即将建设成功,但围绕着北斗导航系统的全球营销和商业化运营早在2011年就已经开始,作为世界四大导航系统之一的北斗导航虽然诞生最晚,但营销手段却极为高调,永久免费这一郑重承诺,使得以美国为首的GPS导航等颇为心惊。北京立钧世纪营销策划机构首席专家任立军指出,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免费,可以称为中国面对世界的最强势营销策略,这一颇具互联网思维的平台战略,令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对手颇为艰难,甚至有些心惊肉跳。
北斗导航的平台战略
如果北斗导航系统不能够赚钱,恐怕谁都不会信,但其却是实实在在的全球免费。这显然是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全球营销的一个最为精准的营销战略,它使得北斗导航系统作为后来者有可能居上,同时,也有可能快速抢占全球导航系统的市场份额。
“作为国家级的战略性系统工程,做出面向全球免费的营销战略,显然有其更加宏伟的战略目标。”北京立钧世纪营销策划机构首席专家任立军指出:“目前,全国各大省市都在打造智慧城市、平安城市、数字城市,北斗以定位、授时、导航、通信等基础功能,提供六大系统解决方案(即室内外导航定位融合系统、个人位置服务系统、车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生命安全服务系统、高精度专业服务系统、智能信息终端服务系统),成为实现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之一,全国各地也兴起了建设北斗产业园、建立北斗联盟的浪潮。”
与近年来互联网企业的快速成长相似,北斗导航系统的运营,采取了平台战略的运营模式,通过全球免费,来吸引更多的客户,然后通过其他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整体上系统的赢利。就像百度搜索一样,通过对所有搜索用户实施免费,吸引了大量的网民来使用百度搜索,然后再通过竞价排名吸引一部分愿意付钱的用户付钱,即向大部分用户免费向极小部分用户收费,这就是平台战略。
全球免费模式GPS不敢学
中国的全球制造工厂拥有巨大的成本优势,这一优势,美国的GPS定位系统根本在企业化运营时无法实现免费。另外,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是国家级的大平台战略系统,而美国的北斗导航系统虽然也担负着国家级的战略,但却要承担更多的企业职能,它要为企业实现赢利。
有人提出,北斗导航系统为什么要免费,而不是采取低收费的模式?我们知道,中国商品受到过的来自于欧美的反倾销案件不胜枚举,哪怕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收费一分钱,也有可能要被其他三大导航系统视为倾销,而如今,免费却让其他三大系统无话可说。试想,有免费的东西,品质和效果俱佳,谁会还要用花钱的呢?当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拥有足够的客户之后,意味着其市场份额超过GPS等导航系统,再利用平台战略,寻找恰当的赢利模式,势必会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北京立钧世纪营销策划机构首席专家任立军认为,中国政府的营销能力越来越强,营销策略也越来越超凡脱俗,即使美国的GPS系统想学北斗导航系统实施全球免费策略,也有可能力不从心,因为这势必要求美国政府给予GPS系统更大的投资补贴,这显然会破坏美国的军事支出平衡,在美国国会各大利益集团纷争的情况下,无论如何,这样的方案也很难通过。因此,笔者可以下一断言,北斗导航将随着中国的崛起,一同成为世界的霸主。
北斗导航商机无限
导航似乎从来没有如此这般受人关注。从阿里投资高德到日渐升级的“高百大战”,从导航地图早已成为手机的标配到新浪、微信、微博的创新定位服务,都可以感觉到,卫星导航已从天上下凡到人间,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基于卫星导航的定位服务已跨越自身边界,融合发展。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卫星导航既是朝阳产业,又是具有高成长、高效益特点的小投入、大产出的典型,未来生命周期至少50年。
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统计显示,2012年产业总产值达到810亿元,比2011年增长15.71,导航定位终端的总销量突破2.05亿台,其中带导航功能的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1.9亿台。预计2015年产业年产值将超过2250亿元。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卫星导航产业发展遇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期。年底将要上线的4G,为车联网打开了带宽限制的通路,车载信息服务也可以通过车联网达到人、车、路、环境的和谐统一。此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手机位置服务高歌猛进。预计智能手机销量在2013年后将增长50%。
资本市场也在助力产业发展。据白皮书统计,业内上市公司已达14家,总市值约642亿元,导航企业证券化率约55%。业内还有10多家知名公司正在筹备上市,资本市场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中国北斗导航的商业格局
北斗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五大有鲜明特征的分布区域: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依托国家部位、卫星研究院汇聚的优势,形成以引进技术设备、重大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格局;以西安为主的川渝陕地区,主要依托所在地航天、航空部门的技术、设备、人才等优势,发展以卫星零部件制造为主的产业格局;以上海、南京为主的长三角地区,利用资金、市场等优势,发展以芯片、天线制造为主的产业格局;以广州、深圳、中山为主的珠三角地区,依托区位、资金、机制等优势,发展以引进、组装、制造卫星导航终端产品为主的产业格局;以湖南、湖北为主的中部地区,依托测绘地理信息领域拥有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形成以高精度定位服务和地理信息采集、处理、分析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推广应用方面,北斗也展现了无穷的发展潜力。去年,9省市近10万辆运输车辆安装了北斗终端,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保障道路安全;广州市1万辆公务车批量安装北斗定位终端杜绝公车私用,年节省公车费用支出近30%;全国近5万条中远海渔船和执法护渔公务船安装北斗终端,切实保障了广大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林业防火、气象测报、水文监测等领域利用北斗短报文通信功能,实现各地防火点、气象站、水文监测站的无人值守、数据实时自动传输;还与公安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陕西省、贵州省等联合开展警用装备、抗震救灾、国土资源以及省市区域示范。
2013年11月,美国高通与三星合作推出支持中国北斗卫星定位功能的消费者智能手机GalaxyNote3,北斗首次进入大众通讯市场。此外,在北斗车载应用产业联盟的号召下,国内50多家车载终端企业在全国5万辆乘用车上安装了北斗车载终端,让北斗走进了大众的日常生活。随着在大众领域认知度的提高,2014年北斗在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中的份额将迅速提升。
专家观点
中国是一个擅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北京立钧世纪营销策划机构首席专家任立军指出,北斗导航系统依靠国家主导的大平台战略,成功地推进了该系统的商业化运营,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北斗导航系统的技术日臻完善和成熟,更多的相关的导航产业和企业的加入,相信企业更加完美完善的营销推广,北斗导航正在走上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