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注册形式“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


 两会结束后各行各业都在关注这次会议会有啥新的政策吗?对今后的发展有没有什么新的形式

对于创业者来说确实有新的消息,就是有关工商注册新政策,有哪些政策呢?

 1、先照后证

    “先照后证”改革“双告知”工作是指市场主体在办理登记注册时,工商部门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的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目录,告知申请人需要申请审批的经营项目和相应的审批部门,并由申请人书面承诺在取得审批前不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市场主体申请人

  未获审批前不能从事经营活动

  记者了解到,“双告知”是指市场主体在办理登记注册时,工商部门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的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目录,告知申请人需要申请审批的经营项目和相应的审批部门,并由申请人书面承诺在取得审批前不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在办理登记注册后,工商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经营项目的审批部门明确的,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信息及时告知同级相关审批部门;对经营项目的审批部门不明确或不涉及审批的,由工商部门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信息通过有关平台集中公布,由相关审批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及时查询并认领,根据职责做好监管工作。

 

  另外,关于履行“双告知”职责,是强化市场主体诚信守法意识,促进工商部门和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之间信息互联互通,确保“先照后证”改革落地生根的重要举措。

 

  审批监管无缝衔接

 

  各部门互联互通提升监管效能

 

  记者了解到,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林芝市将进一步强化对市场主体“宽进”后的“严管”。市场主体经营范围中涉及后置审批事项的,林芝市工商部门将相关市场主体信息通过西藏自治区工商局门户网站(www.xzaic.gov.cn)通报相关审批部门,相关审批部门负责认领相关信息,并开展后续审批监管工作,实现登记、审批、监管无缝衔接,提升监管效能。

 

  工商部门将依法进行市场主体设立登记工作,一是在“先照后证”登记改革后履行告知义务,即:做好对涉及后置审批的市场主体和相关审批部门的告知义务,将涉及后置审批项目的市场主体信息通过西藏自治区工商局门户网站及时告知相关审批部门,做好部门衔接工作;二是在市场主体设立后,当场向申请人提供后置审批告知函,并由申请人现场填写工商部门已告知审批事项承诺书。

 

  各审批部门根据工商部门推送的市场主体信息,认真履行后置审批义务,做好后置审批工作,一是指定专人通过西藏自治区工商局门户网站定时获取涉及后置审批事项市场主体的基本信息,通过认领并根据接收的市场主体基本信息,进行后期跟踪监管,同时根据申请人申请的经营范围进行行政审批,并将工商部门出具的后置审批告知函归档保存;二是以后置审批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对主管和审批市场主体的日常监管,确保相关信息能够及时推送,形成互联互通,提升部门监管合力,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效能。

 

  申请人在工商部门办理设立登记或者变更经营范围登记时,应当根据工商部门出具的后置审批告知函到规定的相应审批部门办理审批,未经审批不得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申请人在登记注册时,应当提交由法定代表人(拟任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经营者)或者其委托代理人签署的承诺书,书面承诺已知悉工商部门告知的相关审批事项和审批部门,在取得行政审批前不从事相关经营活动。同时凭借后置审批告知函前往相应审批部门办理审批手续。申请人在取得前置和后置行政审批事项后,应将许可信息在规定的20个工作日内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2、“三证合一、一照一码”

 据了解2016年起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只要把材料提交全,很快就能办理完成,再也不用跑好几个窗口,那好几套材料了。

 大大提高了登记效率,省事、省时、省心真可谓人性化了。

  现在,投资人在南京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只需填写“一表”,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一照一码”营业执照2.4万份。商事制度改革红利逐步显现,大众创业打开新局面。

 

  在商事制度改革领域,围绕经营场所登记改革、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全程电子化登记等重点工作,南京市工商局进行全面系统布局和统筹谋划,先后试行允许“一址多照”,登记注册独立承办人制度,支持各类“众创空间”主体设立,降低创业场所登记门槛,激发大众创业热情。

 

作为全国企业年报公示试点城市之一,南京市2014年度企业年报率接近80%,高于改革前企业年检率。“加强"宽进"后的"严管",事关商事制度改革成败。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人员认真落实"严管"、真诚服务企业,加班加点是常事。”个企处处长张敬民说。一方面,市工商局对企业公示信息实施“双随机”抽查机制,筑牢“严管”防线;另一方面,该局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去年以来,个企处开通两条年报咨询热线,并建立上门咨询专人接待机制,现场教会企业进行年报操作,确保有问必答,无一起投诉。同时,该局针对企业提出的一些共性问题,以年报常见问题解答的方式推送在工商官网、微信、微博等平台。

 

  “这与工商局以创建人民满意机关为目标,始终把透明、高效、廉洁、务实作为机关作风工作的重点紧密相关。”南京市工商局局长王海宏说。南京市工商局坚持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优化服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力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优化了营商环境,有力激发了创业创新活力。来源中国工商报)

扫描下面二维码 关注北京公司注册平台 全方位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