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11日晚间江苏卫视播出的《最强大脑》中英对抗赛,中国队3:3艰难胜出。但比赛中的两个情节,却无法让国人因为比赛胜利而振奋,相反却更须凝记耻辱而且必须反思。
第一个情节出现在申一帆。22岁的小申出战时信心满满,声称自己从未输过,这次也一样。年少轻狂,尚可原谅。但失利之后,自行离开,拒绝回到观战席和队友坐到一起守望团队的战斗,致使录制暂停半个小时,就值得反思了。一方面,其心理之脆弱,原因何在?二是自己的成功与团队的荣誉,何重?东方人的文化传统素来是以重集体轻个人为特点的,但这次却明显不同。我们一向引为骄傲的大国文明与礼仪之邦却不见了丝毫的修养与风度。
第二个情节出现在无人出战的懦弱。赛前中国队的四名队员减为三个,原因未明。但三人出战的中国战队却出现了无人敢于出战的尴尬与耻辱。先是队长林建东无视观众的激励与主持人的引导,自己不出战,考虑再三还是命令刚刚遭受了挫折的申一帆出战“熊猫去过哪儿”;申一帆则不予理会,依然沉浸在自己失利的痛苦中;苏清波同样选择不出战。直到主持人说如果申一帆不出战,中国队将弃权而负时,申一帆终于挺身而出,并且以超常的智力为中国队赢下了关键的一分。但是,此时比赛的结果已经无关大局,因为风范与勇气等大智、大勇、大雅都输得精光的中国队,空空留下一个胜利的躯壳又有何用,仿佛蝉的褪去只剩下一个蝉蜕在风中飘零。
事实上,可能我们在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生活中过于看重输赢,而把奉献精神、荣誉与责任、尊严与风度等都放在了次要的位置甚至空于无物。相比于中国队的智强情弱,英国人却尽展自己的绅士风度,输掉比赛的老本真诚夸奖获胜的中国对手,并向对手脱帽致敬就是明证。
精致的大脑特别重要,但几个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又不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致的大脑能成就什么,我不知道;就像我不知道碎片化的人生能不能成就亮丽的人生一样。一个带有一定娱乐性和表演性的比赛输赢并不是很重要,这场比赛真正的意义也许更在于,它用生动具体的情节告诉我们:灵魂富裕的大脑才可能是真正的最强大脑。当然,此外更深远的意义,还要看我们这个民族能否从教训中汲取反思,在痛苦中凝聚勇气,深刻而坚定地进行自我剖析与刮骨疗毒。痛定思痛,固然愁肠百结、肝心寸断,但我们必须正视与面对。勇气的有无与信念是否坚定,在今天,已经成为这个民族是否能够真正振兴和自立于民族优秀之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