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喜和有的
喻建国
压力激素对人体的损伤是极其厉害的,我国古典医书《黄帝内经》有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所以医病先得医心。心理学最近发现,一个人在大发雷霆时,身体内产生的压力激素足以让小鼠致死,可见压力激素堪称得上是致命毒素。
一个人生活在世,一定要有生活的目标。穷苦人为解决衣食问题日夜辛苦劳累,但是因为有了这一生活目标,也就有了生活的动力,照样生命延绵;有些富足的人,不愁衣食住行性,无所事事,生活空虚,甚至失去生活目标,结果无形中将死亡悄悄地列入了目标,让生命的延绵受到影响。
在生命的健康延绵上,看来有两条非常重要,一就是常喜,二就是有的。
人在欢喜的时候,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等良性激素,这些激素能够让人体的神经舒缓,精神愉快,身体协调功能健全。所以人体健康必须立基于心理成熟之上。心理调适是人主动接受成熟心态的指引或被动接受成熟心态指引的行为,人们可以通过心理调适经常把负面情绪排遣到体外 ,而让正面情绪长留心中或是经常滋生。
且不说不成熟心态的操持者,就是操持次成熟心态的人也不大可能常喜。压抑是次成熟心态操持者经常会操持的一种内容。操持压抑者经常处于有效但不悦甚至是痛苦的约束中,压抑使个体不能在意识中感知自己的本能,易受暗示,极度表现自己。个体不具备对自己的有效约束,而不悦和痛苦却强烈地经常激发起个体感情用事,不计后果。由个体长期不当压抑使自身体内积蓄的大量冲动能量不时会瞬间爆发,而且不被个体原来操持的压抑所左右。
人必须要有明确的生活目标,除了远期目标,还要经常有近期目标,要让目标的分解普撒于于自身的生活中,也就是让生命延绵的每一个时刻都有生活的目标在指引自己,激励自己,鞭策自己。要知道生命中是绝对没有什么无目标的,无目标即指向死亡的目标。因此无目标也就是最可怕的生命目标。无所事事是生活无目标的反映,也就是生活中树立了走向死亡的目标。这绝非一种吓人的呈示,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生活目标可具有善性,也可具有恶性。人们树立的生活目标应该大张善性,虽然恶性生活目标也能够具有生活目标对生命延绵的有利作用。善性生活目标不仅能够对树立该目标的个体产生有利于生命延绵的作用,还能够对整个时空产生善的光辉、善的普惠和善的恩泽。树立善的生活目标不仅有利于树立善的生活目标的个体,还会因为善的作为使处于该时空中的所有人都受其普惠,受其恩泽。不仅有利于树立善的生活目标的个体的生命延绵,还能够使受其普惠和受其恩泽的其他个体也能够获得生命延绵的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