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闻热点回顾(2016.2.7~13)2016第6期
The Weekly Hot News Review,Feb. 14, 2016
一周新闻热点回顾(2016年2月7~13日)
(把握当今时代风向,留下当代历史瞬间——何其行)
【第52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开幕 傅莹在“中国与国际秩序”专场作主旨演讲】
《新华社》慕尼黑2月12日电 第52届慕尼黑安全会议12日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开幕。本次会议将持续至12日,包括约3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70多位外长和防长在内的约600名代表将重点围绕欧洲难民危机、叙利亚危机、打击恐怖主义、网络安全、传染病等关乎全球稳定与安全的议题展开讨论。
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沃尔夫冈·伊申格尔在开幕式上说,全球战略环境和秩序正面临冷战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叙利亚国际支持小组第四次外长会作出的决定令人鼓舞,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决定并付诸实施。
法国和俄罗斯总理在第一天的会议上就叙利亚问题打起了嘴仗。法总理瓦尔斯指责俄罗斯在叙利亚轰炸平民目标,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则反驳“指责没有证据”。
2月13日,会议举行“中国与国际秩序”专场,邀请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和美国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科克等出席,围绕中国与国际秩序、中美关系、朝鲜核问题等进行了激烈辩论,由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总裁韩博天(Sebastian Heilmann)教授主持。
关于秩序,傅莹在主旨演讲中谈到,所谓“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有三个支柱:一是美国价值观,二是美国军事同盟体系,三是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机构。中国不可能全盘接受这个秩序,中国讲的“国际秩序”指的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一系列国际机制、法律体系和原则规范。中国对现行国际秩序有归属感,是创建者之一,也是获益者和贡献者,同时也是改革的参与者。
陆克文说,傅莹女士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和美国对秩序看法的不同。现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加主动,“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就是例子。中国愿意在现行国际秩序框架下与美国合作,但如果太多的门都对中国关闭,他们也只能在门外盖房子。
黄永宏说,中国的历史、当前实力和体量决定了中国一定是全球性领导,中国的崛起是在融入国际秩序的过程中实现的,并为周边国家带来利益。
与会嘉宾都认为中美关系对全球至关重要。科克表示,中国的崛起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世界,美国对此是欢迎的。美中在经济方面互相依赖,中国是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影响不容小觑。美国看重与中国关系,但中国在很多方面需要更加透明,现在对中国的感觉是总也看不透。
关于朝核问题,主持人问傅莹,中国是不是已经对朝鲜完全失去控制?傅莹笑应,你提问题的方式是典型的西方思维。引起会场一片笑声。傅莹说,中方从不认为自己应该控制哪个国家,我们也不希望被别的国家控制。据说昨天王毅外长同克里国务卿在慕尼黑就朝核问题进行了很好的交谈。希望大家都尽到责任。
慕尼黑安全会议始于1963年,前身为以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为重点议题的“国际防务大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慕尼黑安全会议近年来已成为全球高规格的安全政策论坛,有着安全领域中的“达沃斯论坛”之称。


左图为会议主席沃尔夫冈·伊申格尔在开幕式上致辞
右图为傅莹出席慕安会中国专场就国际秩序、中美关系、朝核问题表明中方立场
【俄外长称俄中关系史上最佳:不分大小和主从】
俄媒称,俄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日前在接受意大利《酸橙》杂志(Limes)的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和中国都不打算改变考虑相互利益的双边关系方针。
俄外长称,俄罗斯奉行多方位外交政策。他说:“我们的目标是与所有地缘政治方向的伙伴发展平等合作。在此背景下,与中国开展的政治对话和务实合作具有长期战略性质。我们是紧密相邻的两个大国。”
他补充道:“近几十年来,双方一起做了大量工作,如今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的关系是有史以来最好的。”
拉夫罗夫还表示,中俄关系是互利合作,不分大小和主从。他说:“中俄关系方针是考虑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和中国朋友都不打算改变这一方针。”
俄外长说,自2010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两国正在实施能源领域的战略项目,发展太空、飞机制造、核能、军事技术等高科技领域的合作。
报道称,此外,拉夫罗夫强调,中俄高度重视伙伴关系中的投资和金融部分。他表示,双方已就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达成原则性协议。
报道称,俄外长说:“我相信,如果其他国家的关系像俄中关系一样,就会造福全世界。在这种情况下,便可形成稳定而公平的多中心全球管理体系。”

图为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 印证爱因斯坦百年前预言】
美国当地时间2月11日上午10点30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召集了来自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LIGO科学合作组织的科学家在华盛顿特区国家媒体中心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美国科研人员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去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这一发现印证了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
同为黑洞专家的英国天文物理学大师霍金(Stephen Hawking)表示,他相信这是科学史上重要的一刻。霍金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专访时表示:“引力波提供看待宇宙的崭新方式,发现它们的能力,有可能使天文学起革命性的变化。这项发现是首度发现黑洞的二元系统,是首度观察到黑洞融合。”
在物理学上,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如同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一样,引力波被视为宇宙中的“时空涟漪”。早在1915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力波的存在,并预言强引力场事件可产生引力波,比如黑洞合并、脉冲星自转以及超新星爆发等。
LIGO的创始者之一、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雷纳·维斯说,“引力波的发现漂亮地印证了爱因斯坦在100年前的预言。如果我们有机会告诉他这件事,我真想看看他脸上的表情。”
学界普遍认为,引力波的发现是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一项重大突破。它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一扇大门,甚至可能揭开宇宙诞生早期的奥秘。
另据《中新网》广州2月12日电,记者从广州中山大学了解到,中国本土重大引力波探测工程
“天琴计划”已经于2015年7月份正式启动,部分关键技术研究已有具体进展,目前正在立项中。


左图为宇宙中两个黑洞相撞融合过程中发出强大的引力波,携带数亿年前大量宇宙信息来到地球
右图为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为“捕获”引力波于上世纪90年代在路易斯安娜州利文斯顿和华盛顿州汉福德各建造了一个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每个天文台都有两个长达4公里的测量臂,呈L型排列,来自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90多所高校的1000多名科学家参与LIGO的日常探测和研究
【美媒:中国大力研发微芯片技术美国颇感担忧】
《参考消息网》2月14日报道 美媒称,中国正投入数十亿美元,大力推动研发自己的微芯片。这项行动可能会增强该国的军事实力及其本土科技产业。在华盛顿,这些行动已经开始引起注意。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月5日报道,一名专家和另一名参与了交易讨论的人士透露称,对中国在芯片领域的野心存在担忧,这是美国官员拒绝批准一宗并购交易的主要原因。在这笔并购交易中,中国投资者拟出资29亿美元,收购荷兰电子企业飞利浦旗下一家公司的控股权。
据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詹姆斯·刘易斯介绍,该委员会担心飞利浦这笔交易,主要是因为一种叫氮化镓的半导体材料。尽管这种先进材料知道的人不多,但却越来越重要。尽管不是像硅这样的常见材料,氮化镓(化学式GaN)可以用于制造用途广泛、性能强大的新一代微芯片。
报道称,在被称作发光二极管的节能光源中,氮化镓已经使用了数十年。在一些平凡的科技产品,如蓝光碟片播放器里,氮化镓也有应用。但耐热和耐辐射的特性,让它在军事和太空领域应用广泛。如今,反弹道导弹雷达和美国空军用来追踪空间碎片的雷达系统“太空篱笆”也使用了氮化镓芯片。

网络资料图片:微芯片
【韩国决定暂停开城工业园区运转 朝鲜回应“全面关闭”】
《韩联社》2月10日报道 韩国政府10日决定暂停开城工业园区运转。韩国统一部一名官员当天表示,朝鲜发射“光明星”四号卫星是“无法容忍的挑衅行为”。鉴于此,韩国决定从10日起停止开城工业区运转。
据报道,该官员称:“在朝鲜不断发起挑衅对韩国国民的安全、朝鲜半岛的和平、企业的经营活动构成威胁的情况下,韩方认为无法确保工业区正常运转。”
另据《朝中社》2月11日电,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发布声明,对韩方单方面中断开城工业园区行为,朝方将从2月11日17点之前驱逐在开城工业园区的所有韩方人员,全面冻结园区内所有企业和相关机构的设备、物资和产品等全部财产,对园区实行全面军事管制。


左图为被关闭的开城工业园
右图为开城工业园地理位置图
【美国国会通过制裁朝鲜法案 提交奥巴马签署】
《新华社》华盛顿2月12日电 美国国会众议院12日高票通过旨在对朝鲜实施更严厉制裁的法案。至此,法案在参众两院都获得通过并被提交给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
当天,众议院以408票赞成、2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该法案。法案要求美国总统对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军火、奢侈品、网络犯罪及侵犯人权等方面与朝鲜有往来的个人或实体实施制裁,手段包括冻结资产、禁止入境和终止政府合约等。法案还授权政府在今后5年里每年花费1000万美元用于针对朝鲜的媒体支出和难民援助。
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罗伊斯说,朝鲜近期的核试验和“导弹”发射显示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耐心”的政策是行不通的,政府与国会必须共同行动,严格执行制裁措施,使朝鲜重新回到谈判桌前。
奥巴马政府官员已对这一制裁法案表示支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本·罗兹11日说,政府和国会在这一问题上步调一致,都认为有必要对朝鲜加大制裁力度。

美国国会众议院12日高票通过旨在对朝鲜实施更严厉制裁的法案
【韩媒称:朝鲜总参谋长李永吉被处决】
《韩联社》2月9日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朝鲜总参谋长李永吉被指控“搞小圈子”、“腐败”及“滥用权力”,日前已被处决。
李永吉,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陆军大将。原为江原道前方部队第五军团司令,2013年初被任命为总参谋部作战局局长。2013年8月接替金格植出任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李永吉佩戴大将军衔肩章,媒体报道排名在人民武力部部长张正男前。


网络资料图片:李永吉
【香港旺角发生袭警骚乱致多名警员受伤 港府定性为“暴乱”】
《新华社》香港2月9日电 从8日深夜开始,数百名暴徒在旺角非法集结,袭击执行职务的警务人员及在现场采访的新闻工作者,毁坏警车及公物,纵火,90名警员及数名记者受伤。香港警方随即展开行动,驱离暴乱者。至9日晨,旺角被占据的道路陆续被警方控制,拘捕54人,局势得到恢复。
事件发生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表示,对于目无法纪的暴乱行为特区政府绝不姑息,警方将全力缉拿暴徒归案。他还在当日上午到伊利沙伯医院看望受伤警员并强调,绝对不能够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指出,这是彻头彻尾的暴乱事件,崇尚自由及理性的社会不容许这些事发生。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黎栋国表示,事件中有多名警员被袭击导致受伤,他向警员致以崇高敬意。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严厉谴责暴力行为,并对克尽己任的前线员工表示支持。特区政府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表示,对事件感到痛心和遗憾,各界一向强调香港是平和的城市,社会应对暴力行为予以谴责。


左图为2月8日深夜,香港旺角发生袭警骚乱
右图为现场的砖头
【中国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去世 享年86岁】
《中新网》2月12日电 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今日去世,享年86岁。
阎肃原名阎志扬,1930年5月9日出生于河北保定,为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
阎肃担任歌剧《江姐》编剧,并为主题曲《红梅赞》作词,令其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电视剧《西游记》里,一曲《敢问路在何方》使他的名字走进了千家万户。另外,阎肃还曾创作过好几出颇有影响的京剧现代戏,比如京剧《红灯照》、《红色娘子军》、《红岩》、《年年有余》等,备受观众喜爱。


左图为部队文艺大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阎肃正装照
右图为阎老80岁时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拼命为部队服好务”
【瑞典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宣布退役 曾与六代中国乒坛顶尖选手交锋】
《新华网》消息 2月11日,瑞典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在斯德哥尔摩南城一所体育馆参加了乒坛生涯中的最后两场比赛,随后宣告正式退役。
现今已50岁的瓦尔德内尔被中国球迷称为“老瓦”,他出生于1965年,在近40年的乒坛生涯中多次获得世界冠军。“老瓦”右手横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进攻多变善于动脑,也被称为瑞典乒坛的“游击队长”。
1980年,15岁的瓦尔德内尔应中国乒协邀请,到上海交流3个月,那是老瓦中国情结的开始。老瓦回忆起那3个月仍记忆犹新,“当时中国就是世界冠军,要想得冠军就一定要击败他们,所以我们一直在很仔细地看他们怎么训练,怎么打球。”老瓦还说,他在上海训练时,甚至曾被在旁边训练的中国排球运动员在乒乓球台上打败。不过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长着两颗兔牙、一脸稚气的瑞典男孩能独自抗衡了六代中国乒坛高手,成为中国队长达20余年的对手。
从现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到现役国家队选手马龙,瓦尔德内尔同六代中国乒坛顶尖选手交锋过,并屡尝胜果,被视为中国乒乓球“最伟大的对手”。他还拥有世乒赛、世界杯、欧锦赛等多项冠军头衔;他是瑞典的骄傲,曾为瑞典获得历史上第一枚乒乓球奥运会金牌。


图片显示瑞典乒坛名宿瓦尔德内尔打球时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
【湖南正式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区别】
《新华社》长沙2月8日电《湖南省常住户口登记管理办法》日前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对外公布,正式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区别。
《办法》规定,在湖南省行政区域内户口登记管理的,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符合城镇落户条件将户口由农村迁往城镇,要求返回原籍户口所在地落户的,凭其户口身份证件可以申请将户口迁回原籍户口所在地。
据这一管理办法规定,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户”包括家庭户、集体户。符合当地落户条件,并依法拥有私有房屋所有权或房管部门直管住房等公有住房使用权,与家庭成员共同居住或单身居住在该房屋的公民,可在该房屋所在地址立为家庭户。
《办法》还对立户、分户、出生登记、死亡登记、迁入登记、迁出及注销登记、登记项目变更更正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网络宣传漫画
2016.2.14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