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买房抵御是否有效?


  上周,人民币兑美元的在岸价摸到了6.9,这已经是8年来的新低,上次出现6.9这个汇率,还是在2008年的6月份,人民币短期受美元走强因素影响,快速贬值已经成为了街头巷议,很多人开始慌了,钱不值钱了,我该怎么办?

 

  其实各位都搞错了一个问题,人民币对外汇兑贬值,和绝大多数人没有关系,因为很多数人根本就不出国,不买国外的产品,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去留学,更不做进出口生意,所以完全无感。就像人民币这十几年升值一样,你不但没有感受到财富增加,反而觉得在国内人民币毛了不少,没错!这十几年就是人民币外升内贬,资产价格大幅上升,让大家的财富反而缩水了。那么现在人民币会不会外贬内贬,里外都贬值呢?完全不可能,如果那样也就意味着两点,第一有一帮傻老外,明知道人民币要贬值,还不断地买入人民币资产,把美元换成人民币,然后到中国来投资,外汇储备还要大幅增加。第二,闭关锁国,切断一切贸易,人民银行决定无锚印钞,M2再次飙升到30%,内意思很明显,就像小两口打架摔东西,咱们谁都甭过了。所以完全没有这个逻辑。

  对于中国的特殊人群大妈们来说,他们的想法是什么呢?人民币贬值,要不要换点美元?现在年初6.5,现在6.9,这一年贬值了6%,一来一回就是赚啊,但问题是只能换5万美元,32万人民币,大概收益只有19500元,这还不算汇兑的手续费损失。即使把家里的4口人都动员起来,一年的收入还不到10万,对于土豪大妈来说,显然不解渴。于是想到了买房,人民币贬值,买房能保值,对!就买房!看似给自己找到了一个非常合理的理由。但这么做,很可能是大错特错了。

  有钱人有钱的投资机构都在抛售高端住宅,需要一个传导阶段才会影响到你。如果把富人到穷人,分为ABCDE,那么现在是A是顶端机构或富人,是国际视野,在人民币贬值趋势下(2014年已开始),要套现离场纯抛售,B是换房,把自有住房抛给C,然后加杠杆买A的住房。以此类推,最关键的一步是D要把自己的房子卖给E,然后才能加去接盘C的住宅,而E只能是净买入,而当今房价已经严重超出了E的购买力,那么这个链条怎么传导呢?唯有降杠杆,降首付,打着去库存的旗号,在用一些首付贷,合力贷等民间资金涌入,帮助E完成置业梦想,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将BCDE全部用楼市个人加杠杆所套牢,最后放跑了A,A带着大量高位套现来的美元离场。无论是通过贸易项目,还是通过地下钱庄,大量的套现资金冲击外汇储备,给人民币贬值施加压力。A走了之后,后知后觉的B也会蠢蠢欲动,但这个时候楼市资金已经紧绷,除非能开发处新的接盘侠F,但可惜的是,新一轮调控来了,不但没有开发出F,让E也已经无力买房,楼市的资金链紧绷,就像捆仙绳一样,把BCD牢牢的捆死,谁也跑不了。这其中,CD是压根没想跑,甚至被捆的很舒服。

 

  随着美国收紧流动性,中国央行也被迫货币转向,我们的国债收益率也已经上涨,这就是市场利率已经开始反应,而市场利率上升必然增加负债者的负担,想盲目通过买房来抵御人民币贬值,实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