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事业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人生事业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卫祥云

人生面临很多时候的很多选择,本文仅以人生中的事业选择为题,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做一点成本与收益的分析。

人们在社会中的事业选择包括很多领域和职业。本文把事业概括为从政和从商两个方面。为了分析方便,本文把从政以外的诸多领域和职业都归为从商。

关于从政的成本与收益是无法通过经济计算来分析的,用经济学家张维迎的话讲,就是契约理论无法起到激励公务员的作用。而企业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经济组织,所以从商的成本与收益衡量的标准就是投入与产出的多少,是可以用金钱来度量的。

说到从政的成本与收益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有一句话讲的非常到位,就是“想当官就别想多挣钱,想挣钱就别想当官”。这是对人生事业选择之经济学原则的最好诠释,也是真正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

一个人如果选择了从政,就应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好宪法和行政法规赋予的职责。因此,在取得应得报酬(工资+福利待遇)的基础上,就不应该再有经济收益方面的奢望。任何利用职权取得的额外收益都是不应该的。如果处理不好这种关系,就有犯错误的可能。所以,中纪委在反腐工作中提出的把纪律挺在前面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当然,从政的人也期望取得事业成功的成就感,主要体现在个人的职务高低上及其相应的收入和待遇。如一个科级干部的工资低于处级干部;一个普通公务员的待遇与国家主席有较大的差别。这些待遇都是公开透明、有章可循的,而从政人员在自己的级别变动和事业进步中则获得相应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如大国总理就具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事业成就感;而一个县处级的父母官则应具有保一方平安的成就感。如果从政人员想追求财富又不择手段,则有可能利用权力官商勾结,走上贪腐的不归之路。

关于从商的成本与收益是可以通过经济计算来分析的,也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一个人如果赚的钱越多,则说明其收益与成本比越高。如果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自己工作的领域取得更多的收入,则说明其能力和水平更高,并受到人们的羡慕和尊敬。社会中的各种行业和职业对于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都可以通过经济计算换算为金钱来衡量和对比。

不过,由于社会现象纷纭复杂,有时候存在一些特例难以用从政和从商两个角度进行成本与收益的分析,但实质仍然没有大的差别。

如社会中存在既不从政,也不从商,只追求个人精神享受的人,似也无可非议。

又如目前在我国行业协会工作的人,既不是公务员,不能追求官本位的成就感,也较难用成本与收益比去衡量其工作成绩。那就要看本单位如何运用契约理论来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了。

还有目前国家政策规定:从公务员退休以后不能到行业协会兼职的情况和对在国家机构改革中分流到行业协会工作可以退休到老干部局的社会工作人员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都是无法用成本与收益衡量其工作成绩和社会贡献的。前者的衡量标准只能是官职级别的高低,而不是拥有金钱的多少。如果其收入超过了规定待遇,就有可能被纪检和法律部门追究责任;后者的衡量标准虽也难以用成本与收益标准分析,但也不能以公务员的标准衡量其能力与水平,因为其政治生涯在国家机构改革中被强行终止。至于其是否能在所从事的行业和其他领域取得成就,那就得看个人的水平高低和能力强弱了。

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