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淡清雅,娴静天成---2010年康翠翠品读陶佛锡书画作品


恬淡清雅,娴静天成---2010年康翠翠品读陶佛锡书画作品

陶佛锡,别署墨藻居士,汉族,19372月生于北京。中国书法协会第二届、第三届理事,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震旦佛教艺术研究院顾问,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99上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百杰书法家”荣誉称号。2001年因在中国书法战线上取得突出成就受到中国书法家协会表彰,荣获“中国书法艺术荣誉奖”。2003年荣获河北省“书法创作奖”。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授予“最具投资人物”称号。

陶佛锡先生生于京都,幼承家教,喜好书画,绘画师从其舅你————当代著名国画家任率英先生,书法受教于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金禹民先生。师出名门的艺术成长过程,决定了陶先生走的是一条较为传统的艺术道路,有较为深厚的传统功底。而在传统基础上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正是众多艺术家的成功经验。

赏陶佛锡先生的书画作品,能感受到他谦谦君子、恬淡静雅的艺术风韵。我与陶先生认识多年,并未听他对自己的名字“佛锡”的含意作过解释,但从其艺术作品中,却总能品出一丝淡淡的禅意!

陶先生的书法以小篆见长,兼通隶书、楷书,这在当今书坛尚属“少数派”。清包世臣曾有诗曰:“斯冰骨既折,千载绝妙迹。吾皖产布衣,壮观顿还昔。”陶先生正是追随邓石如,孜孜砣砣,志在篆领域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陶先生在学邓氏方面,注重在他的“玉箸”风格基础上,再参以自己的追求。在用笔上,追求笔笔巾锋,藏头护尾。陶先生在中锋用笔的运行中,以墨法的下湿、虚实和用笔运笔的徐疾、顺逆,使粗细一致的线条平添了另一种节奏,特别是多用中锋逆行变圆润为干涩,显得笔力苍劲拙朴,如老枝纵横,傲雪生香,平添了几分《琅琊刻石》的金石意味。陶先生在用色手法上主要是“填、染”两种,色调亮丽明快而又不失典雅。应该说,陶先生在绘画选材上是极传统程式的。特别是《钟馗降福图》之类,陶先生对这一形象的把握既没有在奇特狰狞、神秘怪诞、以丑治怪、以猛治恶上发挥,也没有像《钟馗嫁妹》、《钟馗簪花》那般在“人情味”、“生活化”上挖掘。陶先生对传统的继承是显而易见的,只是在艺术追求上始终以一种恬瞻的心态,不事张扬,甘于寂寞,以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在艺术表现上则宽裕敦厚,雍容自然,从不取媚流俗,好奇致胜。

( 作者:康翠翠,苏丹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公使秘书,《康翠翠工作室》于2011年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