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救市,股市越会掉?


  熔断机制一试水,股市应声就掉。经济学家有经济学的解读,可是用传播学来解读,也许看得更清楚。不是传播学比经济学厉害,而是经济学常常身在此山中。

舆论是社会的皮肤,所有的力量最后都会在舆论中反应。作为一个政策市的中国股市,政府传递的声音,当然是最重要的舆论。传播学的象征互动理论告诉我们,传播最重要的是意义,但意义却不是传播者自己可以定义的,它是互动建构的产物。换成大白话,那就是政府传递的声音,要靠老百姓(股民)来解读。

“熔断机制”政策制定者的初衷是希望股市稳定,不要超出异常。但它传播的舆论信息却是:股市一定会跌!只是不允许跌得太狠!一个政府都没有信心的股市,谁还不赶快抛啊!

这里面的舆论学原理。不妨参考我在《南方周末》发表的《2015年中国商战舆论战复盘》。为方便阅读,我把股市这一段,复制过来:

股市:治市还是救市的鼓点

2015年最扣人心弦的商战舆论战就是股市风云。

政府一出手,股民大欢呼:以为救市的大救星来了。但死是事实,死给你看是传播。股民看不懂舆论的信息,他们不知道从舆论的传播效果看,政府的出手并不是救市,而是治市。

如果是救市,政府敲起的鼓就应该是击鼓传花的鼓。股市的生命力在于持续不断的买卖,人们买股票的目的就是要卖出去,这和买冰箱、买手机自己用是两回事。但你要卖出去,就必须有人买,而有人买就是相信将来可以高价卖出去。一个让人无法相信未来可以赚钱的股市,一定是缺少下家的股市,而一个缺少下家的股市就是跌跌不停的股市。所以,要想救市,就必须敲起击鼓传花的鼓,告诉大家,快来接呀,快来接呀,如果鼓声一停,变成没有下家的最后一家,股市就一定是熊市。

如果是治市,政府敲起的鼓就是战鼓,东风吹战鼓擂,就是要打击那些在股市中圈钱的祸害,就是要整顿股市的秩序,但战鼓一打,股市就更像是战场,而不太像是市场。战鼓敲响,最直接的短期效应就是:抓走了股市的败坏者,吓跑了股市的投机者,犹豫了股市的投资者,没有了股市的接盘者。

其实舆论的信息早就传递,当最初有通知传来:全部社保组合只能买股票不能卖股票,许多股民欢欣鼓舞,以为这下好了,殊不知,如果股票只能买不能卖,谁傻谁买股票啊!

也许中国的股市坏账太多、呆账太多,必须先治市才能真正最后救市。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而对于一个普通的股民,最重要的就是要听懂政府的鼓声,是擂战鼓、敲边鼓,还是击鼓传花?

当政府击鼓传花的时候,股市的牛市才有可能到来。

熔断机制不灵后,1月5日证监会宣布:将约束大股东减持。这传递的又是一个“政府不看好股市”的舆论。股市的生命力在于有利就买,无利则抛。这不允许,那不允许,股市还怎么赚钱啊!一个不能赚钱的股市,在外面的不敢进,在里面的赶快逃,不跌才怪呢!

证券会可能最需要的不是补一堂金融课,而是传播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