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专业投资者眼中,不论是估值、资金流向 ,还是股息率、净资产收益率,港股市场都比较有吸引力。这不,继私募大佬王亚伟布局港股后,泽熙投资的徐翔也来了。另外,不少公募基金已经或正在布局港股市场。如果港股市场是下一个风口,作为一个内地的普通投资者,你参与不?
近日,港股市场上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中国七星控股(00245,HK)了。
中国七星控股结束了复牌以来的暴跌行情 ,从9月7日以来连续大涨,6个交易日内上涨223.68%,而私募一哥徐翔加入公司的股权认购协议更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同时,另一大佬王亚伟也在上半年买入了恒生分级基金4.32亿份。
私募大佬纷纷涉足港股市场,是否意味着港股投资机会到来了呢?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从估值、资金流向、AH市场关联等多重因素来讲,港股市场已经具备了长期配备价值。
私募大佬涉足港股
就在不少投资者还纠结于是否参与A股的震荡行情时,市场嗅觉灵敏的私募大佬们却早已提前转战港股进行布局。
8月27日,中国七星控股停牌后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CMI Financial Holding Corporation签署有条件股份认购协议,同时D.E.Shaw Composite、Union Sky、万载星筠投资中心、徐翔也分别加入契约,其中徐翔此次个人认购3.48%的中国七星控股股权。
公告显示,此徐翔正是上海泽熙投资的徐翔。因为徐翔现身,这份认购名单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公开资料显示,这是徐翔首次以个人身份现身港股市场。
而在徐翔转战港股时,另一私募大佬王亚伟早已不甘寂寞,提前备足了功夫。基金半年报显示,千合资本旗下的外贸信托 -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及外贸信托-昀沣3号上半年买入恒生分级基金,前者买入恒生A2.09亿份,位列第一大持有人,同时买入恒生B4932.42万份;后者买入恒生A1.41亿份、恒生B3178.04万份。两只产品合计持有两只基金4.32亿份。“最近私募投资港股增加,直接催化剂来自于8月11日人民币中间价贬值,带来对美元或者港币资产的偏好上升,未来一年若人民币贬值空间有5%~10%,则对应的港币美元资产有升值空间5%~10%。”景顺长城大中华基金基金经理谢天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道。
公募基金积极布局
四川长虹吧记者注意到,面对港股可能存在的投资机会,不仅是私募大佬注意到了,公募基金也纷纷成立港股基金进行布局。
不仅博时基金 、南方基金等大型基金成立了QDII,众多新布局港股的基金也在陆续成立和准备中。今年4月,景顺长城大中华基金成立,首募规模达到了110亿份。5月,博时沪港深优质企业混合成立,募集金额达23亿元。目前,富国沪港深价值精选灵活配置基金也已于6月24日成立。
此外,据证监会披露的信息显示,安信基金先后报备了两只有关沪港深主题方向的基金,分别为安信新常态沪港深精选股票和安信工业4 .0主题沪港深精选;创金合信基金公司推出了创金合信沪港深研究精选基金。
对于公募、私募纷纷投资港股的逻辑,博时大中华亚太精选股票基金经理张溪冈认为,估值方面,在近期港股大跌之后,MSCI中国指数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已经降至9倍左右,低于长期均值11倍而且曾一度逼近8倍的历史低位,因此未来港股继续下行空间较小,将出现窄幅波动,板块会出现分化,一些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前期跌幅较大的板块和股票,存在超跌反弹的机会。
南方香港成长拟任基金经理蔡青分析认为,从股息率来看,恒生指数常年维持在接近4%这一较高水平,在全球股市中,也仅有欧洲斯托克50指数的股息率较为接近;从净资产收益率(ROE)来看,恒生指数达到14.7%,高于美国标普500指数的13.1%及其他主要资本市场。加上沪港通推出后,未来有望推出深港通,这将有助于为港股市场引入增量资金,提振市场情绪。“我们认为,港股已经具备长期配备价值”,蔡青对记者说道。“催化剂来自于港股通开闸、个人投资额度上限提高、中国资本项目放开等政策性因素。长期我们关注几个趋势,人口老龄化、消费理性化、治理污染,我们看好医疗、消费和环保。中期我们围绕人民币贬值对出口受益的细分行业产业链龙头深入研究,奠定未来1~3年的投资机会。”谢天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