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派油画家曲直:恢弘壮美的军旅画卷


  实力派油画家曲直:恢弘壮美的军旅画卷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看到中国新生代实力派油画家曲直先生深入大漠边关、边防哨卡、天涯海角、渔港码头,在中越、中蒙、中朝边境,深入兵营、田间、地头,在人际罕见的地方,在身处危险的地方,曲直先生采风、写生、作画,创作大量优秀作品,我深为震撼,向曲直先生表示由衷的敬意,我将分批次分享给朋友们。

  2015年7月25日,由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上,曲直油画作品《太行组画》荣获全军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的“铸魂鉴史 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于8月22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曲直油画作品《胜利一九四五》于2015年9月18日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曲直是当代的实力派军旅油画家,受写实画风的影响,创作出《大金鹿》、《啤酒 老机器》、《静 物》、《世纪交响》等有影响力的作品,曲直以其严格的学院派功底和不拘泥于传统的新境界,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静·物》曾在第十届全军美展上获得金奖。曾获的21世纪首届中国艺术精品大展金奖;第七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金奖;中国“书谱奖”第一届艺术大展金奖;艺术名家“金杯奖”金奖;人口文化奖金奖。

  5年前,很荣幸认识曲直先生,2013年我又到曲直先生创作基地拜访他,他质朴、真诚,阳光,豪放,话语不多,但处处体现对朋友的率真、用心。曲直先生的作品,有思想、有情感,特别是军事题材作品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既表现出历史的纵深感,又展现出当代军人大气磅礴的阳刚之美,展现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形象,笔墨丹青浸透当代中国军人的铁血丹心、强军壮志和战斗豪情。

  曲直是一位多产高质,富有进取意识的杰出油画家,创作作品题材丰富,主题性静物画、军事题材人物画、地域性风情画等系列作品,具有浓郁的军旅气息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他的作品以紧扣时代旋律为主导,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在写实的基础上融入了表现的激情和写意的奔放,逐步找寻到与自己个性相符的表达语境,形成了具有个性特征的绘画艺术面貌。

  曲直是一位非常勤奋的画家。他写生的足迹踏遍了西北、东北、内蒙古边防、黄河沿岸在绘画的过程中,他借鉴和吸纳西方绘画的精髓,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到绘画中,为传统油画的发展增添新内容,正是曲直努力的方向。不过,这些年他开始走出创作视角的“地域风情”特点,更加敏感于艺术的“当代问题”,更加关注个人创作语言的“风格化”。

  艺术创作是一门充满感情的创造性劳动。绘画虽是静止、无声的艺术,画家却通过形和色的构筑,典型地表现生活,将自己的感情倾注于笔端,而又意溢于画外,感染着人们。之所谓“无尽言,都在不言中,神会处,画境与诗心”。通过他那艺术家特有的敏感和思维,去感悟历史、人生和自然的真谛。或以昂扬激情高歌,或以似水柔情低唱,用那支蘸满感情色彩的油画笔描绘出令人亢奋、深思、神往的众生万象、大千世界。

  我赞同评论家张弛解读曲直的艺术思想:

  独创性是衡量艺术的伟大和重要尺码。

  它不是抄袭,不是复制,更不是模仿,艺术是创造。艺术作品必须是人类创造而不是自然。法国后印象大师高庚就曾说过:“艺术家不应该模仿自然。”使用各种表现手段的艺术家,必须能够找到某种艺术形式——美的图式,否则,就只是画画而已。

  记得当代中国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曾经说过:个人特色永远是作品的灵魂。在艺术上儿子不必像老子,一代应有—代的想法,艺术上的重复是衰落的标志!管他什么派不派,只要作品的效果。

  所以,我认为绘画只要知道目的在哪里,一切工具材料都是手段。因为艺术只能作为手段,本身不能就是目的。假如思想与目的相关符合艺术标准,那么所有的思想都是艺术。正如歌德所说:“古人的最高原则是意蕴,而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是美。”

  是的,绝妙的技巧拯救不了平庸的思想。只有思想的伟大,加上与纯熟技巧的完美结合,才能产生伟大的艺术作品。

  曲直的艺术是有独特个性的,具有时代感的,是现代艺术——借助西方艺术形式传达自己的印象,注入自己的感情,跳出传统文化规范,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的艺术语言,描写当代社会的变迁和伟大。

  有人说,中国画不具有新规范构想的现代派人物,就像塞尚、高庚、梵高、毕加索等这样的西方十八九世纪时期产生的大师级人物。

  我想,不!任何一种新派艺术都是一个日寸代的产物。塞尚说过,绘画不是追随自然。从这一点来看,“国画”带有先天性“不足”,传统国画从根本上是模仿自然或再现自然的艺术,缺乏创造力。于是,一批以绘画来传达对社会自然、生命等文化命题关切的油画家,为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去寻找新时代的主体表现形式,曲直就是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以油画这个形式来表现更适合现代人自我需要的视觉方式,而他的作品足以说明:他的实践和探索是成功的!

   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大师毕加索就说过,我不模仿、不探索,我要发现。

   用“静物”体裁画大历史、大生活、大社会——“画”时代的一部“世纪交响曲”。

    历史上的“静物”画家,表现的静物,大多是花草、水果、茶具等案头摆的作品,表现重大军事题材的非常少,可是曲直突破了前人,即使在西方油画史中,也是“前不见占人,后不见来者。”比如在《静物·坦克》诞生以前,无数画家没去挖掘和探索它选择的题材表现“大我”社会性、历史性)。这是历史的一种空白,也是一种遗憾。

   静物系列——用静物这种绘画体裁来反映画家对人生、社会和民族进步精神深深的思考,并表现有如此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可以说曲直是当代中国油画界第一人。无论是“青铜系列”,还是“彩陶系列”和“现代文物系列”等,把静物与主题性绘画结合起来,把静物与革命历史事件结合起来,通过彩陶和青铜及革命文物等,使静物爆发出了强大的声音和历史的再现,再现中国几十年来古老文明和真实地“图式’’革命历史。曲直用静物表现大思想、大历史、大生活,的的确确在当代中国油画界是没有第二人的。

  今天,中国传统社会已开始迈入市场社会,市场社会进程对人的灵魂的触动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感动”。中国文化遭遇到创造性转型与重建的困境。艺术从本质上说,是人的内在生命的外化形式。现代美术已从外在世界审美对象(物体)向着内在精神世界(思想)方面发展。

  感情和思想是价值很高的资源。

  西方现代艺术变化多端的发展,演变形态的背后,展现的是西方社会内在灵魂的演变和消长。

  艺术家对社会、自然、生命等文化命题的新的关切,必然导致他变革传统形式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去寻找新时代的主流表现形式。创造更适合现代人自我需要的视觉方式。画家要意识到自己是一位探索人类精神进程为己任的“大写”的人。

   画家没见解,还算是大师级画家吗?

   绘画是艺术,观者看不出感情的表达,感不到冲激,谈何艺术之有。

   继承不是重复,一切在于创造,敢于创新。以适应变革时代的需要,去开辟新的非传统的现代艺术,用现代创造思想及方法重新"构图”组合,把个人的主观意念在画面上体现出来。

   这才是伟大的艺术,也是曲直未来的艺术。

  曲直,1968年出生于山东莱州海边的渔民家庭,日出的朝霞、夕阳的余辉成了他每天的视觉享受,狂风巨浪,铸造了他的勇敢性格;千帆云海,带走了他的无限遐想;丰盛的渔市,又给他带来了书本上学不到海洋知识。他自幼就成了大自然的爱好者、欣赏者;心灵中埋藏了气象万千的“美”的种子。因此他从小就自然而然地爱上了美术、画画。曲直说,小时候的我比较内向,但心中对如此美丽的故乡有着说不出的爱恋,所以就把这些心中的话付诸笔端,用心中最美丽的语言在纸上尽情倾诉。画笔成了曲直最好的倾诉工具,画就成了他最好的朋友。

  十八岁时曲直参加了解放军。在解放军中他的美术才能被领导发现,调进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美术。

  解放军艺术学院是一所优秀又特殊的高等艺术学院。除了专业艺术学习外,更贴近解放军部队的生活;特别重视以解放军为主题和题材的艺术创作。这里曾经产生过许多既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又具备过硬基本功的优秀艺术人才。

   作为一名军人,他用独特的视角去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美,用细长的画面表现,用自己略带有军人刚直的独特艺术手法表现,用纯粹的油画材料表现,这些表现都糅合了画家自己的无穷的想象,并在精神意境的拓展中达到自己唯美的追求。突破了原有写实画风下的静物和风景题材的限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的艺术语言,是画家艺术境界的一种升华。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第一任院长、中央美院油画系第二画室主任、教授李天祥评论说,曲直是一位老老实实、勤奋刻苦、又善于思考,有强烈使命感的优秀现实主义画家。

  曲直创作的《盾》的作品中没出现一个人。画面远处是层层沙袋垒起的挡洪高墙,顶天立地。画面中间从左至右横起一道结实的粗麻绳,绳中间悬吊着一盏马灯,在灯光照耀下,展现出那巍然不动的沙袋墙的抗洪威力。相对比之下那滔滔的洪水已无能肆虐,只泛起了叹息似的水花逐渐后退。这一生动、真切的胜利抗洪的伤景,构思巧妙,构图新颖独特,真正的抗洪英雄隐于画外。但观众却强烈感受到画外的英雄解放军和广大人民群众抗洪的智慧和力量。这幅作品《盾》,荣获抗洪精神赞美术展览的铜奖。

  曲直创作的《 静•物 》,首先感到它和画室中常见的器皿、或花卉水果等“静物”画全然不同。令人吃惊的是,这幅名为“静物”的画中其对象,竟是一辆残破的坦克战车,实出意外。那残破战车的惨象强烈地刺激人们的视觉,不由得不引起观众的思考。如此强大的钢铁战车何以竟如此残破?几乎体无完肤。是否是在枪林弹雨中身经百战后留下的累累伤痕?它那不屈的炮筒仍然圆睁,炮口直面强敌,似乎仍准备射击仇恨的炮弹。它成了“静物”。但它仍倔强地屹立不动,雄姿犹存。观众这“坦克”的“遗像”前,始为震撼,继而深思,悼念!追忆!崇敬!齐涌心田。

  2008年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爆发了极严重的大地震。百姓遭受了毁灭性的灾难。全国人民奋起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更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灾区救援。曲直了解到灾区情况后,立即投入到了以拯救灾民为主题的创作。他先后创作了《汶川大地震•拯救》和《铭记的时刻•家园》。

  《铭记的时刻•家园》的画面上,已看不到完整的房屋了,建筑物都被震成了碎石瓦砾,惨不忍睹。前来救灾的解放军战士,分赴到各个角落,紧张地搜寻幸存的灾民,在这灾难的大背景前,站立着一个孤苦伶仃的女孩。她头鬓散乱,满面灰尘,双唇紧闭,面无表情,两眼呆呆的逼视前方,欲哭无泪,欲泣无声,似乎在追问:“我的家呢?”曲直同志以极大悲悯之心情,塑造了这一惨遭灾难的孤独女孩的悲惨心理的典型形象,读者无不动容。

  恩格斯曾明确指出:“照我看来,现实主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要正确的表现出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从曲直同志的大量作品来看,他的确是一位实实在在的现实主义画家。他非常善于从生活中提炼典型、生动的艺术形象。这和他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并不断用速写把捕捉到的形象及时记录下来有关。 值得提出的是他以色彩速写记录形象,即捕捉到“形”的特点又研究和掌握了对象的色彩关系。我深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经验,应该大量推广。下面选择了几幅曲直同志直接用色彩捕捉的生活速写。

  《渔家女》全画和人物等整体色调素雅统一,准确真实,衣裤和雨靴的色彩,笔意结合的生动、自然,特别是双手动作和色彩关系处理的准确、鲜明而生动。从以上几例色彩生活速写中可以看出,曲直同志的色彩生活速写与一般的单色速写最大的区别在于,色彩生活速写突出了把握对象色彩关系这一重点和特点。这是与油画创作有直接和密切关系的基本功。这正是油画的核心要求。

  曲直还非常重视从生活、色彩速写中发掘创作灵感,并从中提炼出精彩的创作构思、创意、构图。与此同时他对创作的态度十分严肃。他在创作中明确要求坚持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艺术原则和创作理念。在创作实践中,他非常重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紧密结合。为了深刻地表现创作的思想内涵,他会不遗余力地钻研表现技巧,精益求精。

  《重度•记忆》的油画准确地表现了一位青年红军的头像。那久经风霜、战火磨炼成的棕红色、粗糙的皮肤,那昂然蔑视强敌的眼神,那紧缩的浓眉,那坚毅、沉着的心态,紧闭的双唇,那义愤填膺而扩张了的鼻孔,那历经百战而残破的军服、军帽和红军徽,特别是那临危不惧,坚定轩昂的气概和巍然挺立的身躯,典型的展示出一位红军战士的真实形象。这真实是典型的真实。画家曲直,长期研究,反复酝酿而创作出的青年红军的典型形象。

  感谢曲直同志在众多的美术作品中创造了一位真实感人的红军形象的优秀作品。

  李天祥教授评论说,纵观曲直同志的艺术历程,可以说是战果累累,首先应该说大环境——军旅生涯造就了他。使他的作品充满了阳刚之气,充满了凛然正气,不愧是一名优秀的解放军画家。其次是曲直同志个人优良素质,勤奋、多思!常能发现人之未见,画出人之未画。艺术家之胆和军旅艺术家之魂,在他的画中得到了独具个性的统一,和出人意料的表现。第三注重生活的积累,不断地到生活中去画色彩速写和形象速写,积累了大量素材。无论是面对一般创作,还是大型创作均能从容驾驭游刃有余。这种不间断的艺术实践,使他的艺术技巧将获更大的提高!我相信只要曲直同志继续坚持不懈,必将创作出更加辉煌的成绩。在他的笔下定会呈现带有其独特风格,独特审美意韵的优秀艺术作品!

  在我看来,曲直先生正值风华正茂的创作时期,优秀的画家总是在某些特定领域,用自己的创作才情把自己推到忘我的境界,达到常人企望的高度,这就是卓越,我相信,曲直先生能做到。

  蔡律    2015年9月22日

  曲直艺术简介

  1968年出生,山东莱州人。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俄罗斯著名美术家研究生班。现为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职美术创作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作品入选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美国旧金山艺术沙龙展;中国香港回归特邀艺术顾问油画作品展;建军70周年全军美展;建党80周年全国美展;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携手新世纪——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绿色时空——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精品展;中国当代油画名家小幅作品展;中国当代绘画展;纪念反法西斯抗战胜利60周年国际艺术作品展;法国巴黎绘画展;建军八十周年全国美展;世纪伟业——中国绘画特展;重庆立场——中国当代绘画大展;心系汶川——全国美术特展;众志成城——2008全国摄影美术书法特展;2008——中国百家金陵油画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2年建军85周年全国美展;“中国梦——塑造中国新形象”美术作品展。曾获全军文艺新作品奖;抗洪精神赞全军美展铜奖;纪念建国50周年全军美展优秀奖;中国油画大展优秀奖;21世纪首届中国艺术精品大展金奖;第十届全军美展金奖;第七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金奖;中国梦强军梦—军事题材美术作品展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