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于当下的文化输出时代,总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个人成长仿佛就是商业模式的创立,倘若而立之年尚没有成功苗头,基本上就只能安心去做下备胎了。一份创业意向研究数据表明,超过71%的大学生会把“个人获得不断的成长”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列为最大吸引力,辍学创业已经成为新生代令人刮目相看的印记。可以说这是个急切的年代,已经不是互联网速度能够比拟的了,媒体舆论的推波助澜使得此类标签化的社会认知更为明显,中美安迪影视董事长安迪樊如此评述道。
是否能够不读书而在一夕间创业成功,这对家长、学生而言都是个纠结论题。没有谁的成功是凭空掉下来的,一腔热血往往不足以支撑自己继续前行,如果文化创新性不足,最后输出比拼的还是资本、经验,辍学创业者自然没任何优势,别把“爸妈赚了数十年的辛苦钱给糟蹋了”。其实成功学还在日益流行着,只是变换了一个更为洋气的文化输出名字而存在——创业,但大学生失败率可谓高达99%,国内市场最早的一批辍学创业者,绝大数都倒在了千禧年左右的第一拨互联网泡沫里。
期待一朝创业成功,踏红毯迎娶白富美,自此奔上人生巅峰,这是当前不少年轻人的心态目标。“大佬们都没完成学业”的假象让社会产生了诸多误解——成功不需要过多努力,也许明早睡醒来就行了。应该说这是比较脱离实际的虚幻想法,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的成功背后,有多少次执着进取,重复努力,甚至是惨痛失败。安迪樊最后指出,如今社会的新生代们老迈得太快,是因为对于自己成长的期待过于急切,喜欢沉溺于虚拟空间中,忘记了真实世界大概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