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北人口流出很多,成为人口流出源地,说明什么?当然说明东北人口多了,否则不就是无源之水了吗?水流浩荡的原因是什么?当然是水源丰沛嘛,这说明东北是人口的生产高产区啊,怎么得出了东北人口出生率低到“危机”的结论的?
请问:一个不产人的地方究竟是怎么成为人口输出源地的?
二,东北人口自产但没有自销,而是流出外地了(且把哈尔滨长春沈阳等看作是外地吧),说明当地资源不足以让多产的人口能够过上他们满意的生活。匹配是相对相互而言的,说资源少,迫使人口流向资源相对丰沛的外地,其实就等于是说,东北这个地区的人口相对于本地资源来说是太多了,多到本地资源不够用了,所以才外出求生。有谁会愿意离开一个生活资源充沛的的确去颠沛流离他乡?
其实东北人口流出不过是中国大多数农业地区人口外流的一个局部缩影,四川、河南、湖南湖北,广西云南,哪一个地方不是大量的人口流出?我们以往把这些流出人口叫做“农民工”,还有另一个称呼,叫做“农村剩余劳动力”。
请问:人口都多到“剩余”外流的情况了,怎么还说人少,而且还少到了危机的程度了?
三,东北人流向外地,外地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中国人流向全世界,这种人口流动在自由市场经济盛行的世界上,应该算是一种正常情况。打个可能不太中听的比喻来说,其实和大自然中动物的迁徙是一样的,都是种群跟着食物资源而流动。这就是一个被反计生人士矢口否认的资源量匹配问题。
请问:东北人怎么就不懂得人口就是生产力呢?怎么就会那么在意本地资源的不足?而不是把生产力留在本地发展本地经济而要去为他人做嫁衣呢?
四,东北人外流之后,有没有其它地区劳动力外流过程中产生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从报道当中可以看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在东北地区是同样存在的,而且被描述成非常严重的情况。
尚且没有听说过哪个人口流入地区有这种地域歧视政策。北上广江浙广东等地也不可能针对外地人有就业薪资上的歧视政策,不可能对东北人更加情有独钟,可以给东北人高收入而让其拖家带口过来,而非要让其它地区的打工者搞留守老人和儿童不可,
伴随着劳动力流出而产生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说明两点,第一,人口流出外地之后,收入肯定比窝在家乡要强。否则也不会外出打工了;第二,虽然第一,但是外出打工收入还没有足够的好,还不足以好到能把老人和孩子都带出去;哪一个外出打工的人都有一把辛酸泪。这第一点说明本地区人口相对资源过剩,即资源负担问题。这第二点说明人口流入地其实也有一个资源的人口承载力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如交通、就业、教育、住房等等,并非其资源丰沛到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接纳养活的。
两点都说明,否认人口量会加剧与资源的矛盾是幼稚和别有用心,以此消除大家对人口膨胀带来的生存负担加重的担忧也是枉费心机。
“东北人口危机”该如何解读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