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群众的“冷漠病”咋治?
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对待他们要饱含深情,充满热情。但是,一些党员干部包括某些领导干部忘记了党的宗旨观念和公仆意识,患上了对待群众上的“冷漠病”。比如,有的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将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异化为“油水关系”;有的对群众没有感情,和群众坐不到一条板凳上;有的只关注个人仕途发展,不关心民情民苦;有的甚至与民争利,损公肥私,损害群众利益。
善恶皆有因,万物皆有缘。干部患上“冷漠病”,一方面,源于理想信念上的“软骨症”。比如,有的信仰迷茫,不信真理信金钱,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中国信西方;有的党性淡化,在党不言党,对党不忠诚,不遵守党的纪律,不执行党的决定;有的修身不严,不修马列主义、品行操守,却潜心研究“官场秘笈”、“麻衣相法”等歪门邪道;有的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异化为为领导服务、为人民币服务。另一方面,源于工作作风上的“懒散症”。少数党员干部,包括某些领导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不想多做事,不愿多问事,满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作风漂浮、干事懒散,人浮于事、无所事事,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在这样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下,难以保证能够将全部身心倾注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正事上,更不用说能够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了。再一方面,源于自我要求上的“疏松症”。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能以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和约束自己,特别是在对待群众问题上,大而化之、简单应付,对民情民苦不上心、不热心、不用心,总认为民生工作就那么回事,没必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即便做了,也习惯于弄虚作假,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事业,甚至有的干部还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与民争利、与民为敌。这样做,不仅背离了“三严三实”的要求,更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冷漠病”自然便会乘虚而入。
找准病灶,更要对症下药。祛除对待群众上的“冷漠病”,一要提神醒脑。要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党的宗旨观念教育和公仆意识培养,使党的群众路线根植于脑、内化于心,始终将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二要匡正作风。要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坚决反对“四风”,深入开展“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专项整治,从而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三要严以律己。要以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续整改落实和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激发党员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严起来、实起来,进而祛除对待群众上的“冷漠病”,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行到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待群众上的“冷漠病”,也不是偶然患上的。祛除起来,也往往难以一针见效。各级各地党员干部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以“三严三实”作为一面镜子,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将人民群众当作父母亲人,始终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将为民务实清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巩固执政基础,提升党的凝聚力、影响力、公信力。
(倪洋军)
对待群众的“冷漠病”咋治?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