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包里,握在手里,盯在眼里;吃饭时看着,睡觉时抱着,一有空闲就拨弄着。
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多,它的重要程度甚至超出了某些人自己本身。觉着手机让人入迷,比人有趣,你想要什么轻轻一触,它就能给你什么;它比人听话,不会顶嘴,不会闹情绪,不会耍脾气。很多人对手机的兴趣似乎已经超出了对自己本身的耐心。没时间好好整理自己的思绪,没工夫理会自己的心情,没耐性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会是现在的这个自己。
所有的现代工业品似乎都在千方百计把人的注意力调离自身,拉向身外。
除了工业品之外还有工业文明。
我们拼命让自己更优秀些,为的是有更多的人尊重自己;我们殚精竭虑让自己挣得更多些,为的是别人看得起;我们机关算尽让自己变得更有爱心、更善解人意、更富于体贴和同情心,为的是别人一句好人的评价。
对话的时候我们用手机,看不到对方的表情,感受不到相互之间的温度,你甚至很难判断他说话的具体动机是什么。现代通讯是提供了某些方便,同时也使人之间的交流逐渐物化,它隔断了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连接,于是一种全息立体的交流就变得扁平化和固着化。工具越是强大,必然会引起人的某些能力的退化,这是用进废退的道理。工具成为人体的延伸,久而久之,人必然成为一个带着各种“外挂”的半机械生物。它们就像残疾人身上的假肢,成为我们实现自身功能不可或缺的部分。现代科技的发展,势必带来人日益走向自主的残疾。所有的发展都是外界的发展,物质的发展,我们解放了自己,其实也是废黜了自己。
休闲的时候我们用手机,本来一种全身参与的运动可能就变成了一个手指的移动,全身心协调的机制变成了单一的线性运作。手机的复杂必然取代人体的简单,手机功能的日益丰富,必然带来人体功能的衰竭。手脚之间没有互动了,手脑之间没有链接了,形成习惯之后,这些部件就真正完成了部件化和机械化,只有在比如走路这样的运动时才会用到,其他时间都在被闲置。
看书学习的时候我们用手机,再也闻不到来自书籍的亲切的墨香,只有冰冷的屏幕键盘。可想而知,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插卡运行的电子设备,再也不需要做各种神经反应性的动作,一切都被人造功能所代替。可是,人本身是有功能的,我们为什么要绕一个大圈,再回来制造一个我们本来就会的功能?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场走一步退两步的进攻?
吃饭的时候我们看着手机,再也品尝不到饭菜的清香,吃饭就变成了一种完全的填充运动,仅仅为了保证身体不会断电,肌体不会被饿死。
一个小小的手机,牵扯了我们几乎所有领域的能量,它使人失去了对其它活动的兴趣和热情,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空闲时间,来不及收回目光看一看自己。我们还是当初那个简单、独立、富于创造性和自主性的灵性生物吗?我们历尽千辛发明了一个工具,最终却被工具牵着鼻子走,我们的所有快乐和感受都跟它有关,信息来源和欲望都依靠它来实现,自己却搞不清楚自己。
这是最史无前例的造神运动,讽刺的是,我们原本以为造的是一个小小的简单工具,是一个为我们服务的“小奴才”,慢慢却在潜意识里被动了手脚,造成了一座神像,供自己拜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