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若月圆时


       其实冬天的月亮,又何尝不会如此圆满呢?

       月光穿过窗台,撒些许微黄的光,仿佛白石笔下的疏影横斜的那种,看看月亮,果真也有点昏黄模样。南山矮矮而驯服地蜷卧于天际,月黄星稀,风净夜纯,高远而渺茫,有一种深奥的味道含在它的唇边;有一种淡淡的愁淡淡的深遂含了无尽秘密似的,一切在月光发黄的书卷中写得很不真实。

       据说今天是冬至,今夜的月色几近圆满。我忘记时间了,翻了翻日历,才知道今天已经十七,难怪看起来月亮并不十分圆满。月盈则亏,月缺则圆,这是天道轮回的真谛。而一切似乎有点不尽善尽美,只是这样反倒更凭添了一种韵味。这也是自然吧?微黄的光照在我脸上,我的心也有点泛着古旧的黄色了。

      有没有冬天的诗人在这个时节写着关于未若月圆的词句?东坡在写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冬季?不然他怎么会想到高处不胜寒?他怎么会想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高处不胜寒那是真的,而只有月亮的清辉,只有峰顶的波涛才能让人感受那份高远与清净。那些传说都因了一种暗香浮动的昏黄而模糊而随风飘散。白石的境界定然是在这样清冷的月夜,因为那里面有梅花。

      此时若有梅花自然是另一份高洁,二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梅边吹箫,倚梅听松,月悬中天,有点微弱的黄,有点看不清的白,有点儿纷纷扰扰的散乱,最好的的配上一段散雪几点乱花,轻风吹动离散的曲子,一袭蓑衣,一柄长剑,琴箫合秦,香乱丝竹,雪飘人影,那些滚滚旧事,那些孤高冷傲,在一曲广陵散中盘旋而弥漫,犹如梅花落,又如雪穿大散关的烈。

      这时个我最怀想的是太白,若有一壶酒,席地而坐,饮岁月峥嵘,对千古诗词。离乱时的长安,会不会有这样昏黄的月夜,马巍坡的香魂何在?绫卷风沙,望帝啼血,那些辚辚车马,那些风卷尘烟的往事,那些长安回望的锦绣,在一骑红尘中渐渐模糊而不见。太白会祭一壶酒给那些春风拂槛的往事吗?而后世空余长生殿上的私语!

      其实冬天的月亮,又何尝不会圆满呢?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昏黄。白石老人定然是深有体会的。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箫,唤起玉人,不管严寒与攀折!

      月亮昏昏黄黄,踮着脚尖儿站在我的窗前,向窗内窥视案旁人的心事。笔砚相枕,纸笺婆娑,红烛泪舞,剑气孤寒!山摇一纸旧时雪,河流两岸白扬梦。雪无情却白一世沧桑,风无意皱一塘秋随风!弄乱了水中月,缀一树梅花落。踏着岁月的步子,日子渐渐老去,想要读懂那些重重叠叠的坎坷,想要平复那些高高低低的梦境,僻如夜色中的月光,只不过一种模糊不清的追逐罢了。

      未若月圆时,那是一种遗憾的重生,何况是这样昏黄的月色?其实这样的心境正是不错的,仿佛是荷塘下的朦胧,仿佛是故纸堆里隐约的沧桑,一卷未曾铅印的手稿。有一份莫名的亲近,一份淡淡的怅然,一种莫名的追逐感。未若月圆时,定然隐藏一种无可排遣的相思,开在夜的花瓣深处,月光催醒了一种无眠与守候,未若月圆时,一份半开半掩的模糊,仿佛有淡淡的惆怅和倦意,像这月光,眠在夜的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