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伤害中国社会核心的经济发展(7月11日)


 警惕伤害中国社会核心的经济发展(7月11日)

 

关键词:中国社会  经济发展  婚姻家庭  

 

民政部发布《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全国共依法办理离婚登记363.7万对。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离婚率已连续12年呈递增状态。北京市离婚登记办理数量也连续12年递增,去年以5万5千余对“领跑”全国各大城市。

我国离婚率已连续12年逐年递增。离婚人数更是持续走高,从2010年的267.8对增加至2014年的363.7万对。近年来,北京、上海仍然是离婚人数最多的城市。北京市2014年办理的离婚登记达55944对,

婚外情增多也是导致离婚率上升的原因。“我们从一些律师事务所了解到,在离婚官司中,一半以上的都涉及婚外情。当夫妻关系出现问题时,陌陌等社交软件,就更可能成为诱发婚外情的工具,变为婚姻的‘新杀手’。”

 

中国2006年全国性社会与家庭统计调查。在近一万对夫妻的问券调查中,离婚的概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户籍、文化、工资收入、父亲特征、年龄等作为解释变量。文章还用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Gale-Shapley的婚姻稳定模型,进行数百次的婚姻稳定模拟,最后得出回归结果。

实证结果表明,文化习惯、户籍、教育、职业、收入、父亲特征等变量,差别越小,婚姻越稳定,离婚概率越低。特别有趣的是,婚姻的幸福度,与收入高低没有直接关系,因为农村人与农村人结婚的收入最低,可是,这样的结合,婚姻幸福度最高。

最近重庆6个主城区的调查结果显示,仅2014年,这6个城区的离婚人数多达5万人,有60%的离婚,是由女性主动提出来的。80后和90后的闪婚现象非常普遍,离婚夫妻的结婚平均时间只有不到5年。

 

当我们为逐渐丰富起来的物质生活,为越来越宽敞的房子,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及美食娱乐而欢畅淋漓的时候,却没有意识到,其实这些让我们欢愉的一切经济发展,都在对我们所处的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构成伤害。这一点可以从我们身边普通的家庭日常生活感觉到。

家庭是以夫妻为核心构成的,是原本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陌生人,走到一个屋檐下,面对共同的家族关系,以及养育的子女的未来而构成的。而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那个共同的“屋檐”逐渐名存实亡了,夫妻关系也从单纯的平民夫妻逐渐演变成为周末夫妻、名义夫妻与半路夫妻,平民夫妻仅仅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贾春宝认为,最为切实的是那种早上起床之后同时上班,下班之后回到家里吃饭,虽然单调却被牵挂,坚持每天简单而重复的生活,即使每天吵架拌嘴,即使没有办法得到理解,都至少是相依相伴的。当然很多半路夫妻最终也找到了幸福,修成了正果,在相依相伴中过彼此牵挂的甜蜜日子。

平民夫妻之间的那种被牵挂的感觉,其实就是每天的“在哪里”“今天吃什么”“何时回家”之类的定时与被重复催问,可惜那种被牵挂的感觉已经被破坏,而只有在内心烦躁以及伤及虚荣颜面的时候,才会感觉是困扰,当安静下来,特别是失去之后,总是感觉那其实是关爱与自身存在感的体现,成为一种奢侈的感受。

人的感觉从来都具有两面性,安全感必然是基于受到限制与保护的,空间与距离可以产生美,却也会失去彼此温暖的感受。最为质朴的爱情不是提供生活所需要的饮食与物质支撑,而是彼此温暖,互相支撑的。寂寞的时候有人说话,无理取闹的时候有个假想敌,当情绪平复过后,发现对方依然在原地守候,不曾走开。

 

逐渐地,我们发现那种每天朝夕相处的夫妻关系被破坏了。我们拥有了两套房、两辆车、甚至身居两个不同的城市,当我们“想静静”的时候,也没有任何人会来打扰。虽然身处异地,却相隔不远,2~4个小时的车程,随时可以在周末团聚,把每天的牵挂与期盼的周期拉长到七天。

不能朝夕相处的夫妻关系,即使有孩子作为支撑,有结婚证书作为约定,婚姻与家庭所包含的内容也被打了折扣,即使有了小情绪都只有自己跟自己排解,喜怒哀乐没有别人可以分享。好处是“小别”之后彼此情更浓,缺点是彼此都留出了发展外遇的理由与机会。

 

当每年分离的时间跨越周末,而达到数月甚至经年,那基本就是名义夫妻了——仅仅维持名存实亡的关系,不仅发展外遇有了更充足的理由与接口,那些理由甚至会支撑离婚了。毕竟当婚姻只是那么一张纸的时候,所谓对爱情的忠贞就成为童话,从一而终就变成笑话,脆弱得连半点立足之地都没有了。

我们所面对的“社会进步”而名义上的夫妻,除了分居之外,有更多的条件分开,比如精神上的压力、物质条件的不满足,对个性的尊重与包容、性格差异、情感隔阂、第三者的诱惑、媒体与影视剧的价值导向等等。

当夫妻之间的关爱只有通过甜言蜜语来维系,那么是无法长久的;当夫妻之间连言语都很少交流的时候,还有哪些是维系彼此关系的纽带呢?

当两个人聚少离多,情感是注定会淡的,任何浓情蜜意都会被理性冰冻起来,并让自己不再“感情用事”,在两性之间变得脆弱,斤斤计较,彼此成为对方的差评师,甚至寻找一切机会把自己受到的委屈与伤害转嫁出去,成为异性的施害者,如此便激发了人内心的魔性。

当高铁高速路等基础设施逐渐发达,又有多少人的经济能力可以承受往来间的交通花销呢?即使能承受,恐怕也不是理性的人所愿意的做法吧。即使个人愿意,那么身后的雇主呢?当雇主受不了雇员因为家庭而无心工作,从包容到绝望,当收入的稳定性条件不再,又会让婚姻关系受到另一面的打击。

 

当束缚名义夫妻的那张纸被撕开,就会诞生破裂的家庭,以及再也回不到过去曾经梦想的那种美妙。梦想被践踏,自己遍体鳞伤。从美好生活的憧憬中醒来,变成基于现实并局限于现实的凡夫俗子。保留善良本真的人会独自默默舔舐伤口,但那些内心的罪恶被刺激出来的人,就会转而去伤害别人,罪恶的空气由此蔓延。

不管那张婚书有没有被撕破,婚姻关系是否被维持,孩子的生命中是注定是残缺的,那种缺失会逐渐影响到内心,思维方式与行为举止,会给身边的人甚至整个社会造成危害。

 

求生存是本能,慕虚荣也不应该受到指责,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那美好或许是心理充实、心灵净化、精神愉悦、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光鲜虚荣、得到认同、被追随被包容、自我实现等等,但实际上,当每个人对美好的定义不同,特别是形成冲突,任凭自我发展,甚至不惜以损害别人为手段,就会形成负面能量。

追根溯源,单亲家庭的孩子所形成的危害,其实本质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造成单亲家庭的夫妻的问题,更为核心的是造成单亲家庭的社会的问题。

当我们将传统婚姻家庭关系割裂开来,所造成的结果并不单纯是情感残缺的孩子,两个家庭的所有成员都是受害者。不能不说,除了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这种名义夫妻甚至被割裂的夫妻关系,成为对中国社会构成严重伤害的另一把刀。

 

贾春宝在2012年7月31日的文章《《千与千寻》——写给成年人的动漫佳作中说:虽然现实生活中,并不会让那些贪婪地只知道索取的人都变成猪,但那是连猪都能意识到的灾难。“人怕出名猪怕壮”,一旦猪由于只知道美食与享受而变得越来越壮,就会被送入屠宰场,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与性命。

虽然作为猪也明白,自己的终极命运就是进入屠宰场,成为人类餐桌上的美食,但依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本能。从这种角度而言,人类在很多方面确实跟猪有像之处。

 

贾春宝

2015年7月11日星期六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