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代客扫墓业务引争议 业内:有违伦理道德


 扫墓作为清明文化的一部分,一旦演变为商业行为,是否有违伦理?随着现代人迁居移民越来越多,祭扫文化又该如何演变?随着代理扫墓业务的出现,会有多少人选择这样的业务?

  本报讯(记者 李铁柱)清明节除绿色祭祀、网上祭祀等新兴祭祀方式外,近来,又出现了代客扫墓的业务,买家只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卖家会按照买家的要求进行祭祀扫墓,服务包括代跪 代哭、代献花等,收费从500元至1000元不等。但记者发现,虽然网上提供这种业务的网店不少,但多数店铺都显示“0笔交易”。

  现象

  代客扫墓内容多 花钱可代哭

  近日,市民孙先生告诉记者,他在淘宝上购物时发现了有网店在出售“代客扫墓”业务,“没空扫墓的话,可以花一些钱请别人代替自己去祭扫。”

  记者在淘宝网搜索“代客扫墓”,粗略统计了一下,有200多家网店在出售“代客扫墓”业务,范围涵盖了北京、上海等很多城市。

  记者点击了十几家网店后发现,这些提供“代客扫墓”服务的网店,服务项目基本一致,一般包括清扫墓地、敬香烛鲜花、三鞠躬、读悼词、墓地装饰等,这些服务收费500元左右。

  扫墓过程持续大概20到30分钟,在扫墓结束后可以拍照片或视频,作为支付凭证。

  调查

  网上销量大多为“0”

  “这些都是基本服务,如果你需要下跪三拜、代哭或敬酒、敬烟,还要另外再加钱,下跪三拜100元,代哭150元,敬酒、敬烟再加50元。”一位店主告诉记者:“这是特殊服务,因此我们保证到场人员严肃着装,去除身上任何滑稽元素。”

  记者浏览了众多提供“代客扫墓”的网店后发现,真正购买这种服务的人寥寥无几,除一家上海的网店有一人达成交易外,其他店铺的交易量都是0。

  声音

  扫墓成商业行为有违伦理

  市民徐女士认为,对于这种服务,她无论如何也没法接受,找别人代替自己去扫墓总感觉有点虚情假意,让别人代替自己去哭更让孝心打了折扣。

  另一位市民秦先生表示,花钱找别人代替扫墓、痛哭甚至三叩九拜是对逝者的大不敬,“辱没了清明文化”。

  但一些年轻人对“代客扫墓”业务则表示可以接受,“如果本人真的不能来,找个人代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对逝者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扫墓是一种形式。”在林业大学读书的小刘告诉记者。

  从事殡葬行业10多年的北京长城华人怀思堂经理李杰表示,代人扫墓现象很早之前就有,有时候一些人确实不能亲自去扫墓,找个人代替自己去也正常,但如果成为商业行为,在道德上不妥。李杰认为,代人扫墓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成为商业行为,组织一批人专门去帮别人扫墓然后收费便明显违背了伦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