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作立项研究之
关于推进基层绩效管理工作的探索
延边州国家税务局稽查局 钟殿明
第一部分:当前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部分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省局、州局到稽查局对大力推进绩效管理非常重视。从总体上看,宏观把握得比较全面。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全面笼统,重点指标体系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够。二是基础性工作还不彻底,推进步伐太快,最后会造成绩效管理考核者疲惫不堪,达不到预期目的;被考核者不知所从,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后期的绩效管理推进工作将遭遇多方消极情绪。三是绩效管理与职能、职责、战略决策、任务、考核结果使用脱节,目的性不强。四是资源整合不够好,人为割裂绩效管理与职能部门及其职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重复性工作、形成内耗。五是绩效管理应当是从岗位到个人,从个人到组织,从下级到上级;而我们现在推行的方式是从上而下地推进绩效管理。会造成“假、大、空”的应付了事的不良现象。六是指标体系高而“空”(表面上面面俱到,其实质指标笼统模糊,不具有可操作性),会造成抓手悬空,好像全管,好像全不管。七是绩效管理指标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关于各指标信息的自动采集、归纳、评价、汇总、传递、报告、查询自动化水平不高,势必出现指标信息难以采集、口径不一、无可比性等现象,最后绩效考核不了了之。八是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与中心工作、部门职能、岗位职责、日常管理制度等脱节,给人们的映像绩效管理工作是额外增加的工作,让组织和个人精疲力竭,也不一定干好,严重挫伤组织和干部个人的士气和工作积极性。一项管理的优化和改进,固然会存在一些问题。只要我们积极地应用现代管理、科技信息手段,明确目的和思路、找准绩效管理的标的、整合职能部门,人才,信息装备等资源,把复杂的问题程序化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方便化、模糊信息终点化,制定重点突出、指标量化、分类可比、便于操作的高自动化便捷绩效管理措施。我们就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第二部分:绩效管理概念的再认识
绩效管理是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可比化、便捷化、简约化、现代化的要式管理方式。其核心是依法行政、按章办事、发挥职能、履行职责。通过指标体系对照评价,充分体现干好干坏不一样、干与不干有区别。是对传统管理方式基础上的优化、革新和解放。决不是传统管理基础上额外增加的管理任务。集中体现了绩效管理的科学、客观、公正、可比、目的性。防止管理和评价结论的人为因素。
第三部分:推进基层绩效管理工作的思路、措施和建议
一、思路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法纪为依据,以促进队伍建设、提升职能作用、正确履行职责、团结协作、圆满完成任务为目的,遵循税收规律和税收管理规律,有效调度各种资源,强化整体法纪遵从度和执行力,首先推行自下而上的要式指标体系,优化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力,提升中心工作完成的质量、效率和效果,分步推进基层绩效管理。
二、措施和建议
(一)整合绩效管理办、监察、人事、教育、办公室、风控、党办等职能、任务、和考核工作内容。防止各部重复干同一项工作;对下进行同工项工作的重复检查验收与督导;造成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精力、人才的浪费。以及不同部门检查验收评价相差较大,给基层和被检查者留下不良映像。严重影响管理的严肃性。
(二)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应当服务于管理目的。以法纪遵从与执行,以促进队伍建设、提升职能作用、正确履行职责、团结协作、圆满完成任务为目的。
(三)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应当符合考核结果使用者的需要。客观真实、公正平等、等级可比、科学有效。考核结论是权威定性。没有其他举报等信息源,在人事任免、表彰奖励等工作中,不再作考核评价。结论可以直接使用。
(四)绩效管理以指标体系信息采集、量化和及时性为重点。力求量化化,量化工作及其信息采集是绩效管理的基础。一是电子数据采集量化,是现成的量化信息数据。如:公文处理、上下班考勤。二是法律、法规、纪律、制度规定的量化信息数据。如:任务下达、实施稽查、移交审理、移交执行、举报受理及回复等电子信息,直接作为指标体系的量化指标。三是根据中心工作需要定义量化信息数据。如:干部政治专业理论学习的内容、每天、每月学习时间作出明确规定等。四是对于难以量化的指标,可以通过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模糊指标抽查,以转变为量化指标。五是对特殊指标,可以通过某项重点环节及终点的信息采集,以转变为量化指标。六是被考核者本人及时输入工作进度信息,以转变为量化指标。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廉政建设等模糊指标,可以把参加学习、参加会议、培训等内容及时间要求转化量化指标,占能力总数的20%;闭卷考试分数占20%;工作质量效率60%;等方法以量化。七是为保证信息采集的及时、真实、客观、准确、口径一致,可以采取部门轮流或异部门人员协作机制。以增强绩效管理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减少人为主观因素意断,促进依法行政、落实制度纪律的有效性。
(五)起步阶段,绩效管理以指标体系不追求大而全。但应当具备以下的要式特征:一是满足中心工作完成的基本需求。二是满足实现单位职能、部门职能的基本需求。三是体现履行职责质量、效率、效果。四是“敬业、科学、求实、法治、服务、文明”的稽查精神和稽查现代化建设需要。五是满足分级分类分专业分领域人才现代化建设需求。六是满足使用部门的要式需求。七是满足上级及领导班子“善治税收、法治国税、守住底线、提升站位、严格管理、倾情带队”宏观决策,既党的领导需求。
(六)建立健全绩效管理的保障机制。一是建立从岗位-干部(工作进度日志)-部门(工作任务分配)-主管领导(评价)-信息采集员汇总-考核组的绩效管理信息采集流程。最好引进群众参与。保证信息数据采集及时、真实、完整、有效。二是提升自动化信息数据采集、分析、汇总能力。三是信息公开。任何人都随时查询自己和其他人已经确认的绩效信息。四是保证绩效信息的准确稳定,不得随意更改。五是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量化数值,应考虑与其他岗位人员的相对可比性(虽然不同职能部门和不同岗位人员,一般不放在一起比较。)六是建立科学、公正、公开的组织评价机制。
(七)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导向性积极作用。一是人才、优秀干部不设比例,够条件就认,多多益善。二是提拨、晋升、奖励手段主动积极用活用好。不埋没人才,不让老实人吃亏。三是着实解决基层单位和基层干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体现以人为本的组织关怀。让基层及其干部感到身后是有团队的、有组织的,非常亲切而温暖。克服困难,把时间、精力、智慧引导到我们的税收现代化事业上来。四是对违法违纪行为,决定适用纪律。传达我们党依法治税、纪律严明的决心、信用和价值取向。
(八)推行绩效管理要自下而上分步实施,不要过急。作为基层单位,对自己的组织要素进行全面评价,只要我们优化了一个体制、改进了一项机制或是理顺了一个重要环节等等都是进步。依法治税和税收管理改革创新,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着急不得。
绩效管理是世界级难题。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切不可大而全一步到位。我们首先实施要式指标量化管理,培育被管理者自我学习工作信息采集的习惯;提升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信息化、现代化,解放管理;保证法律法规、纪律、制度的落实;保证中心工作高质高效完成;保证税收改革和各项建设的顺利进行。否则一步实行大而全的绩效管理,就会造成管理无果无效、管理者灰心丧气;被管理者怨声载道。
要式指标量化管理是绩效管理的一种。具备绩效管理的所有特征和特点。又可称为简约式绩效管理,或轻绩效管理。它皆顾管理学说中的“X理论”和“Y理论”。既有一部分人本性是懒惰的。没有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实施严格管理的。大多数人本性是勤奋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有责任心的,其职责和分配给他的工作,他会积极主动负责地认真完成,不需要过多的管理和督促的。
绩效管理是科学有效的,是值得推行的。但应当自下而上分步实施。
(延边州国家税务局、延边州国家税务局稽查局的要式绩效管理办法有很多亮点。值得推广和借鉴)
附件:《全州国税稽查开式系统评价 调查表》
(该表中的每一项及其中环节中存在不足,克服或改进了就是一大进步)
2015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