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即将拿到第二季度的成绩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经济还是未能摆脱老惯性--第一季度经济受各种因素影响表现糟糕,以至于国际社会怀疑美国经济是否真的实现了复苏。但这种惯性也可能让人乐观,2014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年化增长率萎缩了2.9,但随后的几个季度美国经济赶了上来。也许第二季度美国经济会实现反弹。
故而,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强调,美联储年内加息依然是大概率事件,时间表大约在是9月份。从美国版量化宽松(QE)退出,到美联储加息时间表的预测,争论不仅是美联储内部鹰派与鸽派的喋喋不休,而且呀使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波澜起伏。尤其是到了预期关键的时间节点,加息敏感的各种预测都会导致全球股市尤其是新兴市场资本的异动。
然而美联储以不变应万变--无非是给出“耐心”或“不耐心”的说辞。其实,这让全球焦虑的同时,也产生了审美疲劳之感。美版QE退出后,日本和欧洲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量化宽松政策,中国也在通过更为灵活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破解经济趋向通缩的尴尬。由此亦可证明,如果美国经济复苏稳固可期,QE药方的确是将全球经济拉出危机泥潭的领导妙药。美国亦可尽快结束这轮危机周期,通过加息--货币政策正常化以引领全球经济步入新周期。
现实很尴尬,美国经济未能走出第一季度疲软乏力的周期律。而且,制约美国经济的三大沉疴还包括:收入陷入困顿、消费增长乏力、失业率预期稳定性不足...这是耶伦很难下定决心实施加息政策的主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忧虑全球进入“新平庸”,中国经济则进入“新常态”,日本和欧洲正在通过QE为破解通缩困局而战...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发展现状,尽管在逻辑上显得美国“一枝独秀”,但美国经济的内涵本质只有美联储能够知晓内种滋味。关键是,美国QE退市和加息不合逻辑的“时间差”,使得美国经济对全球市场的正面催化效应大大降低。而中欧日三大经济体的不景气现状,对美国经济产生了不利的传导。
正因为如此,耶伦对于美国经济无论是乐观预期还是持悲观姿态,都将影响美联储加息的时机。26日的FT中文网社论引述耶伦本人的话说:“根据多年从事经济预测的经验,我可以向你们保证,我写下的任何具体预测都会被证明是错误的,或许还错得很离谱。”
这是否意味着,耶伦本人也无法肯定年内何时加息。所有一切,可能都要看美国经济的表现--如果美国经济像2014年那样从第二季度开始走好。那么,耶伦本人也没有理由将加息时间表从9月份推后。毕竟,耶伦要弥合美联储内部的分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若9月份加息,对美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如何呢?是“终于来了”的释然还是不以为然?这要到时候再看。但须指出的是,美国经济复苏也好,陷入上世纪90年代的困局也罢,美国经济的基本面虽然还是全球超级大国,但其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和对全球经贸秩序的主导力还是发生了变化。最突出的莫过于必须应对中国的竞争。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的情势看,美国已经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压力。未来,全球经济秩序主导架构,不仅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还有亚投行。即便是美国津津乐道的是印度的崛起,似乎可以作为制衡中国的新兴市场力量,但未来也是影响美国全球影响力的因素之一。
最现实的影响是,美联储加息或成为“央行现代史上最宽松的收紧”,对于美元汇率的影响将是持久的。在日元、欧元和人民币处于贬值趋势的情势下,美联储加息带给美元升值的压力,将严重影响美国出口。因而,即使美联储加息,可能也是象征性的,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