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用事实说话
来源:生物谷|孔静 2015-05-08 16:58
转自生物谷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这是近九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中第六次提到转基因技术。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启动863计划时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在解决,要靠尖端技术。"体现了设计师的高瞻远瞩和睿智,那时,转基因技术在全球也不过刚刚起步。现在的转基因在世界上究竟呈现什么样的发展现状,又有着怎样的未来?
我们用事实说话,让数字为你展现转基因帝国的疆土。
转基因作物发展
地球表面积: 500亿公顷。
地球陆地面积:190亿公顷。
耕地面积:15亿公顷。
我国耕地面积:1.28亿公顷。
转基因植物耕地面积:2.5亿公顷。
目前全世界农业生物技术中转基因发展迅速。2014年全球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呈稳步上升状态。近期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较发达国家快,部分原因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
转基因作物的影响
英国咨询公司PG Economics分析了1996到2010年间的数据后,得出结论:与转基因作物相关的农药使用量下降了9%。抗虫棉,增产9.6%,农药使用减少。考虑到转基因作物巨大且不断增长的种植面积,这一降幅无疑已经堪称一个巨大的成就。
转观转基因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福利分配,其中农民占收益的64%,消费者所占福利32.5%,种子公司收取的利润占1.7%,科研单位只占1.1%。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事实:全球转基因时间30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应用18年,每天食用转基因产品的人口占到人数高达四五十亿;数以百亿计的动物数代,数十代的食用转基因饲料;还没有一例被证实的食用安全问题。
我国转基因研究取得成果
(一)
转乙烯形成酶EFE反义基因的耐贮藏番茄(华中农业大学研发)
转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CMV-CP)的抗病毒番茄和甜椒(北京大学研发)
转查尔酮合酶基因(CHS)改变花色的矮牵牛(北京大学研发)
抗虫转基因烟草(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发)
转Bt-Cry1A和CpTI基因抗虫棉(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发)
转Xa21基因抗白叶枯病水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发)
转Bt-Cry1A和Bt+SCK基因抗虫水稻(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说分别研发)
转PRSV复制酶基因抗病毒番木瓜(华南农业大学研发)
转Bt-Cry1Ac基因抗虫欧洲黑杨(中国林业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合作研发)
(二)
Bt-Cry1A和CpTI基因抗虫棉于1997年获得安全证书并率先实现产业化
转Bt-Cry1A/1Ac融合基因的抗虫水稻"华恢1号"及杂交种"Bt汕优63"(华中农业大学研发)、转植酸酶PhyA2基因的BVLA430101玉米自交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说与奥瑞金公司联合研发)于2009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
(三)
三系杂交和优质抗虫棉
抗虫和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
转人血清白蛋白基因水稻
转WYMV-Nib8基因抗黄花叶病毒病小麦
转DREB基因节水耐旱小麦
以上我见,我国的转基因研究科研成果丰硕。
我国的转基因推广现状
ISAAA(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2014年的转基因产业状况最新统计数据:2014年,美国的总GMO(转基因生物)种植面积达到了73.1百万公顷,占其总可耕种面积1.7亿公顷的43%,而且增长率是+4%,巴西42.2百万公顷,增长率是+5%。阿根廷世24.3百万公顷,增长率-0.4%,印度种植面积是11.6百万公顷,增长率+5%,加拿大种植面积是11.6百万公顷,增长率是+7%,中国种植面积是3.9百万公顷,与南美小国巴拉圭相同,增长率是-7%。巴拉圭是5%。如此下去2015年将会被巴拉圭超越。
相较于国际的转基因发展,相较于我国的转基因科研,我国的转基因推广是远远落后的!(生物谷Bioon.com)
以上数据整理自
原文网址
http://news.bioon.com/article/6668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