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培训讲义《中外知商媒体群-集团战略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PPT:培训讲义《中外知商媒体群-集团战略发展的一支生力军》讲师:钮海津-(2014-05-26)

 -----------------

 

【记者手记】

在广州的黄埔大道富利盈隆大厦,一位八十岁的老人几乎每天都驾车来到这里“据守”着一个办事处,履行他在美国安与恩事务所的中国法律事务主任职责,履行他在华南美国商会知识产权委员会的主任职责,还有,“履行”他已离不开这里的四十年中国情。

这位老人叫包恒。

包恒是他的中国名,是他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进入哈佛大学攻读中国法律史时起的。他曾很“拉风”,1963年在新加坡教学时批评过在位的总统李光耀是独裁者,1964年在台湾和蒋介石喝过中国茶,1972年在尼克松访华三周后他因被怀疑是间谍而在广州东方宾馆软禁,1978年他在肯尼迪中心与访美的邓小平“简单握手”并听到邓“充满智慧”的演讲,1997年在江泽民访美时与克林顿建立“法治计划”后他即以“法治论坛”响应之,他和亚洲的众多法律专家以及中国高官来往互动。不是传说,是人们都说,这人是“中国通”。

预约采访的时间到了。他是一个人走进会客室的,轻轻地,如同一个安静的孩子,来到了我们面前和我们握手。我以为,像他这样年纪大大的老人,像他这样阅历厚厚的名人,像他这样故事多多的奇人,他会由刚才核对我们身份的那些年轻助手们簇拥着进来,没有。他的装束很传统,就像我幼时看西片里出镜的老派男人,透气礼帽,纹布西服,蓄山姆胡,彬彬有礼,传统的,老法律人。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亨利·基辛格曾为哈佛大学中国法律史的学生授过课,包恒即在其中。正是这位教授,后来成为尼克松政府进入紫禁城的推门人,并帮助包恒于1972年开拓了中国的法律事务。自此,成立于1885年的美国安与恩律师事务踏上了中国大陆。

我的同事按照事先准备的提纲有条不紊地问,包恒博士也有条不紊地答。这是必须的,因为五月刊要上几位有份量的人物,包恒是重要一员。但我还是忍不住就“那个问题”希望他当面向我们直白。就在我的同事对我说“问完了”时,我即对包恒博士说,您来华N久、贡献颇大、人事厚积、年事已高,所以您对许多事情要嘛已看透要嘛不介意了是吗。包恒博士答,是的。我抢着说出来:那您是不是人们传说的间谍呢。包恒博士抢着回答:不是!

这个采访在哈哈大笑的气氛中结束。(钮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