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板的粤菜馆没有开张就关门了


我认识一个姓赵的老板,投资3 000万开了一家粤菜馆,很高档。但是,这家粤菜馆没开张就关门了。

赵老板,山西人,70年出生,初中肄业,在社会上混了几年就去当兵了。在部队上凭着一股机灵劲,最后转了干。90年代末转业留在了北京。看到北京的房地产和家装比较火爆,于是辞职做了一家装修公司。一个偶然的机会,赵老板认识了老家信用联社理事长。于是,赵老板迅速和这个理事长攀上了“亲戚”关系。有理事长“罩着”,赵老板回老家县城干了几年装修,赚了个盆满钵满,并且又认识了很多有权有势的老乡。

赵老板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媳妇在北京一家大医院当护士。于是,老家只要有人来北京看病,赵老板的媳妇就会提前帮着联系好专家甚至床位。赵老板还专门买了两辆豪车,负责接送。

赵老板往返于北京和老家县城,混得如鱼得水。看病拉关系,拉关系搞装修,赵老板通过整合资源,已经组建了自己的产业链。但是,随着政府采购监控越来越严,赵老板的装修也不如从前,更关键是,赵老板有点厌倦装修了。他更热衷于天天和领导们在一起吃吃喝喝,于是,赵老板想到了开一家高档的饭店。经过朋友建议,赵老板果断实行“产业转型”,最后决定搞一家高档粤菜馆,并且选址在丰台区政府不远的地方。

其实,赵老板在投资饭店以前,我给他说过,马上要开十八大了,要慎重,还不知道下一届政府有什么打算。但是,赵老板不屑一顾,谁上台,不都得吃饭吗?

被我不幸言中,赵老板的粤菜馆,在20128月装修完,91日开始试营业,计划元旦开张。但手续不全,一直没能正式开张,接着又赶上“八项规定”,最后也就没有机会开张了。欠了一屁股账,还拖欠了100多名员工三个月的工资。

这只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希望能带给企业家一些思考。

(龙吟山论道,颜伦琴,201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