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社会总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几个在职大学生说看到最近公开的国企腐败就明白了这里面的原因而产生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与几个大学生讨论,究竟是公正用人遏制腐败还是清正廉洁用人公正;大家说这个话题估计没有定论,但腐败肯定就用人不公却是我们社会的事实。正因为如此,在我们这个体制内到处腐败泛滥成灾的社会;想体制内用人公平估计还真的是梦想。大家说他们都赞成我的观点,国企就应该成为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主渠道;如近几年武钢肆无忌惮的外扩与兼并,这应该最缺的就是高素质人才;可实际却是武钢一方面大肆外扩(投资)与兼并重组,另一方面却是内部不断提前退休高素质人才;这些年只听说武钢缺农民工(干体力劳动的),还没有听说过武钢缺高素质人才。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在腐败企业高管的领导下真的不需要人才;而只需要几个听话的奴才就行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武钢效益越来越差;而经济损失却越来越大。结果带来的是社会上的大学生只能与农民工竞争,因为这应该安排大学生的单位却不用大学生;这难道不是中国特色的用人不公吗?
按照管理学上的核心竞争力原则,任何单位都需要高素质人才;因为人才才是营造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可是我们社会的国有企业改革却出现了反常现象,那就是任何时候全部是高素质人才过剩。如当年武钢定员定岗,最先没有岗位的却是工程技术人员;于是武钢就将没有岗位的工程技术人员集中,一部分去职工学校教书;另一部分组成基础工作检查队,整天如同宪兵一样到处检查。再后来质量管理奖验收合格,于是武钢只好将这些工程技术人员提前退休。即使是后来的武钢对外扩张与兼并,宁可用大量的劳资人员到处当官;也没有将技术人员对外扩散。这也是武钢无论是对外投资还是兼并重组,竟然没有一个是有效益的;更不用说能产生持续性的经济效益。这是为什么,就是忽视了知识的效应;企业要产生核心竞争力,主要的力量来源就应该是在技术人员身上;一个任何改革都是从技术人员身上开刀的企业,它能从哪里产生核心竞争力呢?
道理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就没有人用人才呢?原来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吏治腐败”文化。任何腐败分子掌握决不会用人才,首先是用奴才;因为奴才对自己忠诚,所以能保证自己稳固的位置。此外就是我们今天的中国腐败分子全部有双重身份,既是行政负责人同时还是技术权威;哪怕什么技术都不懂,有权就是权威。正因为如此,所以腐败分子决不允许自己手下有真正懂技术的人。这除了使自己没有面子外,还容易使人向技术靠拢。所以我们社会的腐败分子无一例外地首先排斥的就是懂技术的人才。不懂技术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但却并不影响我们社会任何单位存在的价值。因为我们是一个内部垄断市场与资源的社会,没有核心竞争力也不影响任何单位的存在和发展。这就是我们社会任何单位任何腐败分子都坚持自己的观点用人,而且还是固执己见的用人之道;从而产生出我们社会任何单位任何腐败分子,最后其单位内部绝对是任人唯亲与唯忠诚是举的用人文化。
正因为如此,所以腐败分子存在的单位绝对没有正直的人;更没有敢于坚持原则的人,自然也就见不到与领导不合的人。全部是与领导高度地一致,领导的任何决策全部是百分之百的支持。在这样的人生观、权力观和名利观冲击下,全社会任何单位或任何腐败分子都能有效地从源头上腐败。在这样的文化冲击下,单位内部的人感觉带‘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同时单位对外依然还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也是我们现在这么多国企腐败而从来没有面向社会招聘大学生的原因;自然这也是我们社会的大学生只能与农民工竞争岗位的原因。因为他们本来应该是到国企相应的专业岗位,而这途径彻底被堵塞了;于是我们社会的大学生为了生存而只能与农民工竞争;从而使我们全社会的知识退化,自然我们社会的竞争力也就是不进反退了。
其实用人不公平最容易引起全社会的愤怒,因为‘英雄无用武之地’使大家灰心丧气;“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就是说腐败分子虽然最终目的都是贪污腐化,但造成全社会的用人不公比腐败的危害更大;因为它不仅使社会处于假和谐的状况,而且还是社会生产力普遍下降。正因为如此,即使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也要不时追求用人公平;目的还是为了创造经济的辉煌来维护其封建统治。‘公开’就是封建社会一直以来用人公平的途径,即全社会的人才通过“公开”竞争而选拔优胜者;因为为政之要,在于得人;发展之要,在于用人。如何选好人、用好人,使得人尽其才与才尽其用是几千年封建社会一直在研究的事实。可在我们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实践中,竟然成为只有领导是人才的中国唯一用人现象了;因为我们社会在腐败分子的控制下,公平、公开、公正全部成为了形式主义;这也是我们社会这些年全社会到处是选拔奴才的原因,也是我们社会到处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