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投缘与非投缘
喻建国
投缘是一种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状况,表现为双方情意相合,有缘分,合得来。上官鼎的《阳光三迭》第二二章:“你我今日一见,十分投缘。”就反映了这一状况。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经常是通过语言进行彼此的交流,当双方说话总有共同喜好的话题,而且对很多事情的想法和看法都十分接近时,彼此的交流就十分顺畅,这就是说,双方很投缘,也就意味着彼此都十分喜欢对方的存在。
投缘是一种十分自然的存在,它不需要人为地进行任何修饰,是两个个体自然相融的现象,是两个个体原来长期生活积累的共同点所碰触的产物。因此它不需要现实的任何修饰,它只是十分自然的流露。
人们对投缘现象应该十分珍惜,这主要表现在对投缘对象的十分珍惜上,让投缘现象不定期或定期重复是这种珍惜最重要的展现。个体应该创造机会让投缘现象不定期或定期重复,让投缘现象充实自己的人生,让投缘现象美化自己的生活,让投缘现象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这里十分需要对投缘对象的爱护,由衷地悦纳投缘对象,在投缘对象的身上和精神上不断发掘新的共同点。实际上这些努力就标志着发展投缘。投缘对象原来和自身具有的共同喜好的话题,投缘对象和自己的接触中经常流露的对很多事情的想法与看法所展示的与自己的一致性,这些需要很好地保持,并且还要在新的社会生活的展开中,继续充实并发展共同的爱好以及共同在对待现实中的一致性。
非投缘也是一种十分自然的存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对很多事情的想法和看法总和自己格格不入,并且发生猛烈的相撞,他们在和自己谈话时总会话不投机,抵触严重。遇到非投缘现象,个体应该善自处理,不要让格格不入继续扩大,不要让不投缘现象继续发展。让开避开是最容易的方法,拉开距离避免让格格不入继续横在彼此之间。不是在大智中有一个忍辱吗,辱的存在要远远超出格格不入,可以说达到了非投缘的极端。忍辱就是对待极端非投缘现象的大智慧。
遇到非投缘现象还要提高对非投缘对象对自身的攻击和陷害,世上有一些人,他们对待与自己非投缘的对象常常在自己不成熟的心态操持下,大事激发自己的发泄、投射、蜕幻与贬虐,并且暗暗地向非投缘对象倾泻而下,为了避免遭其祸害,自己要做好各种防范措施。特别要对一些假投缘十分警惕,社会上常有一些人搞出一些假投缘现象来蒙骗别人,并加以祸害,这是十分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