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洋东生态观光园近期建设策划书
目 录
一、项目概述‥‥‥‥‥‥‥‥‥‥‥‥‥‥‥‥‥‥‥‥‥‥ 1
二、策划理念‥‥‥‥‥‥‥‥‥‥‥‥‥‥‥‥‥‥‥‥‥‥ 2
1、目标定位 ‥‥‥‥‥‥‥‥‥‥‥‥‥‥‥‥‥‥‥‥‥‥‥2
2、资源整合 ‥‥‥‥‥‥‥‥‥‥‥‥‥‥‥‥‥‥‥‥‥‥‥2
3、挖掘文化 ‥‥‥‥‥‥‥‥‥‥‥‥‥‥‥‥‥‥‥‥‥‥‥3
三、景区规划‥‥‥‥‥‥‥‥‥‥‥‥‥‥‥‥‥‥‥‥‥‥ 3
1、凌坑水库 ‥‥‥‥‥‥‥‥‥‥‥‥‥‥‥‥‥‥‥‥‥‥‥3
2、高山茶园 ‥‥‥‥‥‥‥‥‥‥‥‥‥‥‥‥‥‥‥‥‥‥‥4
3、溪谷叠瀑 ‥‥‥‥‥‥‥‥‥‥‥‥‥‥‥‥‥‥‥‥‥‥‥4
4、鲜果长廊 ‥‥‥‥‥‥‥‥‥‥‥‥‥‥‥‥‥‥‥‥‥‥‥5
5、服务中心 ‥‥‥‥‥‥‥‥‥‥‥‥‥‥‥‥‥‥‥‥‥‥‥5
四、道路系统‥‥‥‥‥‥‥‥‥‥‥‥‥‥‥‥‥‥‥‥‥‥ 6
1、出入口 ‥‥‥‥‥‥‥‥‥‥‥‥‥‥‥‥‥‥‥‥‥‥‥‥‥6
2、车行道 ‥‥‥‥‥‥‥‥‥‥‥‥‥‥‥‥‥‥‥‥‥‥‥‥‥6
3、停车场 ‥‥‥‥‥‥‥‥‥‥‥‥‥‥‥‥‥‥‥‥‥‥‥‥‥6
4、游步道 ‥‥‥‥‥‥‥‥‥‥‥‥‥‥‥‥‥‥‥‥‥‥‥‥‥6
5、码 头 ‥‥‥‥‥‥‥‥‥‥‥‥‥‥‥‥‥‥‥‥‥‥‥‥‥‥7
五、绿化改造‥‥‥‥‥‥‥‥‥‥‥‥‥‥‥‥‥‥‥‥‥‥‥ 7
1、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7
2、发展地方景观特色的原则 ‥‥‥‥‥‥‥‥‥‥‥‥‥‥‥‥7
3、自然式布局的原则 ‥‥‥‥‥‥‥‥‥‥‥‥‥‥‥‥‥‥‥8
4、遵循森林植被自然演替规律的原则 ‥‥‥‥‥‥‥‥‥‥‥‥8
六、标识系统 ‥‥‥‥‥‥‥‥‥‥‥‥‥‥‥‥‥‥‥‥‥‥‥‥8
1、景区标识系统的分类 ‥‥‥‥‥‥‥‥‥‥‥‥‥‥‥‥‥‥8
2、景区标识系统的组成要素 ‥‥‥‥‥‥‥‥‥‥‥‥‥‥‥‥8
3、景区标识设计本体 ‥‥‥‥‥‥‥‥‥‥‥‥‥‥‥‥‥‥‥‥9
七、智能系统 ‥‥‥‥‥‥‥‥‥‥‥‥‥‥‥‥‥‥‥‥‥‥‥‥9
1、监控系统 ‥‥‥‥‥‥‥‥‥‥‥‥‥‥‥‥‥‥‥‥‥‥‥9
2、智能停车场 ‥‥‥‥‥‥‥‥‥‥‥‥‥‥‥‥‥‥‥‥‥10
3、背景音乐 ‥‥‥‥‥‥‥‥‥‥‥‥‥‥‥‥‥‥‥‥‥‥‥10
八、设施设计 ‥‥‥‥‥‥‥‥‥‥‥‥‥‥‥‥‥‥‥‥‥‥‥‥10
1、休息座椅 ‥‥‥‥‥‥‥‥‥‥‥‥‥‥‥‥‥‥‥‥‥‥‥10
2、垃圾桶 ‥‥‥‥‥‥‥‥‥‥‥‥‥‥‥‥‥‥‥‥‥‥‥‥‥10
九、工程实施 ‥‥‥‥‥‥‥‥‥‥‥‥‥‥‥‥‥‥‥‥‥‥‥‥11
1、首期工程 ‥‥‥‥‥‥‥‥‥‥‥‥‥‥‥‥‥‥‥‥‥‥‥‥11
2、二期工程 ‥‥‥‥‥‥‥‥‥‥‥‥‥‥‥‥‥‥‥‥‥‥‥‥11
3、三期工程 ‥‥‥‥‥‥‥‥‥‥‥‥‥‥‥‥‥‥‥‥‥‥‥11
附件:洋东生态观光园规划平面图
龙岩洋东生态观光园近期建设策划书
(讨论稿)
跨入新世纪,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和消费的时尚。旅游业以其强劲的需求,快速的增长,广阔的前景,被誉之为朝阳产业。旅游景区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在于国内外商旅游客因慕名奔赴景区观光游览,从而带动了“食、宿、行、游、购、娱”等旅游产品的消费。所以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链中的价值源,是旅游消费的动力源,是旅游经济的增长源。
一、项目概述
龙岩洋东生态观光园位于新罗区适中镇洋东村,地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海拔高度在786米以上(水库平面),园内峰峦叠嶂、植被茂密、生物多样、气候宜人,大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大气质量一级标准,水源来自于不受污染的涓涓溪谷,水体质量为国家一级环境标准。景区距离龙岩市区20分钟车程,距离厦门市1.5小时车程,交通十分便利。旅游覆盖总面积达到了3000亩。
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人们通过参加生态旅游活动,实现了与自然的交流,满足了精神消费的需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生态体系建设方面,一个布局合理、结构科学的农林生态观光园,不但可使宝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而且通过科学的生物改造将使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农林生态的蓄水保土等生态屏障功能,尤其是对水泥行业强盛的适中镇而言,自然景观与生态观光相结合的洋东生态观光园不仅填补了新罗区适中镇无旅游景区项目经营的空白,而且对加速农林产业体系与生态体系建设逐渐由采掘消耗型向保护利用型转变树立了典范。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它能创造和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开辟一方净土,改善生活品质,促进区域经济,洋东生态观光园项目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策划理念
“以水为媒,红绿相间、取之自然、胜于自然” 。“有山无水,山便失去了几许灵气;有水无山,水便减少了几分气势。山水兼得,最是难得。”洋东生态观光园充分利用溪谷、青山、绿水、叠瀑做足文章,进行因地制宜、因山就势、缘于自然的深度开发。以生态、社会、经济三个效益的共同实现为指导,以特色和可操作性为原则,借鉴省内外同类项目开发的先进经验,在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进行全面调查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确定洋东景区的功能定位、目标定位、规模定位、档次定位,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及其发展步骤,实现乡村旅游的总体目标:
1、目标定位:以打造国家4A旅游区为目标定位。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益经营、高水平管理;以山水生态风光为依托,重点突出环境的生态性和观赏性,开发生态观光、生态休闲、生态度假、生态美食、生态养生等系列产品。明确统一建筑物的风格,建议“土洋结合、高低错落、露而不藏、浓淡分明、聚散相宜”。借鉴新罗古民居的造型语言,采用仿木结构,挑廊挂柱,具有浓郁的山野韵味。
2、资源整合:以高山、溪谷、叠瀑、森林、茶园、水库等环境资源为基础,积极丰富功能,努力营造环境特色,向多产业结合的生态农业种植观光、溪谷叠瀑观光、高山茶园观光、湖畔垂钓观光及茶园宾馆、溪湖别墅等一系列结合“水上运动、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保健疗养”等综合性的乡村旅游生态园发展,实现项目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挖掘文化:以努力实现龙岩重要乡村旅游项目,塑造福建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为最终目标,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知、求乐、求福”的心理需求,对同类资源的种类、特色、成因、结构、分布等作周密详尽的调查,以旅游者为导向,建设观赏内涵差异、综合享受较高的同质性景区,使同类资源景区因环境的改变和功能的创新而得到游人的认同。在景区设施的设计、建设和服务工作充分的予以研究,挖掘素材、精选素材、激活文化,形成具有独特乡村文化特色的旅游知名品牌休闲度假胜地,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盈利增长点。
三、景区规划
龙岩洋东生态观光园景区主要由“陵坑水库、高山茶园、溪谷叠瀑、鲜果长廊、服务中心”等五大区域组成。规划者必须从每一个环节细节考虑和满足游客的旅游观赏美誉度和舒适度,赋予人们所期望的观赏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体验功能。使之成为沿海及周边城乡居民“游览观光、休闲度假、避暑纳凉、陶冶身心”的旅游胜地。
1、陵坑水库:陵坑水库位于九龙江西溪支流船场溪上游,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1.5km2,水库枢纽由均质土坝、副坝、溢洪道、输水涵洞组成。坝高为25.5m,坝顶宽5m,长66m,水库正常蓄水位为787.53m,总库容117.34万m3,水域面积80亩。
据统计,锤钓成为登山之后的第二大休闲活动,垂钓活动已经发展出多样化的分类专案。景区将开辟溪钓、湖(水库)钓、池钓及搭船出湖的船钓等垂钓项目,拥有普通垂钓区(遮阳平台)、VIP垂钓区(遮阳平台、包厢)、垂钓码头(豪华游艇、脚踏游船)、垂钓俱乐部(提供渔具、餐饮、影视、保健等),为广大钓客呈现优越的垂钓空间和优质的温馨服务。
总的说来,VIP垂钓区拥有独立的水湾,环境幽静私密,设置垂钓包厢,主要面向高端商务游客;普通垂钓区为众多垂钓爱好者提供完备的垂钓设施;一些浪漫的钓客租赁小船出湖垂钓,享受和陆地上不一样的垂钓感觉,使各类垂钓爱好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类型。同时在水库主坝附近开设野炊区域,四周青山绿水伴随着阵阵烧烤飘香,将成为亲朋相约、单位组织、家庭出行以及青少年结伴踩青、休闲聚餐的理想之地。
2、高山茶园:“高山出好茶,其味香气高,滋浓而耐冲泡。头饮浓郁甘甜、茶香扑鼻;二饮醇正鲜爽、幽香芬芳;三饮余香不断、仍有茶韵回味、饮后口齿留香,沁人心脾”;这是景区高山铁观音茶真实的写照。
环绕陵坑水库的数百亩高山铁观音茶山,层层叠叠、井井有条,如千万条绿色之龙横卧在湖水之上翩翩起舞、相映成趣。每遇春秋时节,但见妙龄采茶姑娘头顶凉笠、腰系竹篓,悦耳的歌声下双手敏捷的采摘着一片片嫩芽绿叶,令人目不暇接。于是,一些好事者急冲冲地加入采摘行列,名为相助实则添乱,醉翁之意不在酒。
茶山顶端的万绿丛中一点红----“水中茶楼”奇就奇在茶楼建在水中央,却不见清水汩汩从何而来。游人登楼品茗,远眺湖中山色,近观池中游鱼,别有一番风情。露天茶座里遮阳伞五颜六色,又是一处风景。稍远处一排排仿古制茶作坊引人前往,旧时手工制茶工具与现代制茶设施并存,通过历史照片,复原的模型展示旧时制茶工艺,加之中英文解说词图文并茂供游人欣赏比较等,若逢采茶时节还可参观全套制茶工序,亦可品尝选购鲜茶,着实不虚此行。制茶作坊从单一的静态展览向多维度的文化展示和体验层面转变,将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溪谷叠瀑:景区有三条人迹罕至的原始溪谷,流水潺潺,茂密的森林里隐匿着山猪、山鹿、山龟、野兔、野鸡、松鼠、石岽……系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资源基因库。沿着石砌小道,清泉相伴,鸟语蝉鸣,疑入人间仙境。春时,竹林青翠、草乏新绿,极目万紫千红;夏日,溪水叮咚、如泣如诉,顿感凉气袭人;秋天,云雾缭绕、色彩斑斓,迎风野果飘香;冬季,冰装素裏、霜降过后,但见青山依旧。
特别是乌石山溪谷近百米落差的步步高叠瀑,站立谷底仰望溪瀑从天而降,飞流直下、水石相激、涛声如雷、极为壮观。因五级瀑布积年冲击崖石而形成的瀑雾飘飘渺渺地洒向人间,阳光下一道道美丽的彩虹突然呈降在有缘之士的面前,实乃三生有幸。拾级登上顶峰俯瞰溪谷全景,树木郁郁葱葱,地形崎岖多变,时而云雾漫漫,溪瀑有如人生跌宕起伏,一股神秘的呼唤从心底油然升起,思绪万千、回味无穷。
高山、云雾、古树、溪流、峭壁、叠瀑等通过多条游步道的连接,拥有浑然天成之野趣。溪畔历来就是人们踏青的向往之地,相信乌石山溪谷的浪漫之旅,将成为最大众化的假日户外休闲方式,人们将云集其间流连忘返,宛如闹市。
4、鲜果长廊:农业观光园是运用游览、休闲等形式将农林资源拓展为旅游资源的新型产业。农业资源作为观光休闲场所,通过提供观赏、游览、品尝和选购等消费服务方式,使农业资源延伸为旅游资源,还可直接增加其附加经济价值。观光果园虽然增加了设施的投资,但大幅度地节省了采摘和运输的费用,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自采自买的方式尤其适合于那些生鲜的果品,不仅买得放心,而且还达到了休闲的效益 。
高山茶园至乌石山溪谷总长600米,当中有一条旧时通往漳州的石砌古官道,古道两旁按四季引进品质优良的台湾鲜果,分别设置“葡萄沟、杨梅林、芭蕉谷和桃花园”等经济植物。游人从高山茶园至乌石山溪谷的行进途中,足踏古官道,耳边响起悠扬的乡村背景音乐,纵览台湾鲜果的绿叶,红花和果实之丰采,兴高采烈地汇入采摘、品尝、选购之列,既养眼又饱享口福,收获颇丰,其乐融融。
农业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既有自然风光的价值,又有田园生活的情趣,并且能满足游人尝鲜、尝新,择优选购绿色果品的消费心理。
5、服务中心:洋东生态观光园将在陵坑水库以及溪谷周边兴建“设施宏伟、装饰豪华、菜肴上乘,环境高雅”的四星级标准酒店,同时依山傍水兴建30栋休闲别墅,占地30亩,建筑面积4500m2(2F)。别墅群选择环境幽静的溪谷,数量宜精不宜多,并设有公共阅读室和天然游泳池,营造修身养性的居住氛围。清风摇曳、竹影婆娑、梅花绽放,给人以“竹林深处有人家”之美感。加上垂钓俱乐部、烧烤服务部及水中茶楼等服务设施,“食宿、会议、娱乐、健身、购物”等一应俱全,以迎合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大众游客,各得其所。
而且要求旅游景区服务人员从服务态度、服务技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诸多方面为游客提供标准化的,规范化的,与国家4A旅游区和国家4星级宾馆相适应的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以达到为所有游客提供“物有所值”,甚至“物有超值”的一流服务。
四、道路系统
规划区的道路交通系统由五个层次组成:出入口,车行道、停车场、码头和游步道。
1、出入口:以景区外部道路为基础,为便于管理及考虑到进入景区的畅通性,近期规划可设计三个出入口,分别是319国道进入洋东生态园出入口;陵坑水库副坝进入主景区出入口;高山茶园—鲜果长廊—溪谷叠瀑核心景区出入口。
2、车行道:319国道至主景区停车场约2.5公里的村道由原先的2米拓宽6—8米柏油路面,停车场至垂钓俱乐部靠近溪湖别墅群的2米碎石土路拓宽至3—4米水泥砖路面,别墅群至高山茶园宾馆开拓3—4米环山水泥砖专道。
3、停车场:考虑到自驾车游已成为人们出行休闲度假的主流,景区停车场达到6000平方米以上,设有摩托车、小车、中巴、大巴等区域停车功能,且绿树成荫,售验票中心,星级洗手间等服务设施完整。地面采用嵌草砖块铺设,要求牢固平整,防止积水。
4、游步道:在尊重景区内原有古官道的基础上,在关键的路段进行软化设计,如停车场至高山茶园区域内的游步道规划铺设木栈道;600米鲜果长廊在保留部分石砌古官道外,采用青砖或水泥砖贯穿果园;600米乌石山溪谷外调溪石铺垫尽可能与景观相宜。此外,乌石山步步高叠瀑上下两处大型观景平台及高山茶园露天茶座观景平台等均规划铺设防腐木。步行道的选择应顺应地形的要求,对原有的树木或景物宜绕行设置,应权衡选择可以产生最佳观赏效果的路线,以木栈道为主,注重亲水性和安全性,尽量设计单向的旅游线路。
5、码头:为增强水上游览和船钓活动的便捷度合舒适度,密切配合游步道和水上游览的相衔接,景区在垂钓俱乐部近湖处设置码头为脚踏游船及湖中垂钓活动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
五、绿化改造
绿化的设计原则是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绿化必须按客观规律办理,以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引种驯化理论作指导,景区绿化之间避免重复与雷同,还要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多一些自然,少一些雕琢。更应该善待原生植被,如清除杂草、扩充树穴、施肥培植等,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美化环境、节约投资的目的。
洋东景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植被茂密、物种丰富。年平均气温19.5 ℃-21.8℃,极端高温40.3℃,极端低温-4.5℃,年平均降水量1723mm-2019.5mm,无霜期262天-317天。根据景区区域划分,绿化改造应遵循以下原则:
1、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现有景观植被必须加以保护,应遵循保护和利用为主,改造为辅的原则,尽量不破坏现有的枫树、梨树、桃树、樟树、茶树、杨梅树以及长势良好的乔灌木及植被,从而保护和恢复地带性原生植被景观。
2、发展地方景观特色的原则:尽可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同地段选择不同植物作基调,着眼于季相变化,求得大面积远距离的色彩效果,形成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不同时节,不同景点,皆有合宜的游览观赏点,树种的选择和种植位置要与景点的景观气氛相协调。如停车场区域以本地榕、桂花树为主,有遮阳香化的效果;水库周边以绿竹为主,四季长青,雅俗共赏;茶园用杨梅树、山茶花点缀其间,疏密有致、锦上添花;鲜果长廊周边红梅、樱桃树连片成花的海洋;乌石山溪谷红杜鹃、白杜鹃、紫杜鹃色彩斑斓、绚丽多姿……形成丰富的季相变化,给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创造美的感受。
3、自然式布局的原则:景区绿化要自然式种植为主,同时还要满足风景区游人视点多变的要求,既少留人工痕迹,又要造就高于自然,意境优美的绿化景观,虽由人作,宛若天开。适当引进观赏性强的树种(适宜观叶观花观果等树种),丰富植物种类,形成独有的景观效果。
4、遵循森林植被自然演替规律的原则:在植被景观改造过程中,应增加常绿阔叶树种,逐步形成多树种、多层次、乔灌草相结合的森林植被群落,提高森林植被的特色和观赏价值。
绿化改造要与景点设计、建筑布局、造型风格及环境要求相协调,合理的利用现有的常绿林木以及其它较有观赏价值的树木,以丰富多彩的植物以及多种形式的配置方式,尽快形成“一路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的绿带观赏效果。绿化改造要坚持高标准、高投入,保证快出效果,出好效果。还要做到:“主题明确、步移景变、成本低廉、易于养护”。
六、标识系统
1、景区标识系统的分类
①引导标识:通过箭头等指示通往特定场所及设施的路线标识。
②位置标识:表示这是哪里或这是什么的指示性标识。
③导游标识:表明设施所在的位置与整个区域相互关系的功能。
④说明标识:表示管理者意图和实施内容的功能。
⑤规制标识:敦促使用者注意安全及遵守秩序的功能。
2、景区标识系统组成要素
①区域交通:景区公路沿线路牌,交通枢纽指示牌,水上交通指示。
②景区导向:游览线路图,示向指引,景区介绍。
③景区服务:票务、出入口、旅客服务中心、洗手间、酒店指引、安全规制、医疗急救机构等。
④商业信息:便利店、饭店、旅游商品特许售卖、广告、景区形象宣传。
3、景区标识设计本体
①标识牌的高度:针对行人的标识近距离高度1m-1.8m,远距离高度2m-2.5m,行走阅读高度2m-3m。
②标识牌板面设计:重点突出信息内容,文字的字体、大小、底色与文字颜色本身都要统一设计。
③标识标牌的文字:文字按中英文对照,其中中文用规范的简体字。
七.智能系统
1、监控系统:景区开发初期,由于硬件设施的不完善使外来游客和内部员工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问题成为景区管理的焦点。其次因为管理人员的欠缺,景区设施的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那么怎样以最少的投资能够兼顾安全和人员疏导,景区监控系统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确保景点监控报警系统的大容量和高可靠性的同时,在各个监控点设置摄像机并且汇接红外报警系统,设置录像机进行记录和远程控制功能可及时发现突发事件达到震慑和打击不良分子的作用。
如景点进出口是人员、车辆进出的咽喉,通过监控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利的证据;停车场的车辆集中往往成为不良分子光顾的地方,监控镜头防范作用甚佳;景点主要景观、设施等重要部位实行全方位的可变镜头进行监控,消除薄弱环节,确实增强游客的心理安全。
2、智能停车场:进口处设一台入口自动吐票机及入口控制器、道闸、地干线圈、车辆数字检测器、摄像机等;同时在各个出入口设摄像机,用于摄取车辆的进出场图像,存档后可根据需要调出车辆的进出图像,用于比较和查询,以保障景区车辆的绝对安全。
3、背景音乐:考虑到景区的实际情况和周边环境而设计背景音乐系统,平时播放背景音乐,提供一个优雅的环境,让人们在景区内欣赏到悠扬悦耳动听的乡村音乐,轻松快乐的游玩。系统通过升级扩展可以承担有线广播的功能,当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用于广播。背景音乐广播主要设置在人流密集地及游客休息处,作用是掩盖噪声并创造一种和谐的听觉气氛,扬声器分散均匀布置,无明显生源方向性,喇叭由草地音箱及室外音柱组成,且音量适宜,不影响人群正常交谈。音乐舒情,能够有效缓解游客疲劳情绪。
八.设施设计
1、休憩座椅:座椅的选址应注重游客的休息和观景,不能阻碍交通,不宜与垃圾桶摆设过近,不可以在厕所出口正面设置座椅。室外座椅的设计应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普通座面高38 cm -40cm,座面宽40 cm -45cm;标准长度:单人椅60cm左右,双人椅120cm,三人椅180cm左右,靠背座椅的靠背倾角宜为100°-110°。座椅的色彩应与周围的环境色彩融为一体,一般不选择鲜艳醒目的颜色,应充分重视坚固耐用,容易维护、更新。
2、垃圾桶:垃圾桶的设置地点既要避免设施密度过高造成视觉景观污染和增大管理维护难度,也要避免设施数量不足造成垃圾外溢污染环境。人群停滞的时间较长的地方应该设置垃圾桶,如入口处、售货部、观景点、路边休憩处等;在与休憩、观景设施配合设置时,应考虑小地形的风向等微气候因素,不得干扰游人的视觉与嗅觉。普通垃圾桶高不超过80cm,宽宜在50cm-60cm。若放置在公共广场高度宜在90cm左右,直径不超过75cm。垃圾桶应兼顾美观与功能,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要求坚固耐用,不易倾倒;投放、收取垃圾方便;并标明“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必要标识。
九.工程实施
1、首期工程:扩建319国道至景区2.5公里“景区公路、维修水库大坝、设普通垂钓区;筹建:6000平方米停车场及售验票中心、水库连接茶园路桥约80米跨度、茶园水中亭阁及露天茶座、仿古制茶作坊展馆、500米台湾观光果园长廊、乌石山溪谷叠瀑景观及景区绿化、香化、彩化的改造”等等。
2、二期工程:沿湖建设:30栋休闲别墅、三叠潭景点、双流瀑溪谷景观、民俗展览馆、VIP垂钓区、天然游泳池、垂钓俱乐部及船钓码头、露天野炊烧烤区以及完善景区绿化、香化和彩化。
3、三期工程:在茶山上建100个标间规模的四星级宾馆,集“食宿、会议、娱乐、健身”于一体,进一步完善景区设施与提高服务质量,为申报国家4A旅游区作充分准备,争取早日加入国家优质景区的行列。
综上所述,对洋东生态观光园的资源应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总体开发规划与具体实施方案,再进行开发建设和利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旅游的资源,对景区的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对近期开发建设的设施进行方案设计,对旅游设施、文化设施、基础设施进行选址、布局。
大多旅游景区都要经历初期建设、试营业、成熟、衰落、再开发等阶段,要求投资者在旅游规划、建设、发展、巩固等各阶段开展多学科,深层次的研究,营造以特色求发展、以服务求生存、以保护促和谐的发展理念。“精心组织、长远谋划、突出重点、分布实施”,在景区知名度、舒适度、美誉度等方面做足文章,提供多种参与体验性的娱乐活动,使游客在观光之余尽兴玩乐、增加情趣、丰富生活,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因好戏连台而身心愉悦。让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度假旅游有机融合于观光园,有效地延长游客在景区的逗留时间。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通过努力,洋东乡村旅游景区将成为一个融“观赏性、舒适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身的全新概念的高品质旅游景区,成为闽西乡村旅游的典范。
龙岩洋东生态观光园项目在新罗区适中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必将不负众望、蓬勃兴起。在景区资源、交通资源、文化资源的优势下,全面提升生态园的核心竞争力,加速成为闽西旅游市场的新主体,从而带动适中区域“农副产品、手工艺品、土特产品、交通运输、宾馆饭店、贸易娱乐”等旅游综合经济的全面发展。
张建平 2009/7/30
联系我请发邮件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