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分别访问了日本、新加坡和美国,其中新加坡李光耀的治国理念对邓大人影响最巨。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两位治国巨擘都已驾鹤西去,中国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李光耀走了,中国还应向新加坡学什么呢?
李光耀是二战后亚洲最受人尊敬和富有争议的政治家之一。李光耀最受人质疑的是他的治国方法,最受人肯定的是他的治国成就和外交理念。他的治国方法虽然饱受西方世界争议,但是其治国成就还是引来了人们的尊敬,西方世界赞赏他,世界各国也悼念他。
在新加坡治理上,可以说没有李光耀就没有新加坡。李光耀给新加坡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李光耀受到世界尊重的一个重要原因。1965年李光耀上任时,新加坡是一个刚刚获得独立的前英属殖民地,人口为200万,人均GDP仅为511美元,经济严重依赖驻守英军,主要以贸易为主,毫无工业基础,由于二战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再加上英军的撤离,新加坡的经济摇摇欲坠。当时不少人预言独立后的新加坡会是一个失败的国家。
人生总是充满了很多赶鸭上架的事情,李光耀从来没想到有一天一个有着200万人口的国家会交到他手上。为了让这200万人生活得更好,也为了让新加坡得到更好的发展,李光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李光耀统治下的新加坡是一个东方式专制国家。新加坡有着民主体制的基本框架,其政府领导人确实是选民一人一票选出来的,但执政党在李光耀领导下的风格一般是,候选人当选前既不以空洞的承诺讨好选民,当选后也不以选民的意志作为制定和实施政策的根据,而是采取一种异常强势的姿态,执政党只要觉得自己实施的政策是正确的,不管选民乐意与否,都会强制制定和推行。正是由于其专制的治理风格,新加坡一度被人们称为“李家坡”。
在官员的管理上,李光耀对腐败绝不宽容,新加坡的反腐口号是:让腐败者在政治上身败名裂,在经济上倾家荡产。李光耀铁腕反腐的姿态,让新加坡政府不仅清廉,而且还高效。
李光耀不仅对政府官员管理严格,而且在政策实施上也相当严格。出于对秩序和清洁的痴迷,李光耀在对新加坡人民的管理上也推行了一系列严格政策,禁止销售口香糖,禁止居民乱扔垃圾,多次乱扔垃圾者将会处以1万新元(合7000美元)的罚款,公寓楼电梯里禁止小便,在公厕不冲水也要受到惩罚……
在提升新加坡经济发展方面,早在上世纪60年代,李光耀就和经济学家出身的当时的新加坡财政部部长吴庆瑞为新加坡制定了第一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积极对外开放,大力推进工业化,积极发展制造业,大力吸引外资,让外资把技术、管理与市场带进来,同时鼓励移民,以弥补国内人才与人力的不足。统一语言,以英语为第一语言,让新加坡与世界接轨。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李光耀非常注重招募留学归来的青年才俊,为了让新加坡有足够多的人才,李光耀设立新加坡奖学金,每年选拔优秀青年去发达国家留学。
在这些努力下,新加坡逐渐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轨道。现在,新加坡是亚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电子制造业基地和炼油中心之一,还是全球最大的船舶加油港,最近又成为了亚洲主要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在经济发展上,新加坡不断“无中生有”,制造着奇迹。
新加坡国内没有航线,但其却有基础设施最完善的机场,每天无数飞往别国航线的航班从新加坡起飞;新加坡没有多少文化底蕴,就设计了一个鱼尾狮,不仅给了新加坡一个传奇故事,还成为了新加坡象征,一个鱼尾狮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来新加坡。李光耀担任新加坡总理逾30年,打造了全球最成功的经济故事,到李光耀辞去总理职务的时候,新加坡人均收入已经由1965年的511美元上升到了5万美元,完成了“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的飞跃。
李光耀打造了新加坡奇迹,他的这种领导风格不仅影响了包括中国、俄罗斯和海湾国家在内的诸多国家,而且还吸引了不少别国领导人向其寻求建议。到现在,中国每年都会派不少官员到新加坡考察学习,美国总统约翰逊、奥巴马、西德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等诸多欧洲领导人都曾向其请教治国经验。理查德·尼克松还将李光耀描述为小国中的大人物,表示如果在其他时期和其他国家,李光耀很可能会获得像丘吉尔、迪斯雷利或者格莱斯顿那样的世界地位。
李光耀很早就察觉到了中国会崛起。他是最早发现中国在邓小平领导下的发展潜力的人士之一,他对邓小平的评价是“一位改变了中国和世界命运的伟大领袖”。李光耀在1976年首次访华,与当时健康状况不佳的毛泽东进行过一次简短的交谈,在其后续的访华中,他不仅发现了邓小平,而且也比其他国家都更早地察觉到了中国的崛起。
察觉到中国的崛起,李光耀治下的新加坡与中国开展了一系列经济上的合作,而其在与中国保持合作的同时,还能与华盛顿方面保持融洽的关系更是让不少人对其的外交策略表示折服。事齐事楚的故事不少人听过,春秋战国时期,滕国作为一个小国,位于齐国和楚国两个强国之间,事齐还是事楚,让梁惠王很是苦恼。李光耀治下的新加坡,完全没有当年梁惠王的烦恼,他一面让新加坡坚定站在美国及其盟友的阵营中,一面还能与中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下,恐怕很少能有人做到。
李光耀走了,他留给了世界一些诸如精英治国、平衡外交、儒家智慧、经济想象、铁腕治吏、威权法制、福利社会等政治遗产供世界参考、玩味。对于李光耀的去世,新加坡最大的反对党——工人党致函李显龙在表示慰问的同时,称李光耀的逝世标志着新加坡历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李显龙不知在看到反对党这封致函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其对于反对党所说的李光耀的去世标志着新加坡一个时代的结束一定颇有体会。
如今的新加坡,已不能跟过去的几十年比,李光耀的治理方式,似乎越来越不适合如今的新加坡。如今的新加坡面临着新的生存发展挑战:劳动力人口日益减少、越来越依赖外国移民、收入和社会不平等差距日益加剧、民众也前所未有地要求政府让其获得更多自由。李光耀去世前最担心的就是新加坡的生育问题;由于大量外来人口流入新加坡,公共交通和住房建设都已经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人们对李光耀时代严格的政策日渐不满,《垃圾劳改法令》强制乱扔垃圾者打扫公共场所,严重者将会处以较高金额的罚款,但乱丢垃圾的现象如今似乎正越来越多……
在内政方面,也出现了对现有政治不满的声音,2011年几名政府部长大选中,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地位受到了挫败,反对党在此次大选中赢得了40%的选票,虽然与人民行动党的得票率相比较少,但是反对党的得票率不容忽视。如今的新加坡,需要制定一个新的政策方向,否则在今年或者明年举行的大选中,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地位将会受到反对党的更加强大的挑战。
李显龙2004年成为新加坡总理,他执政以来继续贯彻其父亲的政策。2011年的大选,让李显龙意识到一个问题:新加坡人对他父亲那种专制的作风正越来越不能接受,李显龙要想更好地治理好新加坡,必须要有所改变。李显龙后来承诺未来要加大协商力度,让政府在换届选举之间也对选民负责,而不仅仅是在投票日,甚至还表态,李光耀有话直说的强硬领导风格未必是新一代新加坡所能接受的。
话说到这里人们就要问了,后李光耀时代,新加坡的治理是否会放松?李光耀的严父政策创造了新加坡奇迹,如今放松后,新加坡能否奇迹继续?李显龙喜欢引用英特尔前首席执行官安迪·格洛夫的一句话:“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确,正是在李光耀的偏执下,新加坡得到了生存,如今李光耀的偏执已不适合新加坡发展,李显龙将会选择如何偏执呢?放松还是继续严格呢?
还记得传记记者汤姆·普雷特采访李光耀的最后一个问题么:“未来新加坡制度是否会放松一些?”李光耀回答:“那应该交由现任和未来的领袖,随着社会和科技的改变去修改和调整制度。”现在看来,随着社会和科技的改变,新加坡制度是需要修改和调整了。当年李光耀在接手新加坡时面临着一个难题:新加坡该如何发展?现在,李显龙治理新加坡也面临一个难题:新加坡该如何发展?
传衣钵易,传精神难,李光耀走了,新加坡还能创造奇迹吗?后李光耀时代,一向将新加坡作为学习对象的中国,还应该向新加坡学习什么?
李光耀走了:中国还向新加坡学什么?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