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迟到”等会风问题不容小觑
在4月1日召开的江西省全省防汛工作电视电话会上,省长鹿心社对某厅局负责同志迟到一事,当场提出批评:开这么重要的会,为何迟到?倘若是在抢险救灾,这迟到15分钟要耽误多少事啊!省长一席话直截了当,不避不绕,戳到了作风问题的痛处,发人深思,催人警醒。
遵守会风会纪,是对与会者最起码的素质要求。更何况是防汛减灾这样的重要会议,居然有厅局负责同志迟到,实在是不应该。会风连着作风。领导干部“开会迟到”,看起来好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其背后折射出的“慵懒散拖”作风问题,却是必须严肃认真对待的“大事”。
也许有人会说,省长批评“开会迟到”现象,有点小题大做。其实不然。试想,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连起码的会风会纪都不遵守,又怎么能去遵守法律法规。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过,领导干部要守纪律讲规矩,要对党纪条规、法律法规心存敬畏。但是,总有一些领导干部缺乏规矩意识、纪律观念、法治思维,行事为官不能严格自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拿纪律法律当儿戏,也就自然而然地不拿“开会迟到”这样的事情当回事了。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思想上的高度清醒,对纪律、规矩、法治等心存敬畏、慎独慎微、勤于自省、严于律己,才能管住自己,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不误事,不出事,也才能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严是爱,松是害。省长批评厅局负责同志“开会迟到”,不是故意让对方当众出丑,而是体现了对干部的关心爱护,是提醒,更是告诫。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以此为鉴,深刻反思,举一反三,防微杜渐,从小处做起,从自身严起,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党治党靠什么?要靠党内规矩、严明纪律。大量案件表明,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很多干部腐化堕落往往都是先从搞不正之风,从作风问题开始的,不守小节、不守规矩,最终突破纪律的底线、国法的防线。无论是参加工作会议,还是落实上级决策,都不能有马虎态度、麻痹思想,务必要严字当头、实字着力、廉字打底,坚持做到勤政有为,奋发有为。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充分认识“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深刻认识到“四风”问题的病原体并没有销声匿迹,顶风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树倒根在,重压之下花样翻新,必须坚决防止反弹。
当前,作风建设进入了新常态。但是,并不代表各级各地的作风建设就可以松劲、歇脚。相反,应该始终保持严的态度、实的作为,始终以“三严三实”来修身正心、治国理政,并且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从纠会风开始转作风,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不放松每一个环节,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使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不让“四风”问题反弹、回潮,不让“不正之风”有丝毫立足之地。
风正好扬帆。会风不可小觑,作风不得轻视。狠抓、重抓作风建设,是干事创业的保障、执政兴国的基础。而改作风,不是一件易事,需要全党上下的共同努力。一要始终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特别是作为“一把手”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反“四风”、转作风,为干部群众树好榜样。二要始终突出问题导向,对于干部身上出现的作风问题,要不护短、敢揭丑,坚决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该批评的批评,该惩戒的惩戒,着力破除“四风”顽疾。三要始终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既要在思想上除尘,更要在行动上清障,确保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
(倪洋军)
“开会迟到”等会风问题不容小觑
评论
1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