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谈十条”开启依法治网新常态


 “约谈十条”开启依法治网新常态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8日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约谈工作规定》(以下简称“约谈十条”)。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约谈十条”旨在更好地规范行政行为,依法行政,推动约谈工作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更好地促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依法办网、文明办网。(428日新华网)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捷,但也裹挟而来了不少的“蛇虫鼠蚁”。比如,部分网站出于商业利益等考虑,违法转载新闻信息、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传播谣言,散布暴力、恐怖、诈骗等违法和不良信息;再比如,部分所谓的“意见领袖”为了“吸眼球”、“搏出位”,故意采用反社会、反主流、谩骂侮辱、黄色下流等方式来制作和传播信息,严重误导广大网民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又比如,部分网民在事实尚不清楚、真相还在调查的情况下,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当事人拍砖、谩骂甚至人肉搜索。显而易见,“约谈十条”不仅是推进依法治网的一个制度规范和保障,也是对于互联网管理新思维的又一次亮剑。

有人说,“约谈十条”既显示了国家网信办依法管网的决心,也昭示了新一轮“净网”行动的开始。笔者则以为,“约谈十条”既是一把推动网站落实主体责任的“达摩克利斯剑” ,又是一道构筑网络清朗的“防火墙”。因为网站、客户端、博客、微博客、即时通讯工具等各种形式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提供者,都可能会成为被约谈的对象,且约谈不是只谈问题而不处罚,违规者仍然节能会面临警告、罚款、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等各种各样的处理。

从谈话示警,到责令整改,再到后续的罚款、吊销许可证,惩罚措施,“约谈十条”所给出的,无疑是一套完整、合规合法且实际操作性极强的工作流程图,也无疑是2015年重拳整治互联网空间的重要举措。而其最为具有特色的,就是先帮助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认识问题、改正问题,而后通过重拳出击促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企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以前的博文中,笔者曾不止一次谈到:网络鱼龙混杂、暗礁四伏,单纯依靠网民自发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网络媒体必须担起主体责任,做网络舆论的净化器、稳定器,而不是做模糊信息的助推器、扩散器。正所谓,趋利避害是人类的理性选择,获取利润是商业行为的最终目的。设若看不透“约谈十条”的深层涵义,知识一味地追求商业利润的最大值,恐怕更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还会被约谈、被处罚、被停业。

网易被约谈后,通过对全站频道及栏目的三轮彻底排查,主动关闭了6个频道的17个问题栏目,清理互动环节负面及低俗信息约2.4万条,处理各类违规账号400余个,封禁发布色情低俗信息IP地址19个,撤换了一批广告客户,清理了一批不符合规范的合作商。新浪被约谈后,做出了“针对问题做好整改,强化内部审核管理,严格依法开展服务,积极传播正能量,切实承担起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的承诺。可见“约谈十条”对于整肃网络上不正之风很有必要,自然也收到了很好效果。

网络需要自由,更需要责任。为实现“中国梦”营造一个好的舆论生态,就要求各网站必须真正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经营和管理中不为利益所动,大力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绿色的网络环境。而“约谈十条”的出台,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灵丹妙药!

(李吉明2015428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