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的颠覆
很多人都在谈互联网思维,这个词很高大上,然而回归本质,讨论的其实只是在互联网时代用怎样的思维去做好生意的问题。
现在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思维还能全方位指导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意吗?笔者认为,是谈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怎样的思维去做好生意的时候了。
正如O2M不能完全等同于O2O一样,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即移动互联网思维。移动互联网思维也跟互联网思维有一些本质上的不同,它必然是移动互联网思维统领的新世界。
因为智能手机的出现,很多事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互联网思维几个维度变得更深入,新的不同以往的特性也已经出现。
周鸿祎“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单点突破、颠覆创新”的16字箴言,雷军“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七字,或许都要加进一些新的东西了。
移动互联网5F思维
有人总结出了移动互联网5F思维,分别是Fragment(碎片化思维)、Fans(粉丝思维)、Focus(焦点思维)、Fast(快一步思维)、First(第一思维)。
笔者认为,5F思维虽然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独有的思维,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移动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思维的本质进行了区分。同时也指出了O2M的一些特性,更表明了,只有用移动互联网思维武装人们的头脑,才能应对O2M时代的新变化。
1. Fragment(碎片化思维)
认为移动互联网加剧了用户的三个碎片化趋势:购物地点的碎片化;购物时间的碎片化;购物需求的碎片化。
所以,下面五个关键问题决定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的成败:
(1)如何让用户在碎片时间主动选择你?
(2)如何让用户在一分钟内喜欢上你?
(3)如何在一小段时间里与用户建立起令其心动的对话?
(4)如何在一个碎片的时间窗口提供令用户尖叫的商品和服务?
(5)如何通过全渠道覆盖用户更多的碎片时间?
2. Fans(粉丝思维)
认为“得粉丝者,得天下”,一切商业活动应该围绕粉丝进行,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如何重新定义品牌的理念和价值主张,以吸引粉丝?
(2)如何将品牌的消费部落打造成粉丝们温暖的精神家园?
(3)如何激发粉丝的激情和参与感?
3. Focus焦点思维
“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要专注于某一点,做到极致。具体而言:
(1)如何做减法,找到焦点战略?
(2)如何将焦点战略做到极致?
4. Fast(快一步思维)
世界变化太快,“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企业必须要思考:
(1)如何加速,找到快速发展的道路?
(2)如何将整个组织的速度与顾客的速度协调一致?
5. First(第一思维)
移动互联网时代,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第二就要落后挨打。企业要思考:
(1)如何定位,找到成为第一的路径?
(2)如何成为第一?
客观地讲,这个理论总结得非常之好,至少对企业很有指导意义。
但是,笔者认为,这些思维都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所独有的思维,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前,甚至更早之前它们就已经存在了。
比如粉丝思维,很久以前我们就讲口碑传播,讲做回头客和二次销售,其实就是粉丝思维。焦点思维、快一步思维和第一思维也一样,难道传统互联网时代甚至更早以前就不需要专注、快和成为行业第一?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只是让这些思维点的重要性凸显了出来,变得比以往更为重要,成为新的商业社会制胜的关键。但笔者认为,它们也许并不是移动互联网思维。
移动互联网思维既然是伴随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而出现的,我觉得它身上必然就打上了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烙印,具备与传统商业时代和传统互联网时代不一样的特征,有专属于O2M的时代特征。
这些特征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没有的,是专属移动互联网和O2M时代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思维。
有O2M特点的移动互联网思维
笔者认为,移动互联网思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小屏思维、多屏思维、移动思维、场景思维、LBS思维和即时连接思维。这些思维的核心和起点都是智能手机,也是跟O2M模式一脉相承的。
1. 小屏思维
移动互联网的主要载体是智能手机,它的屏幕只有这么大,据说目前业内最大的手机是三星Galaxy Tab P1000,屏幕也只有7英寸。即便是可以移动的平板电脑,相对于尺寸越来越大的电视屏幕,它也是小屏幕。说移动互联网思维绕开小屏,实在是匪夷所思。
所以,围绕怎样占领小屏幕,战略构思、产品设计、产品策略、营销推广策略、平台运营策略、员工培训策略、企业管理策略……一切都已经跟传统互联网不再相同。
在这样的思维之下,也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更简约、直观,符合小屏设备的要求?
(2)如何更傻瓜化,让用户用得更爽?
2. 多屏思维
虽然以智能手机屏为主,但是这个世界还充斥着很多屏幕,绝不能忽视其他屏幕,如电脑屏、电视屏,甚至广告屏、可穿戴设备屏,它们可以流量相通,互为战略。
需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多屏联动,形成整合营销?
(2)如何有针对性地策划内容?
3. 移动思维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被视为在路途中的人,随时随地可以上网,不受时空的限制,绝对自由。
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个终端,一端连接你的电商平台,一端连接你的客户。
需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抓住客户,让他们移不动?
(2)如何让他们成为你的移动广告牌?
4. 场景思维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很多时候应该以满足特定场景的人的需要为出发点,而不是延迟性的客户需求。换句话说,也就是以满足客户即时性需求为主,而不是过后的需求。以往的商业设计,将产品定位为客户某一个时期的需求,或者认为客户总会有这样一种需要。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品设计,要的是客户马上需要,即时需要。
在特定场景下,客户说他要马上唱歌,你就要为客户提供唱K软件;客户说他要喝咖啡,你就要想办法将咖啡送到客户手中。
不仅仅是商业设计,所有商业活动都应该有这样的思维。在这样的情况下,以下两个维度显得至关重要,也是场景思维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5. LBS思维
LBS服务,即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原理是:用技术手段定位特定需求并主动发出服务请求的客户所处位置,然后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其所要求的服务和产品。
LBS思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思维,能满足用户在各种场景下的特定需要,也是移动电商的重要创新因素。
6. 即时连接思维
用户都在地面上,这是任何商业时代的共同特征。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地面上的用户是拿着移动设备的,所以有很多机会让他们立刻转到线上来。
这就要求人们在做地面活动和社区服务时发挥创意。你不要希望用户会花很多时间听你唠叨,加入你的烦琐流程,你若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抓住他们的心,他们就跑了,你就没有机会与他们产生关系了。
以上几个维度,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有的甚至可以认为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们又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能从独特角度有针对性地指导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运营。